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思考

2020-11-24刘泽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园时代

刘泽辉

1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校园体育环境在新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新时期社会发展潮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将对提升高校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及良好高校形象的塑造,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做好整体的规划,对于新时期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推进高校教育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内涵及功能

2.1 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文化[1],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也可称为高校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迁,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及新时代体育三者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包含了新时代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与体育物质三个文化层面。在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文化意识,又融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文化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特有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2.2 高校体育文化功能

2.2.1 健身功能

在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偏低、体育技能缺乏、体育行为比较被动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鼓动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种体育锻炼中,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使的师生在生理和心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生理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防病治病,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心肌代谢,同时还能增粗我们的心肌肌纤维,增强心收缩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减小心脏病的发生概率;在心理上,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调节,能够充分缓解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加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活力。作为一剂良药,运动正在最大限度的改变着我们的身体机能。[2]

2.2.2 社会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发展,[3]高校作为传播和弘扬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之一,相对于周围环境,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对高校学生的微妙影响、对高校周围社会体育文化的“辐射”,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高校体育文化除了常规体育课之外,还通过高校运动会、体育节、校长杯等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思想和体育锻炼习惯,这都对个体的发展、家庭和谐幸福和社会体育有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

2.2.3 教化功能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文化的教化功能,也形象说明了高校体育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特点。高校体育课作为高校课程里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相互补充,学生在身体锻炼、审美品位等方面的教化可以通过体育课程弥补其他学科的不足。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影响着师生的荣誉感,让人感受到学校的集体力量,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通过改变环境、熏陶、心理暗示等影响形式来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同时,有利于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提升,从而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目的。

2.2.4 情感功能

一个人只有在精神、身体、社会三方面上都是健全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新时代对健康的新定义,这体现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同等重要,高校体育的情感功能的发挥对高校学生心理精神上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物质、行为等文化部分是高校师生的心理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满足高校人群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意义重大,高校师生通过参与各项体育赛事活动,提升了自身意志品质,使人奋发进取,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加师生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及冲突事件的减少,释放学习工作压力,减轻精神烦恼,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3 存在问题

3.1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理念落后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素质教育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但在体育文化建设理念上相对落后,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的体育课堂更多是体育技能与知识的简单传输,而对高校学生意志力及体育精神培养不够重视,受教育者严重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内化”过程受到阻碍,则会削弱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在努力提高学生体育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高校体育资源不足

高校体育资源是指为高校体育正常开展而投入的、以及在高校体育活动开展中形成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因素的总和。[4]这些因素保证了高校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其中这些体育资源涵盖了高校日常体育活动中的各种体育器材、体育设备、体育场馆、图书资料等体育活动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大力扩招这些体育资源在我国高校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象,以深圳大学为例,学校体育协会举办体育活动的场地稀缺,这导致了众多体育活动的无法正常开展。而体育活动配备的相关人力资源数量、财、物资更是严重不足。

3.3 课程建设及评价机制不完善

自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5]以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比较,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建设相对落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在范围、经费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局限于管理方便,好控制的状态,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项目种类少,缺乏高校体育活动的互动性与娱乐性,无法充分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现在高校在整体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存在着单一性特征,科学的评价机制也亟待建立,严重打击高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 实施路径

在新的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充满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随着5G商用的即将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抓住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顺应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新潮流,是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关键所在。

4.1 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文化的传播需要物质载体,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高校本身,新时代背景下,信息交流密集,信息更新具有速率快,周期短等特点。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作为衡量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及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老旧的设施设备,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了对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而体育经费则是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最基本保障,因此要加大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健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设施,此外,应转变思路,大力挖掘体育场馆、雕塑等硬件设施的文化价值,学习国外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适当地开放体育文化设施实现多元发展,推动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与进步。

4.2 加强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涵盖了学校为保证体育活动有序进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体育组织管理办法,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建设更需要有力制度保障,而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多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服务的,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用正式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去引导非正式规范健康发展,形成学校的特有制度文化。

4.3 建设高校特色体育项目

发展高校特色体育项目对高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及高校综合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校的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融合新时代高校体育潮流元素,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综合考虑学生人数、校园环境、校园规模、设施条件等因素,发展本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以深圳大学为例,地处深圳市南山中心区,周围超过150家上市公司环绕,深圳大学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及校园环境的特点,近年来大力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定向越野与乒乓球特色体育项目,营造了良好的“定向”与“乒乓”文化。同时,结合本地特色的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船坑舞麒麟,在学校建立省级舞麒麟传承基地及学生舞麒麟社团,在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广泛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功的热情,是新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典范。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校园时代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