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专业性和思政性的相统一相促进
——以经济学类课程为例

2020-11-24陶韶菁陈镇喜

关键词:专业性经济学专业课程

陶韶菁,陈镇喜

(1.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2.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关于如何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课程思政给出了定义,指明了方向。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是基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点,穿插讲授思政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学习与实践全过程的把握,实现由灌输说教向隐性渗透转型,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大格局,在教学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本文以经济学类课程思政为例,论述其所具有的专业性和思政性的相统一相促进的关系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意义

国外一般高校虽然没有课程思政这样明确具体的提法,没有官方层面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安排,但通过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各个环节也开展了很多潜移默化、价值引领的实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教育环节,客观上起到了课程思政的作用。例如,通过公民教育等多种手段,美国将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国家自豪感和爱国主义作为其道德教育的重点。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来人才的城市国家,该国人口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组成,为了凝聚国民和新移民,在各种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围绕“我是新加坡人”这个国家意识开展,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外高校通过在各类课程中有机融合、无缝衔接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取得了系统全面、无孔不入、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各所学校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道德观和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中。例如,哈佛大学将以“道德思辨”为核心的价值观融入多个课程体系中;麻省理工学院将移民问题、妇女问题等广受关注的时事热点话题纳入人文专业课程中,在专业探讨和交流中实现价值观的植入[2]。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贯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接触习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总体上较高,但在完全知晓的程度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基于学生群体自身存在的学历层次、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期待有更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培训途径和方式[3]。针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评价及学习态度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一部分学生对教学效果不甚满意,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陈旧老套、课程内容不能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设计、教师课堂缺乏激情和掌控力等[4]。这些调查表明,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地创新方式、拓展渠道,注意避免灌输说教,要积极运用隐性渗透的教学方式,充分借助专业课程等其他各种载体和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凸显课程思政的作用[5]。从这个角度来看,具有满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具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能力和方式,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自身独有的贡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

作为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专业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进行日常专业教育的同时,渗透穿插思政元素内容,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实现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具有思想政治课所不具有的育人和价值引领的独特优势,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互动和协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目标[6]。 依托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和学术理论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实践育人与课程育人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推动[7]。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个重要抓手是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来引导评价相关课程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塑造讲政治、重学理的大环境[8]。从课程发展的内在逻辑看,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随时代发展自身复杂性本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与时俱进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理念变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的开展,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融通,具有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特点[9]。 鉴于课程思政独特的育人效应,2020年6月教育部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人文性和引领性,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推动下,课程思政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已有西方文化课程[10]、新闻传播学[11]、公共艺术课程[12]等多门专业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时,强调“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深刻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具有的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基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利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体现了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已有文献从理论上对课程思政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做了充分阐述,为课程思政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对专业性和思政性协同前行、相得益彰的关系,即专业性和思政性相促进的关系却论述不多。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专业性和思政性相促进的关系,将进一步点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学科内容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由多个学科构成的学科群交叉。这个学科群不仅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还包括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这些专业课程,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一方面,思政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融会贯通,需要具备坚实的学科群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专业学科的发展,本身就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创新发展轨迹,深深体现着时代发展的脉络,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只有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带着家国情怀,了解专业知识内容背后的时代和事件发展逻辑,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进一步地学好用好专业知识。从这两方面来看,对于这些专业学科而言,专业性和思政性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以经济学类课程为例,本文将围绕课程思政专业性和思政性的相统一相促进的关系,阐述其理论基础、切入点以及具体实践中涉及的相关教学方法。

三、经济学类课程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相促进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地指出,经济决定政治,即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一个社会的政治活动;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只有正确的政治领导、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建设的成功。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关系,深刻说明经济学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交叉和辩证统一。从学科内容看,更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社会政治制度,需要有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基础,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运作。同时,经济学中的社会经济生产力理论,本身也涉及思想政治理论中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涵盖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关系、管理制度、社会制度等软环境。建立在生产关系软环境的基础上,社会生产才能开展和运转。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学类课程的专业性和思政性是一体两面,两种属性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因此,经济学类课程具有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的关系。

经济学类课程还具有专业性和思政性相促进的关系。只有基于经济学类课程的专业性,基于专业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道路选择,掌握经济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深刻体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苦卓绝和历史成就,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这个方面而言,专业性具有促进思政性的作用。此外,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目的是促使学生立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立志肩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在实现这个目的过程中,我们会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领会党的重要决策部署、关心涉及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具体到学习方面,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党的报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部署,这些活动涉及很多经济学类的专业知识和概念,客观上要求师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为了更好地领会党的决议精神和方针政策,学生会有更强的动机来学习相关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同时,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学生会有更大的激情来刻苦学习,期望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个人的贡献。从这个角度而言,在经济学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不仅可以保证专业课的正确方向,还可以起到促进专业学习的作用,思政性促进专业性。

综合而言,基于经济学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交叉和相互支撑,经济学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有助于学生了解和领悟相关专业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目的,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思政具有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相促进的关系。

四、经济学类课程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相促进的切入点

基于专业特色和蕴含的思政元素,经济学类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结合国家战略和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本文从原则上阐述了经济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几个切入点,并总结为“一二一法”,即一个中心(爱国主义)、两个维度(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一个基本点(客观公正)。

