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项目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及培养举措
——以自行车项目为例

2020-11-24郭龙臣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2期
关键词:凝聚力教练员队伍

郭龙臣

(广东省体育局黄村体育训练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的飞速发展和训练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竞赛策略的差异日益缩小。除竞技表现外,运动员在训练与竞赛情境中的意识与心态变化,愈发成为竞赛制胜的关键。在突破运动员生理极限的训练中,运动员的行为表现更多受团队凝聚力的潜意识影响,而不是临时的训练监督或要求,因而团队凝聚力成为集体项目训练与管理必须重视的方面。在长时间训练条件下,团队凝聚力的作用更加重要与明显。

1 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

自1935年Lewin提出群体动力学概念以来,团队凝聚力受到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高度重视。在竞争性活动与企业管理中,团队凝聚力被认为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不仅有助于群体的稳定发展,而且影响群体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团队凝聚力与运动队的成绩呈正相关。马腾斯通过对144支篮球队的1 200余名运动员进行研究证明,运动队的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关系密切。在另一项研究中,马腾斯认为:高凝聚力运动队比低凝聚力运动队赢得更多比赛[1-3]。学者对我国优秀男、女排球队的凝聚力进行研究,也得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的结论[4]。训练实践中我们发现,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提高自行车队的竞争能力。如在某次比赛中,赛前训练气氛低迷,但由于大家对竞赛目标认同及队内核心队员的带领,比赛中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优异成绩。这说明关键时刻团队凝聚力对提高训练与竞赛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团队凝聚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有学者认为,体育团队凝聚力主要是指体育团队中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基于共同目标而产生的合作行为所形成的吸引力[5]。对于团队来说,即使有共同目标也不一定有团队凝聚力,因为形成凝聚力实际上是一个跟团队生活与工作情景有关的客观的多因素效应的时间养成过程。团队凝聚力的发展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基于凝聚力养成的时间过程,我们把那些在团队生活与训练过程中对成员产生正向凝聚效果的生物场效应及其培养的团队认识或心态,称为团队凝聚力。训练的生物场效应是指与运动员生活、训练场景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比如:教练员的性格与训练的权威性,运动员面对竞争时的荣辱与共、团队协同,团队成员在平时生活及训练中所表现的规则与诚信、同情心、奉献、友爱、关怀、谦让、尊敬、勇敢、英雄情怀,等等。在现代自行车竞技比赛中,团体合作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项目要取得佳绩往往也要依靠团队的烘托与激励。运动队如果凝聚力强,成员目标一致、配合默契,就会产生很高的心理能量,从而在比赛中表现出敢拼敢打的精神面貌和顽强作风,甚至超常发挥,战胜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

自行车比赛既有集体项目也有个人项目,竞赛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如训练的目标定位、训练手段的稳定性、动力链功率最大化及其优化、竞赛策略、运动员的心理动员程度与状态、内环境稳定状态、竞赛环境及凝聚力等。其中,凝聚力在提高自行车运动员竞技表现方面起重要作用。自行车是一项将团体和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体育项目,而凝聚力是反映团队集体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之一[6]。如何在自行车项目中提高和强化团队凝聚力,成为自行车训练管理的重要问题。比赛胜利不仅仅是运动员能力的简单累加,更是团队凝聚力对所有队员生理与心理潜能的激发所产生的“1+1>2”的结果。团队凝聚力对自行车队的正常运转具有如下实际意义。

身份认同。团队成员因工作任务的导向而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任务对每个成员都有相同的工作标准,从而为团队所有成员的身份认同提供观念上的潜在逻辑认识,使其身份认同成为必然。比如,我们都是自行车运动员、我们都是花样游泳运动员,等等。

目标认同与为队伍的发展提供动力。目标认同是团队凝聚力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目标认同不但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由于目标实现过程中所经历的竞争而形成成员与团队共生关系的强制性理解,为集体与个人在目标实现中的努力产生了内在动力。

归属感与团结协作。基于目标认同与身份认同,团队成员会产生自然的吸引力、满足感和归属感,形成团队生命共同体,从而产生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释放,进一步强化其归属感与团结协作精神。

增强队伍的自信心和自强心。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塑造一个精诚团结的强大集体,使团队成员焕发出集体的自尊与荣誉感,对个人和团队的前途充满信心,为团队产生催人奋进的动力,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互动互勉、自强不息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团队的整体发展。

消融内耗,增进协作,增强队伍的战斗力。现实中,由于竞赛性质与社会商业文化的影响,团队成员之间发生利益冲突非常自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团队内耗。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是内耗的溶剂,是团队战斗力的源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自行车队的辉煌,就是在祖国荣誉的感召下强大集体凝聚力促进竞技实力超常发挥的一个具体例子。

形成统一认识。强大的凝聚力对统一运动员的认识作用巨大,能促进其对集体目标、任务的认同和归属感。在激烈的竞争中,团队凝聚力能发挥出促进团队与个人能力提高的巨大力量[7]。

2 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凝聚力是实现队伍目标的内在机制之一。队伍凝聚力的增强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凝聚力受诸多因素制约与影响。主要包括:队内的人文环境、新老队员之间的关系、教练员与队员的关系、管理的公信力、奖励措施的合理性、竞争晋级的机会、业余生活的人性化、队员的责任心和运动队管理者决策水平等。以下主要从2个方面加以说明。

