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促进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
2020-11-24杨衡亮
杨衡亮
(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86)
0 引言
军民融合是国家发展战略,更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使命。武警院校是武警部队传播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实验室是院校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员综合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实践基地。加快实验室建设必须贯彻国家军民融合重大战略决策,走融合共建深度发展的路子,提升实验室建设层次,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益,推动武警院校内涵式发展。
1 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已取得了明显进步,实践课教学层次明显提升,实验室管理也得到了有效加强,但现阶段来看武警院校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加快自身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1 思想认识有偏差
武警院校底子薄,与地方高等院校、企业接触交流少,实验室建设基础比较差,特别是对照《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标准》差距比较大,缺乏一流硬件实验设施,软件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实验室只是为学员上实验室课服务的,只要服务好课程教学就可以,没有更多地去考虑实验室创新发展问题。实验室教学装备也主要是现有装备为主,部分新型装备没有及时引入,这样就导致实验室建设往往采用传统的技术,前瞻性、创造性发展不够。
1.2 建设规划欠长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任务的变化,很多单位在建设实验室方面都缺少长期科学的整体规划,然而很多实验室建设由于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而无法适应教学科研的需求;同时特别是一些新开设的专业,等需要开设相关实验课时,实验室建设才被提上日程,欲速则不达;再者建设技术理念比较滞后,照搬照套其他高校实验室建设模式,建设起来的实验室要么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要么闲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3 教学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院校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课程结构来看,实验课被认为是理论课程的附加课程,实验课程结构多以理论课为依据,按照理论课的章节进行安排,而理论课程的章节安排往往不适应实验课的自身特点。从教学模式来看,实验课以实验教师为主体,实验前教师讲解示范实验内容,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在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实验设备上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即可,学生实验仅停留在观摩和验证上,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从实验内容来看,验证性实验较多,自主设计的较少,内容单一实验较多,综合性实验较少,有的实验内容过于陈旧,无法适合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
1.4 作用发挥不明显
教学实验装备与部队装备紧密贴合、培养人才服务部队是军校实验室相对于地方高校实验室的主要特色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因此武警院校实验建设普遍比较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也主要以服务教学主要是采取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技术创新应用,缺乏虚拟仿真等创新性实践教学,难以形成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手段改革,作用效益发挥跟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2 军民融合共建对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2.1 武警院校建设发展的长远需要
进入信息时代后,在军事信息化变革的大背景下,武警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新军事变革对武警部队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规模大、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等特征。习主席深刻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加速推进院校转型升级、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就是深入贯彻习主席改革强军的重大战略思想,推动武警部队院校建设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理念,融合地方优势资源,将为院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大大加快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院校转型升级、内涵发展。
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在军事信息化变革的大背景下,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结合逐渐深入,武警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规模大、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等特征。地方高等院校相对于武警院校而言、学科专业齐全、有相对较高的教学实验条件、特别是拥有更多的高端实验室,因此利用军民融合加强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建立武警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的协调互动,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助高校优秀实验室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武警部队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培养出更加适应现代化军事需求的高层次军事人才。
2.3 军民融合共建实验室优势明显
贯彻军民融合战略、军地共建实验室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一是经济优势,共建实验室不仅可以解决院校建设经费不足或实验技术人员短缺的困难,同时对于参与共建的企业来说也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因此对参与建设的双方来说,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双赢”的一件好事。二是技术优势,院校的共建实验室在技术应用方面可以得到共建方的大力支持,当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很快联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得到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三是人才培养优势,参与实验室共建的设备方可定时派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应高校的要求,为共建实验室的高效进行实验技术人员培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不足和整体水不高的问题。
3 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
3.1 加强规划,优化实验室顶层设计
建设军民融合共建实验室,首先要做好做足前期的调研工作,明确实验室的功能,确定实验室的建设规模与发展方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室的布局,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正确定位、合理规划。实验室的设置要从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满足当前学科发展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使建设的实验室在若干年之内仍能满足社会及科技发展的需要。新建实验室时可以多个相近专业为基础,统一规划、整体建设,加大现有资源整合力度。从而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跨院系建设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实验室。同时根据高校共建实验室的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主管部门统筹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对于每个共建实验室,要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明确权责,形成由院校主管部门和共建方负责人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
3.2 设备共建,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武警院校实验室的军民融合既可以是与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相融合共建、也可以是与民间企业的融合共建。加强与地方大学院校的实验室联合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武警院校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还对合作研发高精尖项目大有裨益。同时建设实验室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实验室可以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式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可建立基于MOOC 模式的电子技术开放实验室等,这些新兴实验室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当今时代离不开网络,在进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应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建立配套的实验室网络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上,共建双方可以实时地进行交流,实现零障碍沟通,从而共同管理好共建实验室,从而实现资源互补。
3.3 构建体系,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低年级主要是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实验,高年级按学生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实验。从课程结构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是物理实践、计算机应用、电路基础等性基础实验。中间层是综合实践能力层,包括各类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最上层是创新实践层,包括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以及各类竞赛。从教学模式来看,改变以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少或删除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强化基本技能方面的选作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
3.4 运维合作,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在实验室的管理运维上,全面推广智能化管理。依托云校园完成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引导实验室由自我发展向协同发展、整体融合发展不断转变,逐步实现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运行机制,是共建实验室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些运行机制包括针对共建方制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该机制能够保证共建方优胜劣态,从而保证共建实验室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共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办法、共建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共建实验室监督考核机制等多种运行机制。只有这些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保障共建实验室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在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战略在促进军地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目前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提出走军民融合共建发展的路子,并提出了四条促进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具体策略。策略的应用将提高武警院校实验室建设的软硬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武警院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