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盛开在课堂教学中的两朵奇葩
2020-11-24敖红霞
敖红霞
(江西省临川第三中学 江西 抚州 344000)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会存在这样的困惑: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与学生授课时,在不经意间,学生往往会跳出我们预先设定的框架,冷不丁地爆出一些问题,令我们措手不及,甚至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这里,学生的反应便是我们不能预设的“生成”,因此,如何能将“预设”和“生成”这两朵盛开在课堂中的奇葩巧妙结合起来产生并蒂之美,是值得我们老师深深思考的问题。
所谓“预设”,就是备课要足够充分,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要精准,对学生学习中可能要遇到的问题估计要足,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走势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效率。诸多教学事实都已印证:不注重“预设”,就会直接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好的有效的预设,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做到预设充分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文中的所有问题都理清了,文章精彩处深悟通透,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从容不迫;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要有充分的预计,并想方设法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去加以解决。一篇文章只有当教者有了深层次的把握,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才能授之有底气,否则泛泛而教,能给什么学生呢?甚至自己也觉得空空如也。所以深究文本,乃“预设”之前提。
其二,要充分考虑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能力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寻找根源,对症下药,以最便捷的路径迅速地消除这种“间隙”,这样便能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最佳境界。为此,课前的预设,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文体特点,让各种文体异彩纷呈,让文章的亮点闪烁不断,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对文章产生独有的感悟。比如学议论文,就是要做到如何让学生进入一种“演讲、辩论”的情境,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到所谓的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有条理。
其三,要利用好课堂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抓住学生学习点点滴滴的有利时机进行诱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为课文的讲解学习找到好的契机和切入口。有一次我在一所农村中学听课,教师讲的课文是《陋室铭》,当老师范读完毕后随即就问学生,听了老师的范读后你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一生脱口而出:押韵!接下来,老师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不放过,让学生不断读,读出文章的韵味来,从而扣住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其四,教师需要不断积淀。教师本身就是学习者,要在平时工作中多学习,有目的地饱览群书,开阔眼界,学习新观念新方法,接受新知识新文化,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然后用自己学来的东西应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应对各种预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做有意用心之人,要在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积累教学智慧,充实和增强自己课堂“预设”的理论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否则心有余力不足。
总之,好的“预设”,来自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实际的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把握;来自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目标有准确、科学地认识;来自教师长时间用先进的理念实施课堂教育实践、进行不断反思的教育智慧积淀;来自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学习、思考与不断提升。做到这些,就为教师课堂教学中作出好的“预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当学生沉浸在学习、思考品鉴的氛围中的时候,常常会提出一些老师没有想到甚至想不到的问题,作出一些老师没有预设过的举措。这种情形,可能会改变教师的教案,或者令老师一下子手足无措。当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发生与预设目标相背离的情况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处理这样类似的课堂“生成”。准确及时地抓住这样一些“生成”的契机,不仅会延展课堂的时空、获得意外的惊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增益智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主体意识,增强自主信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请看下面的一个教学事例:在学习《木兰诗》一课时,有学生提问“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木兰会不会被发现?”“教师接着提问:女人洗澡、和上厕所怎么办?木兰会不会被发现?”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接着,学生就这一话题作出回答,如:她从小就没有裹过足,且做了将军,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等。回答不满意可以引出相关讨论题。这样的平台,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让学生体会到木兰的机智。这样的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这样的课堂才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的话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真心的理解孩子,让他们有一角属于他们的天空,或许他们会学得更快乐,活得更充实,领悟得更为深刻。所以正确对待“生成”,善于抓住“生成”,有效利用“生成”,机智转化“生成”,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使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精心打造的“预设”,面对学生意外的“生成”,两者之间并不抵触,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真诚的心地对待学生的纯真,机智地引导他们,让“预设”和“生成”成为课堂上两朵摇曳多姿,亮丽动人的鲜花。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因预设而美丽,教学就会因生成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