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研究
2020-11-24靳文磊
靳文磊
(江苏师范大学,江 苏 徐州 221000)
1 健美操表现力的定义与呈现方式
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是指健美操运动员将技术动作、面部表情与音乐节奏融合,让整套健美操动作能够更好地展现其艺术感染力,即让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精神相融合,以呈现更优的表现效果。在健美操比赛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主要是通过技术动作、面部语言及音乐节奏呈现的。
首先,在技术动作方面,技术动作的呈现包括动作的难易程度、运动员对动作的掌握程度、整套动作的连贯性及准确性等。健美操运动是一项通过肢体动作呈现艺术美的运动方式,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形体具有较高要求,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只有拥有优美的体态,才能更好地呈现健美操运动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其次,在面部语言方面,大方得体、优雅的面部语言,是健美操比赛的加分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呈现的感情是健美操运动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感情都需要结合面部表情更好地呈现,如在健美操比赛过程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需要通过面部语言去表达健美操动作中所蕴含的情感,喜、悲、忧、愁都可以通过面部语言呈现出来。
最后,在音乐节奏方面,运动员只有把握好音乐节奏,才能有较好的表现力。音乐被誉为健美操的灵魂,在健美操表演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只有把握好节奏,准确“踩点”,才能使音乐与动作和谐统一,呈现美感,体现其艺术性。
2 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呈现的影响因素
2.1 技术动作对表现力的影响
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优秀的身体素质无疑是动作完美呈现的重要基础。一套健美操动作的完美呈现,运动员必须技术动作标准流畅,肢体语言能准确地传达其蕴含的情感,且收尾动作干脆利落、毫无瑕疵。在健美操运动的编排中,通常会有许多舞蹈类动作,包括爵士舞、霹雳舞、中国舞等多种舞蹈元素,因此,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具有较高要求。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需要将由单一动作组合而成的成套动作流畅地表现出来,保持动作的完整性,这样才能达到评委心中的“健、力、美”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呈现表现力,在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对其灵敏素质、协调素质、力量素质的训练,同时重视对其进行形体训练,以提高其形体的美观度,使技术动作有更好的表现效果。
2.2 心理素质对表现力的影响
如果技术动作是运动员表现力发挥的外因,那么心理素质则是其表现力发挥的内因。在比赛场上,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需要在评委、观众的目光下表现,面对同等水平的竞争对手,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假如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在健美操表现力的呈现上也会出现问题,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因此,现在的高水平竞赛也越来越重视对选手的心理辅导。众所周知,运动员的表现力是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动作的和谐统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外在动作的表现。因此,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只有调整好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准确地将其技术动作所表达的情感传递出去,使健美操动作展现出“健、力、美”的特征。
2.3 乐感对表现力的影响
成套的健美操动作,是需要在音乐的辅助下完成的,因此,乐感是影响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重要因素。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而表现力则是实现音乐灵魂的重要途径,也是健美操运动艺术性的重要体现。优秀的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可以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地变换肢体动作,为观众呈现出一场优美的表演。他们能够根据音乐的旋律与特点,让肢体动作、音乐旋律与内心情感融合,实现和谐统一,然后通过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使观众与评委获得最佳体验。反之,假如在比赛的过程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与音乐节拍不匹配,音乐节奏不但难以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反而会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整体动作显示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因此,教练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乐感的培养,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从而提高表现力。
2.4 气质对表现力的影响
青少年运动员可塑性极强,因此教练更需要下功夫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针对健美操表现力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的气质与性格也会影响表现力。在运动心理学的层面上,个体的气质可以表现出其内在精神与外在肢体动作是否统一协调,因此在编排动作的时候,教练也需要考虑动作是否与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相符。例如,多血质气质的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热情活泼、表现力强,因此,教练在编排健美操动作时,可多融入爵士舞、霹雳舞等热情奔放的舞蹈元素,使健美操成套动作与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相匹配。
2.5 兴趣对表现力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影响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倾向性,影响其训练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因此,教练也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兴趣的培养。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只有对健美操运动具有稳定且专业的兴趣,他们才能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比赛当中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其健美操技术水平。
3 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策略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其体态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为帮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塑造良好的形体,教练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首先,教练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示范动作必须严格规范,同时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己对健美操的热情来感染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积极训练。其次,教练还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在气质、心理特点上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案,并且随着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改变不断调整训练方案。最后,因为健美操表现力的直接表现是技术动作的连贯性与准确性,因此教练应采用大量的重复练习,加深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对动作的理解,使其更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在此训练过程当中,可通过多媒体与网络,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将自己的健美操动作录制成视频,并传到班级群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因为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具有爱表现、极欲获得肯定的心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动力和训练效率,从而有效提升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3.2 重视心理素质的提升
心理素质是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随着健美操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教练也开始逐渐重视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场比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较量。在比赛的过程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在场上要承受各方的压力,面临复杂多变的比赛环境,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当下青少年普遍衣食无忧,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很少会面临心理层面上的考验,相对来说心智不够成熟,面对压力容易乱了阵脚。调查发现,在健美操比赛中,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过度紧张容易出现过度兴奋、注意力难以集中、技术动作僵硬、面部表情呆滞、节奏错乱等问题,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通过心理训练,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调节压力,临危不乱,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自身技术水平。
3.3 重视乐感的培养
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如果没有音乐的辅助,运动员就算技术动作再好,也会显得枯燥、生涩,没有灵魂,难以通过表演传达出情感。因此,在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培养中必须重视对其乐感的培养。教练要在日常训练过程当中融入音乐感受力的训练,帮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掌握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增强他们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节奏变化的理解以及感知能力,确保他们在比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然后与动作融合,呈现出更好的表现力。
3.4 重视面部表情的训练
面部表情是运动员表现力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气质的外在表现之一。在比赛的过程中,面部表情还是运动员表达内心情感、展现健美操内涵的重要方式。面部表情结合肢体动作,能够有效增强健美操运动的感染力。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应结合舞蹈、艺术体操等项目的面部表情训练手段,针对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面部表情进行专门性的训练,还可通过营造情境的方式,模拟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而产生的不同情绪,让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更好地把握诸如紧张、兴奋等不同情绪在面部表情上的变化。此外,还可从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进行引导,提高青少年健美操运动员的整体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