APP下载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20-11-24雷艺锋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承受能力心理素质体育教师

雷艺锋

(广西横县平马镇初级中学 广西 横县 530316)

现阶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体育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科学的素质教育贯穿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思想品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发现体育和德育间的联系,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素质教育。

例如,体育教师在体操教学中可以依据体操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长跑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足球、篮球、排球等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和集体意识。初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意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对学生身心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心理素质在教学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阶段,也是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学习的压力、人际交往、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经常心情恍惚,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这充分说明了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体育教学是众多学科中最为轻松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各项体育项目锻炼学生坚强、勇敢、自信等优良品质。如,在排球、篮球等教学中,教师要调整人际关系,在运动中提升学生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同时,还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今后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用偶突出贡献的人。

3.运用竞赛提升学生承受能力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或者是长辈的疼爱,把家庭和社会分开,让学生成为不懂世事的温室花朵,脱离了家庭的保护学生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是全力的保护,只要学生遇见困难家长就伸出援助之手,渐渐的学生承受能力就大大降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的体育竞赛,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激烈的体育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竞赛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让学生有忧患意识,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有直面各种压力的准备。

4.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教育对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校也要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师要深入贯彻素质教育,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有直面生活中各种事情和困难的勇气,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承受能力心理素质体育教师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浅谈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