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能力提高之我见

2020-11-24赵新慧

读与写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句红楼梦读书

赵新慧

(河北省隆化县第二中学 河北 隆化 068150)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呢?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课前欣赏。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美文朗读欣赏。为了使学生在每天的朗读欣赏中都能有所得,我做了精心的准备:自己选取和指导学生搜集文章,文章有各省市中考试卷中的记叙文,有学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有我所教学生习作中的优秀作文,当然看到其他刊物上的好文章也不放过。如《小扇轻摇的时光》、《父爱是金》、《岩石下面的小花》等等,这些文章或文笔流畅、引人入胜;或感情真挚、感人肺腑;或道理深刻、发人深思。文章选好后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朗读,学生成立小组,小组长安排朗读顺序。学生在搜集这些文章时特别认真,在听其他同学饱含深情的朗读时更是聚精会神,尤其是那些平时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的同学也来了兴致,在朗读过程中同样做到了一丝不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我欣喜的看到在考试时他们的语文成绩竟然有了很大提高。

第二:课内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不愿去读:读不下去或根本不读,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在课上努力的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去读这些名著。如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我把曹雪芹的身世、《红楼梦》为何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四大家族、书中使用的谐音等有趣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课下居然还有很多同学到图书馆去借阅《红楼梦》。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我让学生搜集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然后找学生在课上讲述,看谁知道的多,看谁讲的好。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上课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不仅知道很多成语故事,而且讲的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俨然就是一个“小三国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发现这些同学的课桌里面藏着一本《三国演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范进中举》,通过引导,学生自然就会去读《儒林外史》;学习《拉不完的苦难,拉不完的命运》学生就会去读《骆驼祥子》;学习《两面国》,学生就会读《镜花缘》。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读的名著就多了,这无疑会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在读书时要养成做批注的好习惯。阅读时,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圈点勾画,对有疑问之处或深有感触的语段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读书时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找规律、寻方法,鼓励学生依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有创意的表达,阅读能力在日积月累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课下练笔。

学生如喜欢文中的某一人物,就可将为什么喜欢他写下来;如对作品中的观点持不同意见,即可和作者进行对话,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如对课前欣赏中同学们所读的文章深有感触,就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同时还可以积累自己所读书中的名言警句,并对其按内容进行归类,除名言警句外还可以摘抄优美的语句,一篇文章言辞优美,读来会让人口有余香。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可以摘录下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多记一些优美语句,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审美的情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恰到好处的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作文饱含文采。告诉学生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文章,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成熟了,才会走自己的路。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们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如刘晓颖同学参加了由《作文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神笔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她的作文《忆》获得了二等奖。

第四:课后品读。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我鼓励学生多看报纸,如《语文周报》、《作文周刊》、《语文学习报》、《中学生阅读》等,这些报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有精美的文章、有精巧的阅读方法指导、有精选的阅读训练题,学生通过品读会有很大收益。另外,我还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推荐给同学们,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这些名家的生动讲解,不但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通过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语句红楼梦读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重点:语句衔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精彩语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