(一)一个中心:爱国主义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3]家国情怀彰显了民众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知,体现了个体对国家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14]。人类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没有间断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体现了个体对国家的责任,这种责任的担当,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提高个体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个体的贡献。而专业课程的学习,直接目的是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个体实现对国家责任担当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潜藏于专业课程,伴随着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是相一致的。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物质丰富、信息多元、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点明课程所具有的爱国主义属性,结合相关知识点和案例无缝衔接、穿插进爱国主义内容,使专业课程具有故事性、更接地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经济学本身就是“学以致用、经世济民”之学,将爱国主义的思政元素融入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其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对于拔尖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个维度: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

社会的发展和特定事件的演化,总是展现出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对现状的解读和未来的把握,离不开对历史的了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5]从历史视角,我们探索中国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演化,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纲领、土地政策,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开展经济建设提出了独创性理论和观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等重要观点。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也体会到国家经济实力质的飞跃。只有从历史的维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从哪里来、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前进的方向。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史,在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无形中能够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既要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也要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进而树立民族自信和国家自豪感[16]。从国际视角,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国际比较视野中的地位,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理性看待外部世界。了解我们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参照物,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实事求是地认识国内外经济发展各自的优势和短板,客观认识我国目前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为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实事求是的国际对比分析中,重点讲授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热点和奇迹,加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只有从中国革命历史曲折发展历程的角度,结合国际比较的视角,生动、具体、深入地纵横比较,我们才能将道理讲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一些深层次、复杂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解答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客观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我们才能更好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进而证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三)一个基本点:客观公正

在人类社会探索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着成功与失败、真理与谬论、事实与空想,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存在。辨别是非真假,需要坚持真理,以客观公正的心态来认识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17]。专业课教学的一个基本点是客观公正,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去进行思政教育,用事实来说话,用数据来支撑,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逻辑引导学生,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8]而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不能先入为主,需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只有客观公正,才能形成逻辑严密的学理性。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和缘由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下去及其未来前景?这些问题都需要基于客观公正的态度,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出发,从学理上讲清讲透,进而达到思政引领的效果。

经济类课程教学强调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从经济学角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走过的崎岖道路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激发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怀和热忱。同时,从“经世济民”与“知行合一”的学科理念角度出发,围绕市场原理、资源配置等理论原则阐述,针对性回答青年学生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经济运转的机制。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强调客观公正的态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从书本中学习经济学,还是从新时代的经济实践中学习经济学,都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例如,对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判断和理解,必须基于公正客观的数据和分析,结合历史发展的路径演变,才能有清醒以及深刻的见解,进而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必然性。

基于客观公正基础上的课程思政教育,构建于专业学理的框架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能让学生从理论上和事实上接受,进而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且进一步自发地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以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五、经济学类课程专业性和思政性相统一相促进的教学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在开展“明道育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德育思政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在教学设计方面,第一节课集中讲授课程思政内容,后续课程结合思政元素穿插讲授课程思政内容。确保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育人效果。基于学科内容特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能够与思政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隐性渗透,达到较好的思政效果[19]。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经济学类课程运用总结了包括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等多个典型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经济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采用案例分析,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有助于设情境于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现象进行详细描述,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思政内容背后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很多经典的案例和鲜活例子,通过案例分析等教育形式,有助于教育引导学生爱国爱党,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2]。经济学类课程有很多带有思政元素的案例。以典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具体的落后产能和先进产能对象做对比分析,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政策措施,使学生领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创新。不单单是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学课堂还可以用丰富翔实的现实经济案例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的要求,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所展开的社会解剖完全贴合现实经济中的诸多现象,力图让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经济现实,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设计有较深的理解。经济学课程不仅讲授书本上抽象的经济理论知识,而且将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案例相结合、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相结合,不但实事求是,而且注重实践,在现实分析中起到行为示范和价值引领的效果。

(二)启发引导法

启发引导法是根据认知规律以及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引导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推理,最终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启发引导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相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身知识和能力的自信。经济学类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树立远大志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教师在讲授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案例中注重学理性,强调价值引领,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

在此列举一个经济学类课程思政运用启发引导法的例子。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激烈讨论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在课程思政开展之前,对市场和政府关系这个知识点,以往的做法是从理论上说明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作用,但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往往感觉跟现实世界联系不足。我们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引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作用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在前期教学中已经基本能够掌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在课堂上先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市场和政府的局限性,在明确市场和政府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后,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学生们一下子就能从经济学原理上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在厘清了专业知识逻辑后,结合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格局,能够初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觉得对国家一些政策以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的理解,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而是在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加把劲就能够触及的事情。这既提高了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读思政内容的自信。启发研讨性教学,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经济问题思辨、热点辨析的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在问题驱动的学习动机下,进行自主探索和资源整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最终完成既定的任务。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学习,以任务完成为目标,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和运用专业知识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事实上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是为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育人、树人、立人的功能,使教师们真正承担起教育、教学、教导的师责,以任务驱动,从现实出发,从实践出发,讲问题,求规律,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华南理工大学在开展经济学类课程思政活动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典型课程任务为:从专业课程角度理解领会党的报告和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党的报告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有相关知识积累的一句话,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和评论,完成一篇评论文章,然后在课堂宣讲展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跳出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主动了解学习党的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时事发展,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同时,党的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很多会涉及经济领域,而这些报告和讲话,是我们党集体智慧和专业知识的结晶,对报告和讲话精神的学习,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更加明确专业学科的学习方向。

六、结 语

“课程思政”注重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功能定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负责的教风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好的课程思政。由于自身专业与思政内容存在的紧密联系,经济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其专业性和思政性不仅相统一,还具有相促进的关系。本文根据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总结出“一二一”法,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三全育人”。当然,还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最终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猜你喜欢

专业性经济学专业课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经济学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