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2020-11-24欧阳华唐红祥
欧阳华,唐红祥
(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
一、“双一流”建设给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带来的契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软实力的竞争,这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多层次多类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为根本,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
我国要实现“综合实力强国”的目标,必须具有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2]。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后,各个国家出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3]。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应该抓住国家“双一流”的机遇,利用“双一流”的品牌和标杆效应,突破制度障碍,打破身份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增值和超越发展。
二、广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人才选拔口径偏窄
人们对“人才培养”理解的定式思维是认为“培养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群体”,大部分高校对人才的选拔也大多局限于在校学生。虽然在校学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也较大,但缺乏社会经验。与在校学生相比,部分工作的成年人,已经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和技能,会对自身擅长的经验领域有更清晰的认识。若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群体能够扩大到这一部分受众,将形成“实践+理论”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二)经济学理论根基不牢
广西财经学院作为地方财经院校,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经济学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此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财会、金融等实务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从而不得不删减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在第二课堂中,也特别重视对学生操作性、实用性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但是这些课程的开设,导致经济学的专业课程被大幅压缩,学生缺乏高强度的经济学专业学习和训练,导致经济学理论根基不牢,专业特色不突出。
(三)传统被动式学习占主导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一的新生在初入校时,还保持着高中阶段传统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对大学、专业及自身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好奇和迷茫。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刻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式学习,埋没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4]。
(四)经济学情怀担当有待提高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赤诚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能够扎根祖国大地、立足地方实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经济学智慧。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过度依赖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展教学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将经济学与我国经济问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五)考核方式同质化
“双一流”建设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出色人才,但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片面,强调同质化的结果,不能真正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导致学生关注的重心在于怎么把试卷上的题目答得更好,这不符合“双一流”建设所要求的“发现潜在人才、激发人才创新精神”,限制和约束了拔尖人才的成长。
三、广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一)明确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广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应明确经济学专业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立德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具备较强的经济研究和分析能力,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与技能,能熟练进行经济研究、分析、预测和综合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科研精神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将“做人+治学+科研”紧密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
以科研素质为基础。以学生的核心素质为中心,重点激发和培养学生崇尚真知、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攻坚克难的研究精神,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自律精神,胸怀天下、经邦济世的远大情怀。
以创新创造为驱动。将开拓探索的创新创造精神贯穿于对经济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促进学生自主深度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多维能力。
(二)打造特色鲜明的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立足广西财经学院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到三个提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的使命担当。
注重理论基础课程,关注学术前沿。通过开设中级微观、中级宏观、中级计量、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大数据经济学前沿等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功底。通过前沿研究方法引领、前沿学术文献导读和前沿研究领域探索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学术前沿动态的追踪和把握能力。
创建国际化师资,开设全英文课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接国外高水平知名高校,组织师生通过游学、交换学习等方式,拓宽国际视野。聘请国外专家到校讲学并大力支持教师赴海外进修,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师资队伍。为促进双向交流,开设《经济学导论》《当代中国经济》等全英文课程。
支持学生申报项目,推进课程育人。由教授、博士等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创业相关培训和竞赛。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育人”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将价值观培育有机地融入各课程。积极开展学生实岗挂职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项目,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社会调查紧密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知。
(三)形成扎实有效的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方式
强化人才选拔。在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高端育人”理念,以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一年级全体新生作为选拔对象,通过笔试和面试,成立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对该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开展小班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30 人,选拔成绩侧重于高考时的数学和英语成绩。
突出专家引领。汇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专家参与拔尖人才培养,通过专家言传身教,加强对拔尖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地组织拔尖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学习,接受专家言传身教和环境熏陶,进入经济学研究前沿。
促进科教融合。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名人演讲等学术交流活动和经济学建模、论文竞赛等科研活动,扩大学生学术视野。选拔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接受严格的经济学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打造科研成果丰富的高水平科教融合小高地。
(四)构建稳定发展的经济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建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管机制。设计“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反馈调控”的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管运行模式,依据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专业满意度评价的“三评”工作。优化教学过程管理,设置学生教学信息员,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力度,保证教学方案与体系正确实施。
建立核心培养环节对接保证机制。采取“逐层递进,层层支撑”结构,将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各个核心培养环节进行细化与对接,比如:培养目标细化为专业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再与课程体系相对接,以课程支撑专业学习成果的达成,保障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