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的探讨
2020-11-24王宁
王 宁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县直第一小学 河北 邢台 055650)
《骆驼祥子》就通过祥子走进城市成为一个为着生活奔波的劳动者,而城市的冷漠、势利和道德沦丧与这位善良的农民产生了强烈的对立和矛盾。在现代文明城市病与淳朴的祥子遭遇后,心灵的腐蚀导致的人性异化和道德堕落,使得祥子彻底迷失了自我,成为了一个被欲望支配的人。其他人物如虎妞和小福子等人,也深处在城市文明病的腐蚀之中。老舍《骆驼祥子》立足于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思考,深深阐述了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索,这一视角对于当代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1.《骆驼祥子》城市文明病书写的原因分析
1.1 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对于我国广大地域的农村而言,他们一心只想逃离全是苦不堪言的故乡,对于他们来说故乡更像是痛苦的代表,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的困境造成了这种内心的恐惧。这种对于城市的艳羡几乎近于畸形,因此,才有了祥子毅然离开农村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其意识中是一种奋斗的方向,是一种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祥子将拉车视为生活的目标,除了这些就是融入城市的渴望。即使没有父母亲戚,祥子很是想去亲吻一下那个能使它生活下去的土地。可见,现代社会中,城市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将其视为摆脱现实、追求理想的切入口。老舍正是基于现代社会的这一背景和社会心理,才对城市文明病作出了反思。
1.2 老舍的个人经历。1924年,老舍有过赴英国生活的经历。他在这座当时代表世界最高程度城市文明的城市做汉语教员,并在此生活了五年之久。这一经历深深影响了老舍对城市文明的反思,在小说《二马》中,他有意地将这一对“老中国的儿女”置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下,然后去反思一下各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比中英两国民俗民风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批判和理性思考。自此,老舍经常性的将中国人的精神病态做出描写。
1.3 老舍的创作心态。20世纪初以后,中国的农业社会结构被工业文明冲击,这也导致了城市的文明与乡村的文明不协调,当然这也成为了文学中的一大重点。一方面,知识分子对于城市的向往不可遏制,同时也对城市文明给予深深的批判。城市文明摧毁了作家们心中所积淀依旧的家园梦想和乡土传统。老舍借助乡村的现世与自由批判了城市文明的压抑、欺骗和快节奏的生活,进而形成了对城市现代性的道德评判,认为城市文明是现代人生活的道德“地狱”,在城市文明的侵蚀和毒害下,人人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通过对城市文明病的批判,使得老舍完成了“精神的返乡”。
2.《骆驼祥子》中城市的文明病和人性的描写启示
2.1 社会保障困境。主人公祥子的命运一波三折,为了生活他奋斗不止,为了保持美好的人性他奋力抗争,然而最终不免沉沦。使得他最终没落的在于虎妞之死、勒索和霸道。这几个事件看似不相联系,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又有着某种必然。敲诈和掠夺与社会动荡和腐败相关,但这样的行动也只能针对弱势的进城农民工群体。而虎妞之死,虽是偶然,但是她没有医疗上的保障才是归根结底的原因①。要是没有一套基本的保障机制,一旦遭遇变故和风险,那么这些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是绝境。这种意外、灾害和风险,会使得他们彻底丧失物质,导致精神的崩溃,从而使得他们不可避免的成为城市游民,像祥子一样最终走向堕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2.2 性危机。祥子和虎妞在一起都是有自己的需求和需要的,祥子可以给于虎妞性方面的需求,祥子也得到了他这层次社会的人得不到的满足。尽管虎妞限制祥子的自由,摧毁他的自尊,但是虎妞能够满足他成为车夫的理想。当代农民工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农民工远离家乡,在城市举目无亲,正常人也是需要生理和新的需求,他们要像迫切地得到就会使得变的扭曲,作品中也写到很多底层的妇女变成妓女的事情。这种状况在现实中有其合理性,性市场的屡禁不止正是折射了这种需求和城市文明病的侵蚀。
2.3 精神沦丧。城市生活在物质方面呈现的丰富多彩,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在现实中,人们经过城市的生活后,“勤劳致富”的观念被打破,商品经济大大消解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同时也让“勤劳致富”成为了历史,人们的价值观被物质世界所击垮,这也正是转型期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当今,许多农民工离开家乡,每天看着巨大的财富在城市流转,因此产生了一夜暴富的心态,导致整天不务正业,背离了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但会扩散,而且还容易在社会成员之间传染,一旦形成一定的气候,就会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
3.结论
《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有助于人们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再次审视老舍的文章,我们可以透视到现如今的社会的民工,他们也正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去建立一个完整的保护机制和给与社会保障去保护他们,那他们也将是社会动荡的一个起源,也会随着压力的增大社会的淘汰,新生出来更多的“骆驼祥子”。
注释:
①邵宁宁.《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