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新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以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

2020-11-24赵梦婕

就业与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科国际化

文/赵梦婕

我国工科本科专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传统定义下的工科教育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工科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构建工科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将有力地满足全球化时代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在2017年教育部组织召开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就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态势下,高校如何培养具备更高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明确了“新工科”的发展道路。开展新工科建设是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但是,在积极发展“新工科”形势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融合创新能力强的综合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短板与缺口,却是国内高等教育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1]。

一、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需求

(一)“新工科”的内容与特点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中指出,“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新工科”是指针对新经济、新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云计算等新业态和新模式而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新兴工科专业,并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和改造。主要研究内容体现为“五个新”,即新的工程教育理念、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育教学质量、新的分类发展体系。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2]。

(二)“新工科”所需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条件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也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合作机遇。从发展角度来看,培养顺应时代的国际化人才,打造中国特色的世界工程综合性人才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际化人才是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中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拓展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核心引领作用[3]。

“新工科”发展所需国际化创新人才应涵盖以下条件:1.具有国际化思维理念,扩大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国际法律法规意识;2.基于国内专业发展角度,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形势,并兼具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潜力;3.具备“新工科”国际发展所需的外语工作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4.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以新兴产业为着眼点,具备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能力。

二、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具有以高分子成型加工、日用化工、工业过程分析、化学电源等为特色的6个专业方向,建设与专业相应的实验技能培养、材料设计与加工实践训练、化工过程设计等教学平台。拥有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对应的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工程省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河南省首门《高分子化学》省级双语示范课程。目前在校本科生1656名,研究生166名。

(一)学院师资队伍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50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44人,博士(后)10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32人(占21.3%),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17人。先后37人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原学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

(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要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走出国门,为达到这一目标,学院化学专业已建立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联合培养机制,主要合作形式包括:优秀本科生项目、本科3+1+1项目、1+2双硕士项目、短期实习项目及暑期项目,这些项目都针对本科生设置[4]。

(三)国际会议与学术研讨会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Weily出版集团和河南省化工学会联合主办2019绿色化工能源国际研讨会(ICGCET),来自国内外绿色化工、新能源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设置3个分会场和研究生创新论坛。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Seeram Ramakrishna院士、韩国高丽大学Yong-Mook Kang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教授等10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专家做了邀请报告,我校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也向大会做了汇报交流。不仅加深了我校师生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共享新知识、新成果,而且在相互交流、启迪与相互激荡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对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工、新能源及其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部分本科生作为志愿者全程参加本次会议,在组织服务工作中与学术社群建立联系,促进本科生作为青年学者身份的认知形成[5]。

(四)创新教育引导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我校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明确创新创业学分的修读要完成8学分60学时的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注重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团队+平台+项目+竞赛”的四轮驱动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做到创新教育主动引导和刚性要求相结合。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我院“无下水道深度资源化厕所”项目获全国二等奖,全国“累进创新奖”铜奖。

三、“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途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重任,然而,在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际化办学理念不够深入

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同国外高校探索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基于优势学科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俗称“2+2”“3+1”),初步形成了国际化办学的格局。但总体而言,国际化办学理念在大众教育中仍不够深入,缺乏明晰的政策和收费制度,社会对“2+2”“3+1”的培养模式认同度不高,学生难以适应国际化办学步伐,进而难以达到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

2.国际化师资队伍较为缺乏

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影响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验的师资队伍。以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有海外留学、访学、交流经历的教师共32人,只占全体教师队伍的21.3%,而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一比例则高达40%~75%,相差较远。

3.国际化学术交流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国内很多高校在举办或承办国际会议方面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且会议规模和等级也越来越高,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会议数量依然不多。国内教师、青年学者在国际会议上虽担任职务、但发表论文且发言的机会和次数也少之又少,大多只是去听会,话语权较少。这说明国内高校在国际上的学科科研竞争力仍然较弱,对相关学术领域的国际事务和规则仍比较陌生,国际学术交流、整合、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4.国际化创新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部分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及观念仍需改进与更新。创建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需结合各专业培养要求,完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保障,引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不再单一使用讲授法,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入校开始,指导学生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自觉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二)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途径

1.丰富强化师资力量

高校应把教师培养学生国际化创新能力的培养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业务能力,有规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行业前沿研究,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指导水平。安排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学校参加交流学习,提升国际视野和专业国际化水平,深入参加国外的教学研究环节,汲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适合国内学生的教学手段。

2.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应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改进传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的匹配,开设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课程,如“国际形势课”“国际问题研究”以及符合高校自身专业特色的专门用途外语(Foreign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课程体系等课程。

3.更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

构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内外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以及需求,开展多种高效的授课方式,如在线课程共享、创客、MOOC/SPOC+翻转课堂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开展校企校际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校企合作或校际联合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师资、技术、办学、实习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校企两种环境和教育资源,形成将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国际间校际合作,整合国外教育资源,搭建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平台,开展多元化、多层次交流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营造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氛围。

5.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学生创新的“软件”支持,以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为保障,提供学生创新的“硬件”条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时刻注意完善训练环节,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在学生群体中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如进行大学生学科竞赛类活动、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科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