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2020-11-24朱文芊
朱文芊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750001)
大数据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我国的网民规模以及互联网普及率也在逐年增长[1]。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和逐渐普及,各行各业都开始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调整,以发挥大数据的作用,这种变化也让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将大数据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了解学生情况,促使这一项工作从宏观转向微观;且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具个性化成为可能,可以让高校教育变得更全面、更有效。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辅导员不仅要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还应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其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其次,辅导员应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落实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最后,辅导员开展工作要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的优势条件
不管处于何种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都是相同的,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大数据恰好能在促进教育个性化以及了解学生心理方面发挥作用。
(一)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从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来看,教师常常难以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在被管理时出现抵触情绪。时代在发展,学生的特点也在变化,比如“95 后”学生,他们有着张扬的个性,思维也更加敏捷;“00 后”的学生不需要背负过多的家庭压力,在工作选择等方面通常优先考虑自身的兴趣,且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思想也更加多元化。可见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若按照一套标准对他们进行管理,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个性化教育是高校所追求的,而大数据时代则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让个性化教育可以更顺利地推行[2]。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非常多的管理信息系统,比如选课系统、成绩评分系统、学生信息收集系统等,这些都是数据分析的重点部分。比如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的选课、图书馆书籍借阅等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便可以针对高校学生实现“私人订制”,让他们都拥有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生源的地域分布、年龄差距、男女比例及优点和特长,能为高校学生数据采集、第二课堂设计等提供便利,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为人性化。比如南宁师范大学就通过大数据描绘“学生画像”,分析每一级学生在学习中的优势科目、劣势科目,学生的在校个人规划,他们未来想从事的工作等,这些信息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让各专业的教与学变得更有方向。
(二)及时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大数据技术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快速并准确地进行分析,帮助实际工作更顺利地开展,数据化的核心是将一切信息做量化处理。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若学生遇到一些重大挫折,就极容易出现情绪转变,失落的情绪会充斥他们的内心,而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网上表达这种情绪,以此得到安慰。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学生管理工作者就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等也会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多,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是一部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内容,且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高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希望能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3]。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就变得更为顺利,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采用手机移动端测评与“一对一”回访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借此掌握不同年级(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样的举措实现了对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全面覆盖,足以见得大数据带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帮助。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化举措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工作者是一个重要因素,需有数据应用意识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还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让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全面,从而推动高校育人质量的提升。
(一)管理者需增强数据分析能力
当前时代,大数据的优势已经非常显著,即不断让数据传递出更多的信息,给实际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要求高校负责此项工作的人要有较强的数据意识,能认识到数据信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资源;还要拥有数据处理能力,面对大量的数据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在面对学生的各项数据时能迅速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有效信息。比如云南大学在2019年通过大数据对图书馆进行解析,总结分析了2014—2019年各学院整体借书量、师生文献借阅情况等,这些都是能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的重要数据信息。对此高校应加强重视,开展有组织、分层次的培训工作,让教育工作者都能更全面地认识到大数据的本质,明确其对推进高校发展所发挥的支持性以及变革性作用[4]。此外,高校应有完善的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消除“数据孤岛”,让教学、行政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能顺利联通、融合;还要有明确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应用规范,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此规范进行,保障教育数据隐私安全。
(二)建立预警机制
发挥大数据的算法功能,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突发问题。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他们又倾向于将这些负面情绪通过网络进行倾诉,比如微信朋友圈、QQ 空间、微博等。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大数据收集并分析这些信息,借此有效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心理压力,从而给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在强化危机预防干预这一方面,各地高校都做出了努力,比如广东省在每学期开学之际会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机制,要求在校的学生必须接受不少于两次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将结果建档保存并及时更新。华南理工大学探索先进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建设了学科交叉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用了以AI 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VR 问诊系统,模拟问诊过程,以此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问题导致出现了不良情绪,对此高校可以统计学生的成绩、学分等,及时帮助学生纾解心结[5]。在对学生的成绩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高校还可以预测他们顺利毕业的概率,若存在较大的问题,可以及时给学生敲响警钟,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
(三)重视思政工作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主动占领网络来展思政教育,让其为教育工作提供帮助。现有的移动教学云平台有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在这些平台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等都是自由的,也能充分彰显他们的自主性[6]。高校应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还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课程,增加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渠道,避免单一的理论宣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打造个性化的学生服务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是服务学生发展的,高校都希望通过科学的管理,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使其成长为更全面的人才。所以管理工作的要点不能单独看作“管”。当前个性化服务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并且大数据时代背景给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支撑条件。要打造个性化的学生服务模式,就需要明确学生的发展特点,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这正是大数据技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高校可将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和教育融合起来,实现互动式学习,在此过程中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将此作为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的重要依据。例如在高校中,网络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从学生的出勤以及回答问题等情况能看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哪些课程、哪些知识感兴趣,便于后期进行教学调整,这就实现了高校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了解。以此为基础,高校可以综合不同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打造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此外,多数学生在大四就面临实习,高校应该从大一、大二就给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服务他们后期的求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可以给学生详细分析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行业前沿信息等,还可以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最想了解的内容,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举办讲座等,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服务。
(五)借助大数据辅助各项评定工作
在高校,评定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工作时,常常会存在各种干扰,若能将大数据工作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帮助这些评定工作顺利进行。以助学金为例,常规模式是学生先提交申请表,辅导员等负责此项工作的教职工进行审核,这难免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且有一部分学生会由于自卑心理而不敢申请。贫困助学金本就是为了助力学生学习而设立的,要科学帮扶、有效帮扶。借助大数据,高校可以对学生的校园卡进行查询,分析消费时间、消费金额等多项数据,让贫困生评定工作多一项依据。将大数据技术用于此项工作中,已经在一些高校施行,在2019年,西安电子科大学有学生收到了短信,被告知“学校通过分析餐厅一卡通消费数据,综合在校表现,给一卡通发放隐形资助720 元”,该校的这种做法,既实施了精准资助,又充分保护了学生的隐私,这也足以见得大数据技术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
四、结语
虽然大数据时代确实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高校需要避免出现数据依赖问题。学生管理者要正确认识数据信息的价值,不能夸大,因为数据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客观的,也有可能存在错误,如果不加辨别就会被误导。因此开展工作时,高校应该明确认识到大数据是用来观察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虽然很重要,但不能陷入盲目依赖数据的泥潭,尤其在利用大数据进行人的思想分析时,更要认识到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对分析结果应谨慎对待。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任何工作都需要数据意识。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更要明确时代发展带给这项工作的冲击,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与此同时,高校应从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建立预警机制提及加大网络课程开设力度这几个方面助力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