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韩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及启示
2020-11-24常任琪薛建新
常任琪,薛建新
(1.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6;2.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电子竞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和观众。同时,电子竞技的产业和经济价值也成了金融资本界的“下一个风口”。根据Newzoo对全球电子竞技产业的调查:2020年电竞收入将达到15亿美元,2021年达到16.5亿美元,电竞观众超过5亿,电竞爱好者增长至2.86亿[1]。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竞技的产业价值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议题。而韩国电子竞技与足球、围棋并列成为体育产业三大支柱,美国电竞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6%,预计2021年将达到3亿美元[2]。所以,关注美国、韩国等电子竞技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美国和韩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分析
1.1 基于国情形成特色
1972年最早的视频游戏比赛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视频游戏虽然出现近半个世纪了,但其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后。1990年、1994年美国各地巡演任天堂世纪锦标赛,1997年职业游戏玩家联盟(PGL)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职业锦标赛“星际争霸”,获得了包括微软、AMD、Nvidia等上市公司赞助的120多万美元。发展到今天,北美的电竞市场约为2.575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超过3亿美元。美国因为其浓厚的商业氛围和成熟的市场机制,成为全球电竞市场的一块高地。
韩国电子竞技发展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经济下滑、就业率下降造成大批青年赋闲在家,游戏自然成为大批青年消遣时间、排解压力的重要途径。1998年恰好暴雪推出了《星际争霸》,暴雪的效应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星际争霸》很快走红,韩国的电视台也适时推出相关报道和节目,让更多人变成了星际玩家。韩国政府也在此时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认为电子竞技产业是其走出经济困境的途径之一。从1999年开始,韩国政府大力发展通信宽带技术,在全国大规模建立高速互联网端口,并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和投入。2000年韩国成立韩国电子竞技协会(KeSPA),隶属于文化体育观光部,负责管理全国的电子竞技运动。其官方目标是使电子竞技成为官方体育赛事,并巩固电子竞技在所有领域的商业地位(Tsang,Simon,2007)[3]。
1.2 政策保障激发活力
美国的游戏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如传统的NBA联赛为了迎合现在电子竞技和游戏需求开始涉足职业电竞联赛,并于2017—2018赛季举办了NBA-2K电竞联赛。除此之外,美国还成立了类似大联盟、篮球协会的电竞联盟,赞助商、广告商也将目标转向电子竞技比赛等。
但是,韩国的游戏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引导。1994年韩国政府成立了文化产业政策局,开始了系统化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并先后出台了《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等法律法规,以支持和保障游戏产业发展。1998年韩国确立文化立国战略,更是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实现第二次建国”的高度,政府积极鼓励韩国游戏产业参加E3、ECTS等全球知名游戏展会(DAL YONG JIN,2011)[4],并在国家层面成立了“游戏综合支持中心”,2000年还在国家文化振兴院(KOCCA)下设了游戏学院等[5]。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促进了韩国游戏产业,尤其是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全球化。
1.3 多重刺激选手职业化
美国将电子竞技职业称为“六位数”的职业(Six-figure average salaries),比如,“英雄联盟”冠军系列赛(LCS)的高级别的职业球员年薪平均为320 000美元,高于美国外科医生、航空公司飞行员和律师的平均工资。但是,职业队的日常训练和备战确是异常紧张的。通常,美国电竞选手所在的俱乐部会负责选手的日常训练、生活料理、医疗保健以及退休计划制定,他们都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保障。所以,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生投身电竞职业,社会资本也大量进入。
韩国的电竞选手是通过资格认证、层层选拔的,优秀选手可以被韩国一流大学录取甚至获得全额奖学金等。选手的培养基本上由技能培养、退役职业规划、身体调适与自我评估三部分组成。取得优秀战绩的电竞选手就是体育明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荣誉。比如韩国总统曾经接见星际人皇Boxer,他也是全民偶像,“星际”甚至被称为国技。韩国的“造星”、影视包装商业化程度非常高。对于电竞来说,没有商业就没有电竞,韩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电竞职业选手平时可以依靠奖金很好地生活。他们对自己也有很明晰的职业规划,退役之后可以转型成为教练、领队、俱乐部管理层、分析师、电视解说、平台直播等等。比如:LOL的游戏天才Faker退役之后可以继续在SKT做教练,延续其职业生涯。不仅如此,韩国电竞选手的薪资待遇也极具吸引力,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公开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韩国职业电竞选手的平均年薪为6 406万韩元(约39万人民币),2017年,达到了9 770万韩元(约60万人民币),增长幅度达到了52.5%。