2.1 团队内部人文环境与管理方式

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运动员,个性比较独立,缺乏协作意识,要融入集体并成为其中一员,需要队内集体文化的影响与教育。所以,队内的人文关怀与互相关爱,成为促进队伍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训练中,根据教练员或领队的认知类型,自行车队管理基本可以分为现代民主型、传统专制型、放任型与自主管理型4种类型。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不同的管理方式各有千秋,对队伍凝聚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强化凝聚力首先在于运动员对竞赛目标的主动认同。在运动员自觉的基础上,无论哪种管理方式都不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目标追求可以导致队伍向心力增强,而向心力又源于成员主体意识的有效整合。

需要注意的是,专制型管理方式的直接问题是运动员个性与认知的压抑。个性压抑不利于运动员训练主动性的发挥及自信心的养成,由于运动员心智不成熟,容易出现训教对抗的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队伍成员的离心倾向势必增强,凝聚力降低。没有原则的放任型管理,可能导致队伍成员行为不加约束,集体团队观念淡化,犹如一盘散沙,很难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活动。在民主式管理方式下,运动员的训练主动性、训练认知、个性与人格平等、团队成员权益等受到尊重与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领导者和决策层所作出的每个决策都能成为团队成员的共同意愿,使决策的制订与实施具有坚实的团队基础,因而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自我管理型则对教练员与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民主化管理与自我管理型是较适合现代运动员性格特征的管理方式,但不排除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为确保训练的实效性而采取一定的高压手段。因为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逃避压力是人的本能,而高压手段是确保训练有效性的措施之一。在这4种管理方式中,最不足取的是放任式管理,它会导致队伍凝聚力的离散。

2.2 主教练行为

在运动队中,主教练对团队凝聚力的作用非常直接。在教练学中,对教练员的整体行为有着非常明确的教育规范[8]。主教练作为团队目标实现的主要人员,由于训练的主从管理关系而自然成为运动员心目中的领导者,因而对教练员的认识水平、道德与行为规范提出了较高要求。运动员理所当然地认为,教练员是具备专业资质与良好人文素质的领导者,除专业能力外,教练员和管理者要善于处理队内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理相容,感情共鸣”,增进队员互相信任。同时,正确对待训练工作,严格要求,且时机恰当。经验证明,教练员若不能掌握严格要求的时机和分寸,容易导致训教矛盾激化,会使其与队员的关系紧张,或使队伍信心丧失、纪律松懈、士气低落,不利于训练和比赛工作。因此,教练员和管理者需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与民主作风,严而有序,关心和爱护每位队员,做训练上的严师,生活上的挚友,提高团队凝聚力。

此外,团队成员的关系、家庭与外部环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与队伍成绩、运动员的生活理想与文化共识、生活行为与个人经济状况等,也对团队凝聚力产生直接影响,不再赘述。

3 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措施

3.1 培养深谙项目特点的管理人才,明确教练员行为规范

队伍是为了合理而有效地实现特定社会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较为复杂的团队。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团队中,领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懂专业、组织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生活行为规范、做事廉洁自律、工作富于创新的领导,是团队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保障。教练员或领队在工作中都应讲究职业道德,凡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知人善任,建立与成员的亲和力,严管与宽容并举,敬业与品德诚实并行,引导与激发队员的斗志,让团队所有人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有助于形成队伍的凝聚力[8]。

3.2 培养队员对团队的信任和依赖

集体对成员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队伍的奋斗目标、任务与成员所追求的目标、愿望是否一致。成员目标与集体目标的关系越紧密,队员对团队的依赖就越强,为实现集体目标而努力的心理指向也越强。其中,核心队员的领头作用对其他成员的行动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当队员面对困难或需要决策时,必须有人率先执行教练员的意图。核心队员作为队内完成目标任务的中坚力量,在行动上具有号召力,是其他队员选择行动的依据。研究表明,比赛成绩与队员自信心的关系是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因此,运动队的训练作风与比赛成绩的稳定性也是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3.3 促进队伍人际交往

运动队内的良好人际关系,能使集体更有力量;若队内人际关系不佳,会使集体力量受到削弱。比如,对待主力队员与非主力队员要一视同仁,让队员感到大家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使队员对集体有较高的责任感。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修养,处理好集体内的各种人际关系,通过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在尊重与谦让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趋同引导,促进成员关系优化融合。

3.4 加强队伍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贯穿于训练始终,是保证训练工作完成、实现队伍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表现出领导者的思想觉悟和管理艺术水平。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一个人生活的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祖国至上、促进人类健康发展、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理念一旦形成,就能为实现队伍目标而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在竞技训练或比赛活动中,强调权威,尊重个性。在竞赛或训练中,必须强调教练员的权威,教练员的权威是训练计划得以实施、比赛战术得以贯彻执行的前提。尊重运动员个性是训练与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因此,处理好权威与个性的关系,成员之间亲密友好地交往,才能增进队伍的凝聚力。

3.5 正确处理团队内部利益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产业化,体育团队内部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虽然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但各成员是有着具体利益的个体。因此,团队成员涉及具体利益时难免存在摩擦与冲突。由于利益问题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在处理诸如此类的矛盾与问题时,必须慎重研究,切忌简单化。在机会均等、公平、公正、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提高队伍成员的思想觉悟。此外,对于团队内的极端利己主义者,采取适当的措施与手段,确保团队利益不受损害、团队道德秩序与公正原则顺利执行。

4 结束语

在训练实践中建立并发展团队凝聚力,不仅是关系训练效率的现实问题,而且是精细、复杂、敏感的管理问题。“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训练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做得更好。面对东京奥运会,我国集体项目需努力训练,重视队伍凝聚力培养,走科学训练之路,为取得佳绩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凝聚力教练员队伍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大雁的飞行队伍
还剩多少人?
说“凝聚力”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