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效的校本研究
2020-11-24范金波孙洪敏
范金波 孙洪敏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河口小学 吉林 白山 134300)
1.校本研究的意义
校本研究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学校发展”的研究。
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起点,它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经验”为直接目的,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理性意识,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能力”为间接目的,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简言之,校本研究的目标指向在于通过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2.校本研究的现状
这些年随着对大家对校本研究意义认识的逐步加深,学校对校本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比如要求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然后是开题仪式,结题汇报等活动轰轰烈烈,形式也是不断翻新。不过静心思考,这些课题到底研究了多少,解决了多少问题呢?就像专家们说的“课题不少,研究不多”“成果不少,效果不多”,一个个课题顺利结题了,老师们的课堂还是一如既往。也因为如此,老师的研究兴趣也在这形式化,表面化、虚化的校本研究中消失殆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层面没有找到有效的抓手,缺乏对研究过程的引领,指导和监管,导致校本研究东一榔头,西一扫帚,没有章法,不成系列,最后无效而终。
3.校本研究有效策略
校本研究是用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用的,所以校本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潜心专注。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校本研究的有效性呢?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论述,再结合我校多年来校本研究的实践经验我归结为三点:
3.1 确立恰当的研究主题。这是校本研究的第一步,也是统领全局的一步,校本研究的管理者给老师提供一个共性的,被广泛认同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主题,给老师指出明确的研究方向是校本研究的基础条件。选取主题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学当中的瓶颈问题,二是教学当中的优势问题。有了科学恰当的研究主题可以增强校本研究的凝聚力,带领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凡是踏上研究列车的人都不掉队又各行其是,享受“前进”的乐趣。
3.2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这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符合研究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自己亲历亲为的教育事实,有话可说;课例所体现的思想也是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生成的对策;用课例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教育事实”描述研究效果,保证了教育科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课堂教学案例是学校课题的“研究轨迹”,隐含着课题研究基本主张的“理论和实践的混合物”,不仅会提高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会促使教师自觉地将这种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3.3 全程跟踪落实过程。很多校本研究实施方案中的实施过程制定的严密周详,但操作过程中却只有布置,没有管理,或只有管理,没有指导,导致研究过程形式化,这也是校本研究低效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以我校校本研究为例谈谈实施过程。
我校“十三.五”校本课题研究具体推进过程如下:专家引领,实践解读——研讨论证,统一思想——年组实验 以点带面 ——跟踪指导 全面推行——活动推动,交流提升。实验伊始,为了帮助教师整体感知,深刻理解研究主题的内涵,我们邀请区域专家用一周的时间为全校教师做了课例示范与理论讲座相结合的系列专题培训。然后组织教师交流研讨,论证可行性,统一思想。之后为了避免实验的急功近利,我们首先选定了一个年级做为实验点,备课——听课——磨课全程跟踪。最后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在全校全面推开,全面铺开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是备听评全程跟踪。这种自上而下的示范,这种管理层的全程跟踪参与使得我校校本研究落到了实处,教师研究积极性空前高涨,研究能力及课堂教学技能显著提高,校本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理想成果并在区域内召开了交流现场会。总之,校本研究领导必须先行,校本研究要稳扎稳打分层次有步骤的开展,校本研究领导一定要全程参与,校本研究管理是关键。
无数名师的成长经历证明,校本研修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更有效地教育学生,提高教育质量。校本研究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提高教研能力,实现专业成长。学校要做到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学生同步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是校本教研的价值追求,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管理者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