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2020-11-24章梦琪
章梦琪
(海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惠及全民。在高校不断扩展、提升全民文化水平的同时,贫困帮扶、教育扶贫的功能正成为高校的重要育人职责[1]。通过经济帮扶,解决贫困学生学费困难和生活困难,凸显我国教育的公平性,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助学贷款制度等多种形式的困难帮扶,为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提供强大帮助,同时为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但是,在形成全面扶持的资助体系过程中,高校贫困生能力欠缺、思维培养不到位等问题正逐渐显露,仅通过经济上的扶助还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难题。因此,资助育人应从经济基础、心理健康、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建立全面育人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稳步发展。
一、资助育人功能及现状分析
(一)资助育人的功能
高校资助育人是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在开展资助育人过程中应符合人需要的客观规律,以此指导育人工作的开展[3]。首先,资助育人功能要以学生生活需要作为原则,保障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物质需要,否则,育人目标中的高层次需求可能无法实现。其次,资助育人功能要以学生精神需要作为核心,既为其提供公平的受教育环境,给予精神需求提供条件,又为世界观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资助育人功能既是高校教育发展需求,也是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资助育人提供物质生活帮扶功能。由于在资助育人中重要一点即是以物质生活扶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因此在开展工作时要以物质帮助为基础,首先解决学生吃喝问题,让其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发展精神生活。同时,资助育人为形成集体帮扶打下良好基础,传递物质财富的同时伴有精神财富,实现了学生从物质到精神的富足。
资助育人提供创新思维培育功能。资助育人不仅开展无偿经济扶助,还依托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践发展平台。依托平台,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依靠自身努力获取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培养了综合素养,实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资助育人现状分析
国家大力推动资助育人发展,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层面为高校提供了大量帮助,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也对资助育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目前已形成以物质帮扶为核心、精神帮扶和能力培养为要素的资助育人体系,完成大量贫困学生帮扶工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首先,贫困学生的认定存在较大困难。根据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及低收入家庭学生、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退役军人子女六类特殊群体只需提交相应证件或证明材料即可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因其他原因致贫的学生可根据情况提供辅证材料,经过班级评议小组评比选出,在认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导致扶助对象定位不精准,单一采用学生消费情况认定贫困程度,限制了学生因其他因素引起的贫困资助。其次,资助方式仍然以奖学金、助学金为主,扶助方式较为单一,并不能达到资助育人的预设效果。受学生主观意识影响,部分资助模式并不能被很好地贯彻到学生当中,经济扶助仅是资助育人的主要方面,学生无法认识这一前提,则不能将资助工作开展下去。同时,对精神帮扶不重视。高校在开展资助育人时,认为经济问题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了精神问题是当前竞争环境下贫困学生面临的更大问题。在获得经济资助后,并未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资源进行精神上的发展和充实,导致育人效果不显著。最后,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高校资助育人其目的在于通过资金、资源等的帮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资助工作往往将重心向其倾斜,忽视了在完成物质帮扶的后续工作开展。因此,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面临着投入产出不匹配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重新对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进行审视,通过全方位完善资助育人模式,改进相关方式方法,以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
二、资助育人体系建设
(一)建立贫困学生档案
贫困学生是资助育人的帮扶对象,也是工作开展的基础。要精准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则需建立贫困学生档案。首先明确贫困生定义和原则,根据学生平均生活水平和地域差异特点建立对应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从源头展开档案建设工作。同时,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学生真实家庭背景、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事务,建立对贫困生的对象画像,为认定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结合民主评议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全方面的认定,并根据各个角度反馈意见,建立综合、客观的档案,按照学生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和维护档案。在进行档案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态度,不因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系等影响档案的客观性,以便于后期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能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真实情况,按类型和区域等要素将档案做归纳整理,形成不同层面的学生对比数据,以便于高校更加精确地掌握学生情况。
(二)建立资助育人精准分析模型
根据贫困生档案,将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收入、生源地、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心理健康情况等多种要素进行分析,结合资助育人对物质、精神资助及能力培养三大功能进行建模。通过模型获取各类型学生需求,以物质为主或精神为主或能力培养为主,实行一生一策。以物质扶持为切入点,引入资助育人的教育功能,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实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自身与其他人的差异,并根据差异找准奋斗目标,以多种形式实现自立自强的发展模式。同时将学业考核纳入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努力奋斗制定奖励机制,通过努力学习的渠道实现个人物质和精神的极大丰富。加强各类型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以班级、年级、寝室等多种学生集体为载体,精准管理贫困学生的各项帮扶工作,按照档案制定精准地学业帮扶、物质帮扶、思想帮扶、能力帮扶渠道,利用群体的力量实现资助育人。
(三)改革现行资助育人体制
现行资助育人体制内,学生帮扶与学校教育活动存在一定割裂,往往忽视了经济问题的背后影响。因此,针对现行资助育人体制,从学校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多方面优化资助育人体制,加强对贫困生的学业、生活管理,加强贫困生思想动态研判和引导,形成以学业为主,综合素养为核心的全面育人体制机制[4]。建立各单位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发挥全员育人、全员资助的力量,为贫困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完善资助育人保障制度
为资助育人活动建立完善保障制度,是保障资助育人公平、普惠的前提。随着资助育人模式的转变,多向育人合力正在形成,要实现资助下的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对每一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针对物质问题采用经济帮扶主的育人模式;对精神问题采用人文关怀为主,经济帮扶为辅育人模式。对经济扶助上采用多管齐下、科学管理、强化监督的保障方式,对精神扶助上采用全面引导、全员参与、真实客观的保障方式,两方面分别作用,完善资助育人的保障制度。高校应实现精准化资助的路径,即树立资助工作新理念、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实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资助工作,加强资助动态管理和责任追究[5]。
(五)建立资助育人综合平台
建立资助育人综合平台,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核心,通过获取、传递、奉献的良性循环,将贫困学生和高校联系在一起,以平台形式承载这份关怀。通过学生结对、师生结对等形式加强关怀,帮助贫困学生融入集体,克服自卑等情绪,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再通过平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其他贫困生提供榜样和经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接收社会经济援助和资源协助,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身努力服务社会,获得援助的同时提升个人能力,养成感恩之心。打造和谐校园文化,通过协同影响作用,实现对贫困学生的思想品质塑造,通过各项帮助活动培养贫困生坚毅品格,促进自信心形成。无偿提供学生勤工俭学、技能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充分利用高校育人优势,将资助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活动,大力宣传、积极引导,让贫困生主动参与各类活动,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提升。
三、总结
近年来,在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为其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高校应紧抓政策红利,通过自身优势结合资助扶贫契机,大力推动人才培养,调动全校资源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在不断改革完善自身制度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开展体制创新,深入贫困学生需求调研,实现精准扶贫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