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巧用微课优化合作学习探究
2020-11-24林闽芳
林闽芳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 福建 安溪 362400)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改革。而为了响应“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探究”的数学课程标准,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思考、探究,共同经历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使用能力。但是,合作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合作学习动力不足、合作学习方法不当等。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课作为强心剂被适时地纳入合作学习,提高了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
1.巧妙利用微课,强化合作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合学生智慧,相互扶持,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虽然它能够放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些时候合作学习也需要帮助。而此时,微课这种知识表现力极强的手段,就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完成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强化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合作学习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所乘高一定是相对应底面上的高?而面对这一问题,小组内并没有同学能够回答,合作学习陷入了困境。此时,我引入了微课,播放了动画视频。视频中,平行四边形被分解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然后抛出了一个问题,即怎么求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观看微课之后,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合作中,学生发现这三个图形的面积求解都是相对应的底乘以高。之后,组内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我们求三个图形的面积呢?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进行了讨论,之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某一直角三角形的底加相对应的长方形的底再乘以高。由此,学生深刻理解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可见,巧用微课,可以强化合作学习质量。
2.恰当使用微课,增加合作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虽然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但是,学生的合作学习动力却不足。如“襄王有梦,神女无心”。所以,教师必须解决学生动力不足这一问题。而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知识,教师就需要引入微课,制作一些富有趣味的微课,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集合”时,为了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我合理利用了微课。首先,播放微课内容。学校要举办乒乓球比赛,有两个小组报名参赛,A组和B组。这两个小组各有16人进行了比赛。比赛中,每个小组先两人一对进行比赛,失败者被淘汰,胜利者进入下一轮。如此循环,直至两组筛选出第一名,然后两个小组进行决赛。那么,两个小组一共经历了多少场比赛?看完微课之后,学生们开始独立思考,有的同学说:32场,有的同学说:16场,还有的同学说30场……此时,我说:这里面有的同学说对了,有的同学说错了。而学生反问:老师,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了探究的内在动力。于是,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几组,并保证每组有“正答者”作为指路人,带领学生共同经历集合知识,获得正确答案。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探讨,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高效学习了集合知识。可见,巧用微课,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动力。
3.合理运用微课,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即使数学教材再生动具体,小学数学知识也是抽象的。而为了帮助小学生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形成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往往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但是,由于认知经验少,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完成抽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为此,教师需要引入微课,用微课指导学生完成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扇形”时,在学生合作探索关于扇形的新知识时,我发现依靠书本知识和我的从旁指导,学生无法完成合作学习。他们就像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如何合作学习。此时,我引入了微课,借助微课演示了整个“扇形”的合作学习过程。如怎样探究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在微课的指导下,学生有了头绪,开始自主合作探究扇形知识。如认识特殊的扇形。学生先进行了相互交流,从“扇形的大小与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相关”这一结论推出了“求扇形必须先考虑圆心角”。于是,以此为指导,互相讨论了大家认为特殊的角,如30°、60°、90°、180°、360°。讨论之后,学生分工制作了特殊的扇形。可见,合理运用微课,可以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4.结语
总之,微课是一种直观、形象讲述知识点的短视频,其具有清晰明了、创造性强、可重复观看的特性。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引入微课,可以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让数学课堂生机勃勃。对此,上文对微课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优化数学合作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