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教师队伍团队建设研究
2020-11-24覃春华
覃春华
(河池学院,广西 宜州546300)
一流本科的专业建设实施了“双万计划”通知,该通知提及了加强文科各专业的实际建设力度,并引起了各教育界的热议。“文科”作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称更注重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由文化散文与英语文学名篇构成。相较于传统文科而进行的学科建设,它通常要求学科实施文理交叉与重组,即将新技术渗透到文学、哲学、语言等各课程当中,以促使学生获得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新文科”的背景赋予了大学的英语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使英语教师的转型势在必行,且需加强大学英语的队伍建设。
一、新文科概念
2019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各部门相联合开启了“六卓越一拔尖”的计划,促进了新医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的全面建设,并使大学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基础学科对拔尖学生进行培养的计划中,大学首次添加了哲学、历史学、语言文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新文科因此产生[1]。与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相比,新文科的产生较晚,且备受社会的关注。新文科的理念更注重将新技术渗透至文学、哲学、语言等相关课程中,以促使学生获得综合的跨学科知识。新的研究视角与理念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文科内涵的丰富,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发展,而且还能培育出有着良好学术视野的人才[2]。
二、英语教师的队伍现状
(一)教师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队伍可分成英语专业毕业和外聘两大类:毕业于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其通常具有显著的英语语言能力,缺乏相应的行业知识,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涉及相关领域专业类知识,就需要教师进行自学,且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有限,难以清楚地解释给学生,更难促进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的结合,造成学生在具体学习时出现脱节,无法实现学以致用。通常大学外聘的英语教师数量较少,其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精通相关业务的运作,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英语语言的结构知识,通常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就会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学应和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很难改变原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仍旧运用传统化教学法。在具体教学时,仍旧只是对英语词汇、句子、语法等进行分析。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学通常更关注实践性,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练习,才能使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满足社会的相关需求,及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3]。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通常无法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并对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三)英语教学功利化与应试化
由于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导致英语教学中功利化、应试化的现象愈发严重。社会中的部分企业通常会将学生的证书当作招聘的标准。基于此,部分大学想要实现招生量的扩大,就会将学生获取到四六级英语证书的概率作为噱头进行宣传。在市场的驱动下,许多大学都是将四六级的考试和毕业证书相结合。例如,大学的翻译专业,通常将二级笔译、三级笔译当作高级笔译、中级笔译的相关教学内容。但是,这样的应试教学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文化交际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教师队伍团队建设策略
(一)英语类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
英语教师需注重转变传统理念,对当前的英语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根据新文科下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及其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因此,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将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重心,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自身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英语教师需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变成实践教学指导者,关注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并强化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积极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而培育出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并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同时,英语教师可通过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课上交流、课后巩固,以此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领域当中的英语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将英语专业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二)加强英语类教师的跨学科知识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教师需注重自身职业发展意识。英语教师是新文科下大学英语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者。通过改革实践,教师不仅可以获取到宝贵经验,而且还能使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大学的英语类教师在新文科的教学中,需成为教学“有心人”。例如,理工科的英语教师,尤其需要留意与理工学科相关的前沿科技、新闻事实,这些见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而且还能成为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素材。由此可知,英语教师只有对跨学科知识进行不断学习,才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首先,英语类教师需具备教好英语的信心,虽然教师对文科类的相关专业知识无法深入地了解,但是,可以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为媒介,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语言的交流能力[5]。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并不是学科的专业知识,而是指专业英语位于该学科的特点,如专业英语的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等。
其次,大学的英语类教师需注重英语知识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越是深层次地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越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除了对专业的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外,英语教师还需注重和其他专业教师加强沟通、寻求合作,并对各种学科进行基本了解,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量,并使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英语类教师还能通过教研团队合作的形式,实现团队成员共同学习与成长。例如,在学校支持下,可以构建相应的教研团队,如大学英语的写作团队、阅读团队、听力团队、交流团队等,且不同团队彼此需注重教研的分享,并强化课程模块的结合,从而使课程建设更加完善。
(三)教师结构的改善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因此,作为大学的英语教师,其不仅需具备专业化、高水平的英语知识,而且还需具备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必备的能力[6]。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其不仅需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显著英语应用能力的英语教师通常具有海外的相关学习经验,不仅擅长英语,而且还擅长其他领域,通常有经济或商务的学习背景,且能够把学习的知识和英语实现有效结合,但是,该类型教师的数量通常比较少。因此,各大高校需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开展,引导英语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为英语教师提供专业化的训练平台。另外,新文科背景下,英语课教师还需具有终身学习的良好能力,主动提升自身学历和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解,并构建良好、有效的师生关系。
(四)注重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强化
受传统教学体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也有较重的负担,致使英语类教师的科研氛围通常较差,且教师的科研水平也较低,导致相关科研项目、成果、论文较少,再加上大学英语属于公开课,其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也缺乏相应的科研带头人,导致英语教师的素质相对较差。基于此,英语教师需注重强化自身科研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文科的产生为英语教师队伍团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转型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使英语教师实现综合发展,从而使大学的英语教育实现良好发展,更好地应对社会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