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模式研究
2020-11-24孙雯
孙 雯
(南京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发展模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近几年,互联网已基本全面覆盖,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为大学生提供更好学习环境,各高校也开始逐渐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并获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但在融入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
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意义
1.1 有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宣传
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信息基本是由教师发布,大学生对体育教学信息掌握较少,且体育教学工作一般也只是由学校少数有经验的教师来安排,教学内容不够专业、形式也较为单一,大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掌握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多数大学生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互联网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及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体育教学模式,如通过互联网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前将安排的体育教学信息、教学目标、任务等发布,使大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必要的学习信息和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复杂难懂的体育知识、内容、动作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使体育课程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1.2 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体育课堂中,一般是由教师向大学生讲解体育知识,然后由大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大学生常为了应付考试进行一些象征性的体育练习,以及不爱运动的大学生常在体育课自主锻炼时偷懒,使高校体育教学缺乏严谨性。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可以利用其中的识别和交互技术,实行课堂打卡、下课签退等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率。还可以设置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由大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学生也可以在课下根据相关体育运动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增加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1.3 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降低了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很难真正融入体育课中。教师也无法了解大学生的真正需求,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降低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在网络平台建立课堂教学意见反馈,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及时查看这些信息反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与改革,逐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的问题
2.1 大学生沉迷网络
当下网络信息化已全面普及,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而不断减少日常的户外活动,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此外,大学生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与现实中同龄人的交流,使大学生的性格变得阴郁孤僻,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2 教师对“互联网+教育”模式认知度低
虽然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步融入高校教育,但是仍有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不到位情况。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偏远、落后地区,高校中的一些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认可度较低,不愿意主动探索互联网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模式,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3 高校网络教学环境不够完善
“互联网+”逐渐进入高校,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前期在教学中的应该用并不广泛,许多高校的投资力度较小,互联网教学环境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只能借用互联网进行简单的教学,在体育教学方面的应用更少,很难对大学生给予有效地指导。且很多体育教师的计算机能力难以支撑丰富的网络教学模式,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制约了“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3.1 增强高校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首先,要增强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要从多角度看待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要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学校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摒弃传统地对互联网的错误认识。其次,高校要不断加大对互联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并利用互联网加强师生之前的交流互动,改变教师及大学生对互联网会耽误学习的错误认知,并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新形式的体育教学工作,并根据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建立完善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大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3.2 要注重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践者,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在重视互联网体育教学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体育师资队伍,强化教师开展互联网教学的意识,使教师认识到“互联网+教育”与体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性。首先,要为教师提升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部门,加强教师的互联网技术培训,以增加教师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使教师能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其次,要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以开阔教师的视野,通过外出学习交流,教师能学习更多样、更创新的网络教学方法与模式,以便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3.3 积极打造网络信息平台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高校要懂得有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积极建立网络体育知识信息平台,制定丰富的体育教学版块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校园体育信息管理体系。例如,高校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上,进行一些体育健康知识宣传及体育赛事播报等,让大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的体育信息,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视野。网络信息平台还要设置信息留言及及时交流功能,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做好教学内容调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传递体育学习经验,并以对方为参照不断提升自我。
4 结 语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化的调配,不仅可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丰富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容,还能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中还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高校领导和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尝试下,高校终会寻找到适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