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培养士官学员军事体育训练损伤成因 及预防对策研究①

2020-11-24李纪辉邵宁宁吴国家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6期
关键词:士官体能训练运动

李纪辉 邵宁宁 吴国家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军事体育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军事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定向培养士官在校期间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既是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担当,也是打牢部队战斗力基础的现实要求。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以提高训练成绩为主要目标,导致运动训练损伤的预防被忽略。如果在军事体能训练过程中对训练损伤的预防没有深刻认识,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教育,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对学员来讲,严重的训练损伤,将影响学员的顺利入伍并对其在部队的成长、学习训练,甚至今后的工作埋下隐患,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和避免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是目前定向士官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定向培养士官学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结果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该文根据某高校定向培养士官的实际情况,选取该校士官学院2017级139名定向培养士官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半的追踪观察,制订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定向培养士官学员的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损伤原因、诱发因素等。此次调查合计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率为96.4%。

1.2 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表明,士官学员在校期间在参加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由于缺乏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在运动损伤发生后,对损伤没有进行正确及时处理,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经过调查,得出以下3点结论。

1.2.1 定向培养士官的运动损伤情况

定向培养士官学员在校期间,根据调查共发生损伤53例,受伤率为38.1%。

1.2.2 定向培养士官的运动损伤部位

通过调查发现,损伤部位最多的为手部,共27例,占到总损伤人数的50.9%,其他依次排名为踝关节、膝关节、腰部、大腿、足部、躯干。

1.2.3 定向培养士官的运动损伤类型

一是皮肤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擦伤、皮内或皮下软组织挫伤、撕裂伤,共39例;二是肌肉损伤,包括肌腱损伤、慢性腰肌劳损、肌肉拉伤、肌筋膜炎等,共12例;三是骨与关节损伤,包括骨折、关节脱臼、关节扭伤、骨膜炎,共6例;四是其他组织损伤,共2例。

2 军事体育训练损伤的原因

2.1 学员自身因素

2.1.1 学习体育锻炼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该校在军事体育训练中以基础体能教学增强学员身体素质为主,在《军事体育(1)》中安排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军事体育基本理论和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等内容,但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对人体的结构、运动生理和规律知识的缺乏,造成自我保护和监控训练强度大小的能力偏弱。当在训练中发生训练强度过大或者出现一些小损伤后,不知道运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使得小伤变大伤,影响正常训练。如骨膜炎,也就是常讲的“新兵腿”,骨膜炎是对训练强度过大的一种不适应,由于肌肉附着部的骨膜长期受到牵扯,肌张力过强使得骨膜水肿淤血,轻度的骨膜炎只要减少运动强度和训练方式,1~2d就可以基本恢复,如果再对该部位进行高强度训练就会引起中度或者重度骨膜炎,甚至恶化为疲劳性骨折。

2.1.2 技术动作理解错误

错误的技术动作既不符合运动力学原理,又违背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由于新训学员对技术动作要领领悟不透彻,同时缺乏相应的肌肉力量进行支撑,引发运动损伤。例如,腹部肌肉训练,由于学员对发力部位和方向存在理解上的错误,而施训者又不能及时发现,长期以错误动作进行强化训练,容易对腰部造成损伤。

2.1.3 身体素质基础偏弱

一是学员自身身体素质偏弱,学员训练的主观愿望较为强烈,希望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训练高度或考核标准,但是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弱,通过超出自身负荷能力的训练,一旦把握不好强度,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二是针对某个项目身体的技能素质偏弱,例如3km跑,每个人的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是有差异的,会导致每个学员的适应情况和成绩出现差异。

2.1.4 心理状态不佳

学员情绪低落或过于亢奋时,都会对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学员心情低落时进行训练,不仅对训练缺乏主动性,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及时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完成正常的训练安排。而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过于亢奋情绪时,容易使动作变形,无形中会提升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2.2 训练组织因素

2.2.1 训练计划不科学

学校只有一块训练场地,平时承担着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和士官学员的训练任务,导致虽然制订了训练计划,但是与其他学生上课冲突,临时改变训练内容,连续2d或者多天练习上肢或下肢,这无形中就加大了身体某一部位的负荷,造成训练损伤。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偏弱、每天需进行强化训练的学员来说,身体难以承受,造成训练损伤。

2.2.2 缺乏合理准备活动和放松恢复的过程

军事体育课程每天只有1h的时间,在这1h的体能训练课中,既要保证训练强度,又要保证训练质量,这就导致了准备活动和放松阶段的时间会被压缩,准备活动阶段缺乏一定的负荷,肌肉和身体各器官没有预热就开始进行大强度的体能训练,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训练后,学员进行简单的放松回到宿舍又不注意及时的放松恢复,造成身体疲劳,肌肉性能下降,对于体能较差的学员,夜间继续强化训练,长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导致肌体损伤。

