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探讨

2020-11-24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组主体运动

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重视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重视是体育教学面对的最实际而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展,我们必须做到确立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体育教学必须要做到的。

一、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学的主体、权威、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新课程要求把教师和学生都做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乐趣,把体育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探索新教法,发挥主导作用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的设计在教师,教学的推动在学生。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教学方法也应更多地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形式,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循序渐进地、有层次地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样对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订上都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因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负荷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善跳;有的学生善跑;有的学生有压力学得好,有的则相反;有的学生爆发力好;有的学生柔韧性好等等。对此要有不同的要求,应因材施教,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发展。对意志差、活泼型的学生应严格要求,给他们布置任务并监督完成;对粗枝大叶不求质量、只求快的兴奋型学生,要求他们认真求实;而对于抑郁型的学生,则要多鼓励表扬,培养他们自主、自立、自信。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的个性特征。

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首先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培养。所以要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还有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在体育课上都能完成自己的运动目标。可以先选择趣味性强的、轻松愉快的运动项目,使大多数学生从中能够体验运动的愉悦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兴趣有了,当不要求他运动时,他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其次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以热情积极的态度,亲切和蔼的笑容,准确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猜你喜欢

分组主体运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不正经运动范
分组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疯狂的运动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