1.4 资本支持项目专业化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游戏玩家就一直只能靠自己的技能谋生。但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2010年发布的《星际争霸2》(StarCraft II)推动美国的电子竞技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观赏性体育项目之后,电子竞技的商业价值和产业链迅速形成和发展,相继出现了大联盟游戏(MLG)、EVO、星际争霸系列赛或者WCS以及Riot Games等,这些游戏平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电子竞技组织。美国电子竞技协会(TeSA)通过建立活动社区、在大学之间形成联盟举办各种电竞活动,推动电竞项目不断壮大。比如在密歇根州、新泽西州和马里兰州的部分大学举办的《英雄联盟》赛事,全美6 000万个家庭都能收看到。加上美国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和财团相继涉足电竞项目,如2015年好莱坞艺术家与运动员公司WME(William Morris Endeavour)收购了GEM(Global eSports Management)国际电竞管理公司,亚马逊斥资10亿美元收购全美最大的Twitch电竞直播平台,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也投资电子竞技公司FanDuel。这些资本的涌入和电竞协会的推动,促进了美国电竞项目商业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美国体育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韩国的电子竞技赛事一直是以电视转播、网络视频眼球经济为主要看点。1997年韩国本土开展的电子竞技比赛“KPGL”是其电子竞技项目的开端。进入21世纪,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都是以电视、资本集团为引领进行的变革,比如,2000年KIGL、PKO和KGL三大赛事占据大多数市场份额,参赛的职业队伍40支,随后韩国两大游戏电视台OngmeNet和MBC都举办了自己的电视联赛,韩国电子巨头SK Telcome和Pantech分别成立了自己的职业队,OngameNet和MBC把旗下电竞赛事品牌合二为一,形成了规模最大的电竞赛事。另外,韩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推进电竞项目开展,比如,韩国政府2014年发布的《游戏产业及电子竞技中长期规划》明确表示,要在2019年之前提供2 300亿韩元来支持韩国游戏产业发展。
1.5 产权保护产业专业化
随着电子竞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利益不断扩大,纠纷就会不断出现。作为体育文化类的产业,对其知识产权、著作权等权利的法律保护就成为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较早引起关注的是美国暴雪公司控诉韩国电竞联盟未经许可,擅自允许韩国电视台直播星际争霸比赛的事件。虽然美国暴雪公司、韩国电竞协会、OGN以及GomTV在2012年达成协议,解决了此事件,星际争霸正式成为韩国电竞协会的官方项目。但是该案件应该引起电竞产业甚至体育文化产业界的足够重视,应立法对游戏著作权、知识产权予以严格保护,为电竞产业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2 美国和韩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显示,目前互联网用户超过8亿人,居民日益充实的物质基础极大地提升了其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从而带动电竞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的快速建设带动智能移动终端的换代升级,5G技术的发展以及VR、AR等创新交互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电竞赛事转播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电子竞技玩家基础更加广泛、电竞游戏更加普及、资本市场和大众传媒对电竞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比如,2012年ACE DOTA职业联赛在北京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联赛就吸引了数亿电竞爱好者的关注。国家发改委也发文指出:在对青少年正确和健康的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举办全国甚至国际性的电竞赛事。教育部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补录做了修改,新增13个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2.1 重视电竞产业价值挖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定为第99项运动项目,2007年洛桑国际奥委会峰会上,同意将电竞列为“sporting activity”,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电子竞技”在官方的定义中已经进入了运动的大家庭中[6]。这为电竞的发展提供了归属和依据,也促进了电竞的迅猛发展。Newzoo称,亚洲市场电竞收入约为3.28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收入约为1.044亿美元,2016年,中国约有111亿个电子竞技视频,57%的电竞观众来自中国,至少约有600万大学生参与。2018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已经超过912亿元,电竞用户规模达到了4.28亿人(Newzoo,2017)[7]。
中国的电竞市场规模和潜力很大,电竞的产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引导电子竞技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形成专业的玩家和团队。根据2018年伽马数据(CNG)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成都的人才需求量占国内整体需求的50%以上,按照城市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等,北上广深远远超过了成都,但是,成都的电竞人才需求却超越了深圳,位居“第四”,占比达到8.6%。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都地方政府对电竞产业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电竞产业发展,国内的大型公司纷纷在成都布局,比如,腾讯游戏、完美世界等一线游戏企业纷纷布局于成都及周边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游戏产业,当然也刺激了巨大的人才需求。
