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渗透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2020-11-24赵兴玲

读与写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笔者德育

赵兴玲

(贵州省湄潭县茶城中学 贵州 湄潭 564100)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端正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更是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各学科教学应当意识到德育渗透不是政治任务,而是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力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择机进行德育渗透并有意识地发挥德育渗透对于教学的辅助功能,让学生们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助力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

1.德育渗透有助于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

育人先育德是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只有学生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才更具有意义。而就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德育渗透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不容轻忽。学生学科知识是否层级式增长与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授课能力有很大关系,然而除去学生自身的认知资质之外,最能影响学生智育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的就是学生们的个人学习态度。有学习自主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自主探究的意愿,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态度,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能够认真而仔细地完成语文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布置预习课文,有着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会查找语篇中自己没有掌握的生字,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明晰汉字或者生词的读音、语意,并且会对语篇结构进行预判,探查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及文章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而态度敷衍的学生就会朗读课文一遍,粗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就算完成任务。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开展相应的德育渗透,不一定非要以家国情怀为教育的核心,从学科知识的学习方面着手,以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也是很好的德育渗透点,对学生们的终身学习都有很大的助益作用,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

例如,笔者经常会把学生们的语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截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一方面是为了纠正学生们语文学习当中出现的错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们明晰良好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些截图都是不记名的,能够很好地保护学生们的个人隐私。当学生们看到屏幕上勾勾画画的作业、涂抹得看不清字迹的作业以及字迹潦草敷衍了事的作业时,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人会心生喜悦。当学生们内心中有触动的时候,笔者就借机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们明晰这些敷衍的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科知识获取的危害性,让班内逐渐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风气。龙飞凤舞让人难以辨析的汉字很少出现了,作业和试卷的卷面也变得整洁多了。这就是德育渗透对于语文学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们发挥课堂主体作用

学生们课堂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的教学成效。例如,语篇学习是语文基础知识与汉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获取渠道,如果学生们能够有效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他们就会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在课堂积极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与教师交流,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学习状态并推动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如,在《春》这篇饱含深情、语言优美的散文中有很多经典的修辞语句,笔者曾经在课前布置了自主探究任务,要求学生明晰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些修辞手法让语言表达更有魅力等。有的学生不仅详细地在课文中做了标记,还在借助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整理了这些修辞的定义、特征以及作用。因此,在课上进行例证分析的时候就有理有据,且对教材经典例句分析得十分到位。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做学习榜样的案例,也是激励学生们开展自主探究的经典案例。于是笔者就以此为契机开展德育渗透,让学生们分析一下,和回答问题的同学相比,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自己采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努力程度以及自主探究的驱动力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众表扬对被表扬的同学来说是一种激励与欣赏,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期望与鞭策。榜样的熏染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种获得他人认可、尊重与钦慕的渴望。因此,这种激励和鞭策式的德育渗透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自此以后,很多孩子明显在预习课文、自主拓展方面有了自己的小计划,其语文任务完成的努力程度与精细化程度都令笔者惊喜万分,这就应该是德育渗透的力量。

3.德育渗透有助于学生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笔者的日常德育教育之下,学生们学习态度和学习主观能动性都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有了同步的提升。

例如,在教师展示了自己的作文素材积累本和部分学生的阅读书目及读书笔记之后,学生们懂得了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与词语积累、课外阅读拓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班级内读书角的书被借阅一空,班级内要求笔者推荐书目的同学数量大幅增加。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在语言表达上确实词汇变得更丰富,表达内涵也变得形式多样化。学生们仿写《背影》的时候,其动作描写的细腻程度、情感表达的丰沛程度得到了语文组集体认可。

这种语篇理解程度的深入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基于教师自身语文素材积累的影响力以及学生个体榜样的熏染力。由此可知,语言上的教育作用很有力量,而实际行动的德育感染作用更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大可延伸到爱国敬业,小可涉及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学习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德育教育中也要注意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也密不可分,要积极发挥德育教育对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让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开展语文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笔者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