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视阈下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0-11-24曹现芳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体育

曹现芳

(北京体育大学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北京 100084)

2022 年第24 届冬季奥运会举办在即,一方面,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对其参与国际赛事,服务奥运有着重大意义,也有助于体育院校学生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日后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是绝大多数体育院校学生的软肋,体育院校学生平时忙于训练,用在文化学习上的精力与时间不足,英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英语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模式。在体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如何培养体育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其英语综合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冬奥会已经成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学校层面

受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体育院校仅注重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的专项教育,对文化学科教学的关注度不够。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被边缘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整个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所占学时比例正逐年减少。英语教师的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部分体育院校,英语即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教师也只是着眼于四六级考试成绩,而非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目前很 多体育院校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英语课堂规模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各有不同,英语教师很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如果英语教学内容难度较高,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部分学生会逐渐放弃英语学习;如果英语教学内容难度较低,会降低基础好的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且学生课堂管理难度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语交流机会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同时,体育院校英语教材的选择也存在过于注重通用英语知识和技能,与体育专业知识结合较少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英语文化素养难以得到提升。

1.2 学生层面

现阶段体育专业学生大多英语交际能力不尽人意,奥运及体育相关知识缺乏深度与广度,不能满足奥运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偏低、词汇量匮乏、语法知识欠缺,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发展不平衡,听说能力相对薄弱,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难以顺利进行沟通交流。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较差,存在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虽然刚入学时,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抱有较大的热情和期望,主观上非常想学好英语。但一段时间后,由于其学习精力投入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稳定,导致英语成绩不够理想,无法达到其预期分数,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随着其在英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学生学习英语的挫败感不断增强,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导致其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降低了课堂效果。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出国或找份好工作,这也阻碍了体育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3 教师层面

现阶段的英语教师大多是过去传统教学的产物,其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大多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较传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照本宣科,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水平也许有所提升,但其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的英语教师歧视体育专业学生,主观上认为教授体育专业学生比较轻松、挑战性小,忽视了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掌握程度,不会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多数英语教师缺少体育文化底蕴的积累,无法在教学中引入体育实践场景,帮助学生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导致英语教学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还有的教师忙于自己的第二职业,无法顾及本职工作,对教学敷衍了事,忽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英语学习日益缺失吸引力。

2 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策略

2.1 改变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师要从课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勤思考、多实践,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战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够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节教学难易度,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为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应尽可能选择有趣的、紧贴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素材,重视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外语学习的辅助者和桥梁,为体育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语言交际实践机会,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充分的练习中、反复的运用中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提升教师素养及专业化水平

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情感上彼此接纳、关系和谐融洽,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其在学习英语时所面临的困难,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消除焦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目前,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较好,但对体育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要学生熟悉冬奥会比赛规则,更好地与裁判及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沟通交流服务冬奥会,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英语教师本身也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服务意识,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因此,英语教师要多参加教育培训,收集与整理奥运会相关资料,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脱离体育知识而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增强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示大国风采,促进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2.3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英语教师要结合体育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特点以及学习特点等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降低突发事件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师要善于设计形式多样有趣的活动,适当穿插体育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尤其要突出冬奥会主题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问式等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体育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利用网络中的英语学习在线网站和视频,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英语交流和实践能力。课前可以导入体育热点、体坛趣闻等内容;课中利用体育词汇或思维导图,讲述某项体育运动的历史演变及现状。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设置各种情境,现场播放体育比赛视频,引导体育院校学生模拟英文体育赛事解说等方法,调动体育院校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体育院校学生讲英语的自信和勇气。同时,英语教师也要关注第二课堂活动,为体育院校学生提供一个结合体育专业特点的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如英语教师可以组织体育院校学生参加体育英语词汇比赛、体育活动的英文报道和解说比赛、主题辩论等,锻炼体育院校学生在体育领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体育专业素养。

2.4 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合理性。英语教师应充分考虑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细化考核项目,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语言交流和任务完成情况等综合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评价体系中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院校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部分,让体育院校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学习环节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进而去进行改善和优化学习方式方法。这样多数体育院校学生将会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减少散漫、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当然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综合地帮助每个体育院校学生。这个考核评价体系是一个客观公正多元化的体系,能够真实反映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效果,最终通过考核评价去促进教学,推动英语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 结 语

随着2022 年冬奥会的临近,体育院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能否更好地参与比赛、服务奥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现代化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体育院校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师应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适合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体育运动水平与英语综合能力均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助力冬奥会,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