2.2 落实“放管服”政策,优化电竞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电竞管理部门涉及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广电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管理主体不清晰,容易形成管理真空或者交叉管理的局面,同时各部门出台的政策连续性和协作性不强,这不利于电竞产业的发展。
电竞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弱化行政色彩,下放赛事审批权,做好监管和调控。提高电竞赛事举办的效率和灵活性。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电竞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可以借鉴韩国发展经验,政府在法律、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电竞产业,促进电竞俱乐部、社会团体组织发展,激发社会活力,加大电竞产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2.3 完善培养体系,加快电竞职业化进程
根据2018年伽马数据关于中国《游戏产业人才需求特征》的报告显示:在愿意从事游戏相关工作的学生中,有游戏企业实习经历的仅占8.3%,而未参加过实习的占比91.7%;另外,在众多的电竞相关岗位中,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类这两个职位的需求数量合计占比70%以上,而电竞游戏研发、电竞自媒体、电竞技能训练等职位总量仅占30%左右。
目前,我国电竞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高校、培训机构、俱乐部以及游戏企业内部培训等,培养的途径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都集中在电竞产业运营、公司管理等方面,而游戏企业或者相关背景的培训机构则主要在技能训练等方面,对于选手的管理、战略、健康监测等方面培训较弱。所以,学校教育要与企业相结合,共同推进电竞产业与教育培训的融合发展,是促进电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比如,完美世界教育与四川传媒学院共同打造“国际游戏与电竞学院”以及“游戏与电竞孵化中心”,不仅满足了完美世界用人的需要,也为四川传媒学院在电竞人才方面的培养提供了活力和动力,为成都地区电竞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势能。电子竞技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职业电竞选手,更是能满足电子竞技产业职能需求的、具备专业素质的电竞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2.4 拓宽电竞宣传渠道,重塑电竞形象
首先,我们应当厘清“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区别,重塑电竞形象。电子竞技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的智力对抗和比赛,是一种职业,而网络游戏是单纯的游戏,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据统计,2018年在国内权威媒体对“网络游戏”的相关报道中,负面新闻占比75%,“暴力升级”“精神麻痹”“游戏成瘾”等几乎是网络游戏的代名词。由于概念的混淆,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网络游戏”就是“电子竞技”,所以,电子竞技也被贴上了那些标签,这种意识形态层面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电子竞技的发展。我们应该辩证看待电竞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电竞巨大的产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而且规范的电子竞技一样可以体现体育精神[8]。
应该充分借鉴电竞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严厉打击擦边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另一方面,加大电竞的正面引导,建立科学的联赛、俱乐部发展体系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电竞在中国健康发展。美国电竞选手Suamil登上时代周刊青年人物封面就是很好的例证,一个正面、积极、阳光的形象对于促进电竞宣传和塑造电竞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的形象下能更好地激励和促进青年的参与度,促进电竞产业的发展。
2.5 开发本土电竞产品,传播国产电竞文化
电子竞技包含体育类游戏,美、韩等电竞强国都已经开始关注电竞在传统体育项目方面的作用。比如NBA为了吸引美国20~35岁观众群体,已经开发了NBA电竞,根据传播学的注意力外溢理论来说,人们在关注一个项目时,不仅仅会关注自己喜欢的点,还会注意到这个项目的其他点。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大力开发本土体育类电竞产品,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国体育文化,促进体育强国建设。
根据调查,中国移动游戏海外市场占比15.8%,而中国电竞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份额最大的市场。这在输出和输入比例上是极不平衡的,中国的电竞产品尚有巨大潜力可挖。可以借鉴美、韩经验,打造一些观赏价值高、娱乐性强、对抗性强以及受众喜欢的电竞项目和品牌赛事。加快电竞赛事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积极接轨国际市场,促进一些具有中国元素、中国韵味、中国符号的精品电竞项目“走出去”,提高我国在电竞领域的话语权。
3 结论
电子竞技是集文化娱乐、科技信息、体育竞技等于一身的一项新兴竞技项目。目前,我国的电子竞技项目还存在政策、管理、电竞项目开发、选手职业化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通过优化电子竞技的管理系统、拓宽宣传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职业化进程以及开发本土电竞产品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使我国电子技项目朝着赛事组织规范化、项目品牌化、规则标准化、运作商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