2.2.3 训练负荷过大

安排训练负荷时要考虑大部分学员的实际情况,但是个别学员身体素质基础偏弱,而根据大部分学员制订的训练计划超出了少部分学员的身体可接受范围,尤其是体重偏大的学员,局部负荷过大容易引起微细损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引发劳损。比如5km训练,虽然5km训练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和成绩提升,但成绩提升的代价就是肌体内肌肉组织的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重组的反复过程,长时间和经常性的长跑训练会导致肌肉损伤和关节磨损。按照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过度使用和损伤的含义是相同的。

2.2.4 医务监督不到位

施训者对患有慢性病、发育不良、训练老伤的学员,在前期时了解和摸底不够,不能及时督促学员进行自我保护,随时注意自已身体状况在运动中的变化。在训练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一些轻微的训练损伤,作为施训者,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也没有采取各种方法调整训练内容或减轻训练强度,以及利用一些物理疗法进行处理,致使损伤加重,影响训练。另外,由于训练成绩不理想,施训者为了提升训练成绩,没有非常关注学员的微小损伤,继续大强度的训练,而促使运动损伤恶化。

3 军事体能训练损伤的预防对策

3.1 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理论学习

抓好学员的训练伤预防教育,加强对《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知识的学习,用丰富的理论来武装头脑。在新学员训练初期阶段,向训练骨干传授伤病预防和相关的生理知识,并在新学员的体能训练过程中穿插讲授训练伤病预防知识,使之能够认识到伤病预防的重要性。并将预防军事体育运动损伤知识纳入入学教育计划,并针对不同训练科目,充分利用不同宣传载体,宣传军事体育训练伤病的预防知识。

3.2 制订科学的计划,合理安排好运动量

合理、科学地安排运动量,不仅可以迅速提升学员体能水平,对预防训练损伤也有重要意义。训练安全和训练质量是训练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科学组训提高训练伤病预防的有效性。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场地使用情况制订合理的军事体能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训练量的安排,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以适应绝大部分学员的身体承受能力为依据,对于身体素质优秀的学员,提出更高的训练目标,训练安排做到因人而异。训练中应当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训练进度和强度,克服不讲科学依据的超强度、超难度、超科目训练。组训时注意区分层次,根据受训者的体能、心理状况,因人施训。施训前做好周密的计划,做好准备活动、安排好保护人员、制订保护措施。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兼顾身体的各部分训练,做到适宜负荷和合理的休息相结合。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做到统筹兼顾,减少局部的运动负荷强度,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3 规范体能训练的组织程序

一堂1h的体能训练课,可概括为3个部分,一是热身运动,二是训练内容,三是训练后的放松恢复。去掉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体能训练的时间仅有30~40min,但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一次训练课往往只有热身运动和训练内容两部分内容,忽视了第三部分的放松恢复,还有的训练课因时间紧,会把准备活动简化或省略,只有训练内容。热身运动是确保训练安全的前提,而放松恢复是确保训练安全的保障,3个部分缺一不可,特别是放松恢复,不管时间多紧,都要给学员留出一定时间采取自我和相互按摩的放松方法,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乳酸堆积,缓解训练带来的疲惫和疼痛,为下一次训练提供一个相对理想的身体内部环境。

3.4 做好学员心理调试工作

在军事运动训练过程中,学员良好的情绪调节至关重要。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实现,心理暗示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行为对学员心理产生影响。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引导学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自我心理暗示,如在垫上运动的训练过程中,部分学员无法完成规定动作,就可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别人都可以我也可以,即使翻出垫子也会有其他人在旁边保护。”引导学员减少消极的心理暗示,通过用心理暗示训练的方法让学员在面对相对枯燥的训练时,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训练自觉性。

3.5 加强体能训练中的功能训练

在训练中注重功能训练,强调基本姿势和动作训练,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无论是单个内容的训练,还是复杂动作训练,都由一些基本动作组合而成;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动作规范,要求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强化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加强身体肌肉和韧带的力量训练。

3.6 强化训练保障,确保训练安全

一是强化训练纪律,在训练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遵循训练组织程序,做到安全有序。二是根据训练大纲要求,规范训练场地。改善硬件设施,器械设施和障碍物要符合标准,特殊科目合理使用防护器材。三是定期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每次训练前严格检查场地安全,做到场地不检查不训练,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四是进行必要的医务监督和保障,医务人员要加强对训练伤病防治的指导,制订切实可行的保障预案,加强训练场的巡诊。参训学员还应加强自身的自我监督。自我监督主要有运动心情、自我感觉、食欲、睡眠等定性指标,以及脉搏、体重等定量指标,简易、及时、有效地进行身体机能状态的监督,发挥良好的预防功能。

4 结语

科学施训、规范组织程序、加强功能训练、抓好训练设施保障等方面可以从外部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最重要还是在于参训学员本身,参训学员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自觉主动地参与训练,在训练工程中做好心理调节,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定向培养士官学员体能训练应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通过不断优化训练资源弥补地方高校军事体育训练方面存在的不足,为部队输送大批能够扎根部队的合格士官。

猜你喜欢

士官体能训练运动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试论定向士官学风养成教育与战斗力提升交互路径及影响因素
目标军营,出发!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浅析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的可行性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