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四重维度*

2020-11-24李爱增王柏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创新性武术

李爱增,王柏利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12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20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中国武术,应该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求新的历史定位,及时实施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历史观视域阐释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现实困境和发展走向;从文化观视域厘清武术文化与当代文化、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价值观视域诠释武术文化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世界价值;从实践观视域分析武术文化扬弃与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方式和路径。全方位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内在逻辑进行科学论断,阐释其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基础,为中国武术服务于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1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立足科学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观即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基石。“新时代文化要始终扎根于民族的历史中,才能使之成为凝聚人心的文化之魂,成为汇聚前进力量的思想武器。”[4]因此,“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5],“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6],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应该在立足于历史观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依据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需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对今天的中国武术而言,其悠久的历史不仅形成了武术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核,“同时也为武术留下了历史的文化记忆。因此,对不同时期武术历史的追溯,不仅能够发现不同时期武术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意义。”[7]传统社会中的中国武术,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在冷兵器时代,出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中国武术具备了显著的搏杀格斗功能,形成了中国武术的技术特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产生了形态各异的武术拳种,使中国武术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标志。近代以来,在“强国、强兵、强种”的国家诉求下,承担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赋予了中国武术厚重的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诉求中,中国武术彰显出休闲娱乐的健身功能,赋予了中国武术的体育属性。不同历史阶段使中国武术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宏观的历史背景则是认识中国武术的理论基调,也是中国武术延续发展的源泉。因此,从历史观视域对中国武术发展历程的客观把握,是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前提。今天的中国武术发展,也应该在遵循其历史的基础上,“对深藏在中国武术文化体系中的中间层与核心层的文化精神价值的挖掘,这是时代赋予中国武术文化的使命和责任。”[8]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的前进。”[2]

2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塑造正确的文化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因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化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化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应该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准则,科学的指导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厘清武术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视角,明确武术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地位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坚守中国道路的基础上,处理好武术文化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在坚守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处理好武术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9]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武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应该科学看待中国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要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还要探索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需要创造者熟练掌握传统和现代两套话语体系”[10]。如中国武术蕴含的宗法观念、门派意识等传统陋习,就具有强烈的历史性,至今依然具有强劲的势头。对“大师”“宗师”称谓的热衷,对行“跪拜之礼”的盛行,成为当今武术文化复兴的一种怪象。因此,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武术文化转化中的主导地位,牢固树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基调和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11]161。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与时俱进。重点弘扬其蕴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挖掘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对中国武术的运动形式、内容进行转化,使其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另外,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在坚守中国武术历史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文化形态,主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1]106。中国武术应该“为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提质增效”[12],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弘扬时代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任何一个社会要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都要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13]“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的品格,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和文化的精神标志。”[14]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培育和践行与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武术,蕴含着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出不同的时代价值。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武术,在军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明朝时期少林武僧,多次参与抗击倭寇的军事行动,为国家边疆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少林武术名扬天下。生存于民间的传统武术习练者,他们在安身立命、保家护院的同时,践行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社会价值,为地方社会的稳定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20世纪初的中国武术,在“强国、强兵、强种”的国家诉求中,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以至于孙中山先生亲自题词“尚武精神”,赋予了中国武术极高的国家地位。伴随着中国社会走进新时代,中国武术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紧紧围绕‘人’的个体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民族振兴’和‘国家治理’的需求,来展开对中国武术价值的挖掘、开发和研究,”[15]及时地实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围绕着人的个体需求,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武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与人的教育相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个体价值,充分阐释中国武术“以武化人”“以武育人”的教育功能。“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的锻炼要求,培育着个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立身中正、守中用中”的心法要诀,涵养着个体扶正祛邪、胸怀正义的精神。“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的技击思想,体现着个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做人智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观念,塑造着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

围绕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武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的主题相符合,“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16],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社会价值。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史,曾经出现众多保家为国的爱国事迹,诞生了无数的爱国志士,使中国武术彰显出显著的爱国主义特征[17]。如抗日战争时期,以习武为主的“黄学会”,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典型案例[18]。岳飞、戚继光、韩慕侠、霍元甲、王子平、蔡龙云等人,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中国武术也蕴含着“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如中国武术的侠义精神,体现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的诚信特征。中国武术的门规戒律,有助于推动法治建设。“有助于在习武群体中间树立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进而推动武术领域法治建设。”[19]由此,新时代的中国武术应该承担起以武育人、塑造人高尚情操的文化使命,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围绕着国家建设的需求,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武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该与民族振兴、社会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相契合,弘扬中国武术的世界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振兴、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方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武术,其张扬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为弘扬社会的正效能注入了动力。其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念,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其遵循的“推己及人、内圣外王”道德价值,有助于推动当前和谐社会的发展。而中国武术蕴含“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为解决冷战思维、强权政治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

4 新时代中国武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契合时代的实践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1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于当代的社会文化建设。对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其发展路径。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1]。必须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具体地贯穿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中”[1]。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此,蕴含着厚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符合时代条件,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围绕“文化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16],深度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性符号的中国武术,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有精神,“具有典型的区别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差异的显著特征”[20]。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诚以待人”的坦荡,为当前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中国武术对彰显文化特色,建立文化自信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张扬中国武术的文化精神,体现中国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国武术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武术的文化创新,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围绕“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6],“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找回中国武术健康促进的主体功能,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身体上中国”的健康价值,推动中国武术功能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在传统社会中,中国武术为了谋生的需要,技击是其追求的主要目的。但对今天的中国武术而言,技击显然已经不是其主要的功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愿望更加凸显。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武术应重点发展其蕴含的健康运动形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发生,如对太极拳健康价值的挖掘。弘扬中国武术蕴含的传统养生观念,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服务于新时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挖掘中国武术张弛有度的运动理念,助推人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围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纲领,发掘中国武术蕴含的“文化资源”、“技术资源”、“故事资源”,拓展中国武术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健康价值、产业价值的多元开发,推动中国武术形式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新时代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弘扬其文化精神、彰显其健康价值的基础上,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产业价值,“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16],开发中国武术的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武术健康服务、武术竞赛表演、武术教育培训、武术休闲旅游、武术服装器械等各种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围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担当,以中国武术促进全人类健康的主体功能为抓手,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中国武术文化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期,但冷战思维、强权政治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2],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促进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武术所体现“天下为公”的文化情怀,倡导“淡化竞争”的文化意识,崇尚“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处世哲学。挖掘中国武术蕴含的人文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5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彰显,也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迫切需求。作为中华优秀文化载体的中国武术之所以延续至今,在于它能够紧跟时代需要,进行自我转化和创新,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武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调,在“文之道,时为大”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导下,做好中国武术文化价值的阐发,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中,做好中国武术形式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中国武术的产业开发,服务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下,挖掘中国武术文化的中国智慧,实现中国武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使命担当。惟其如此,中国武术的发展才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紧扣时代脉搏释放出时代的活力。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创新性武术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中国魂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冬季体育教育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