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头:因“侨”而兴

2020-11-24法人银昕

法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汕头经济特区高铁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银昕

汕头伟力玩具厂 银昕/摄

素有华南要冲、海滨邹鲁之称的汕头,偏安粤东一隅,身为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汕头安静、内敛的市容与经济发展特征,使其显得有些低调。40年来,这座海滨小城始终遵循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玩具出口为突破点,探索属于自己的经济创新之路。

“汕头比不了深圳,但人们小日子过的不错。”这是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对汕头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评价。

“一分为三”的海滨邹鲁

与其他三座经济特区相比,汕头在经济上的落后毋须讳言。

以2019年为例,深圳GDP高达26927.09亿元,厦门和珠海GDP分别为5995.04亿元和3435.89亿元,而汕头GDP只有2694.08亿元。

特区初建时的汕头并不是如今的行政辖区,彼时,汕头市的辖区面积覆盖整个潮汕地区(今汕头、揭阳和潮州三市),后因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及经济特区扩容等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汕头地区分割成潮州、揭阳和汕头三个地级市,经济特区亦被扩大到新成立的汕头市整个市区。自1991年11月起,汕头经济特区坐拥234平方公里的面积。

其实,若将潮汕三市合并,这一地区在广东省的经济数字可名列前茅。2018年,潮汕三市地区生产总值5732亿元,仅排在深圳、广州和佛山之后。然而,与深圳不同,潮汕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一衣带水,以“潮汕话”为纽带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认同感,“一分为三”极大影响了这种认同感。

“三个地级市在建设中缺乏协同性,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不利于资源整合。”陈鸿宇说。

地理位置相对闭塞是汕头的另一个尴尬。时至今日,潮汕地区共用的机场设立在揭阳,共用的高铁站设立在潮州,2018年12月31日,从潮汕通往汕头的联络线开通,才打破了汕头无高铁的局面。

“与厦门、珠海和深圳相比,汕头缺一个发达的经济腹地,珠海、深圳有港澳,厦门有台湾,汕头却没有腹地,只能依靠侨胞。”陈鸿宇说,汕头是我国著名的侨乡,40年来,侨胞投资为经济发展的贡献了相当力量。根据汕头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40年来汕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其中近九成为侨资。

“玩具之都”正在崛起

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各有特色,产业优势、区位优势、面积和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只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有失公允。如果观察整体经济数字的其他侧面,似乎可以得出不同结论。

在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深圳依旧以62522元居四个经济特区之首,但汕头也有26613元,虽然仍不及珠海和厦门,但这一差距明显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在产业分布方面,汕头的第一产业占比仅为4.4%,其余95.6%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汕头的工业化程度之高;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上,汕头有33家,这一数字在省内仅次于广深佛,居第四,虽不敌厦门的50家,但多于珠海的28家。

汕头的第二产业发展程度,从沿海区县形成的十余个产业小镇就能看出端倪。40年来,轻纺工业和制造业在汕头生根发芽,以镇或街道为单位,形成了自成一体、兼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小镇格局。仔细观察不难发展,每个小镇通常重点发展一个独立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都能在附近寻找到匹配资源,毋须跨区寻找。在这些产业小镇中,不乏在玩具、羊毛衫加工、食品包装、化工等产业中崭露头角者。

其中,若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非澄海区的玩具小镇莫属。

严格来说,澄海区的玩具小镇并不是经济特区政策的产物,澄海区2003年才由县级市被划为汕头市的下辖区,直到2011年才被划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漫步澄海区街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遍布四周的工厂。“创高玩具”“新森林玩具”“蒙巴迪玩具”“新迪饰品”“洛儿乐玩具”“新凯纳玩具”……在澄海辖区内,每一条街道上都挤满了玩具工厂,其中不乏已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如奥迪双钻、双鹰等。2019年,澄海区玩具产值达到546亿元,这一数字占到全世界玩具产业的四分之一,“玩具之都”由此得名。

“澄海的玩具产业得益于来自香港的产业转移。”澄海玩具协会秘书长杜瑞生告诉记者,上世纪 80 年代初,澄海还是个农业县,经济并不发达,物资比较紧缺,依靠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资源,有些玩具订单从香港被引到澄海代工,由于塑料玩具投资少、技术低、销路广,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成为澄海的主导产业。

“从最早的几笔生意中尝到甜头之后,这里的家庭手工作坊都把目光投向玩具厂。”杜瑞生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城镇待业青年、农村富余劳力、企业下岗职工等纷纷开办玩具作坊,逐步形成玩具小镇的雏形。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澄海区登记在册的玩具企业有1.4万余家,40年来走过了从“代工”到“贴牌”,再到“自主设计”“中国创造”的路径。

这些礐石老照片,见证着汕头的开埠历史 资料图片

在海外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澄海的玩具产业外向型特点,也正面临考验。“澄海玩具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其中出口占65%,内销占35%。”杜瑞生说,受国际市场影响,玩具产业面临销量下降、用工难、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玩具工厂将目光转向内需,并且调整了出口和内销比例。

“现在的比例是六比四,60%用来内销,40%用于出口。”双鹰玩具总经理杨敦钿告诉记者,就海外市场而言,一些定位相对高端的品牌受影响暂时不大,但一些定位相对低端的玩具厂日子比较艰难。

新起点与新征程

“广东省委给汕头的定位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前我们正在朝这个目标努力。”汕头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黄东华告诉记者,在2020年汕头市“两会”上,“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在珠三角地区外,粤东的汕头和粤西的湛江被规划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广东的两翼。”黄东华说。

2018年12月31日,从潮州到汕头的高铁联络线正式通车,结束了汕头市区无高铁的历史。有观点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才开通高铁,汕头似乎晚了些。陈鸿宇告诉记者,汕头开通高铁之所以如此困难,背后也有当年“一分为三”的历史遗留原因。

即使被接入高铁网络,汕头依旧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一些人担忧,汕头往来广深两市的交通距离被拉近至两三个小时,这意味着青壮年劳动力会被更明显的“虹吸效应”吸引到珠三角地区,汕头将面临更严重的人才不足问题;反之,乐观者则表示交通距离缩短意味着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产业会被转移至汕头,汕头能更好地融入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

以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为起点,汕头正迎来新的开放局面。

1993年就已成立的汕头保税区将与珠海横琴自贸区对标,实施区港联动、产城融合;同一年成立的汕头高新区则对标南沙自贸区,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2014年成立的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将对标深圳前海自贸区,打造区域现代金融服务集聚区。

汕头对以上几个功能区做出更精准的定位和布局,以期将特区的改革发展抬升至新的高度,更加匹配“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40年前的伟大决策,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城市中的部分区域划为经济特区,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先行先试才是经济特区的本质和初衷。

回望四十年的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如果只盯住深圳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奇迹,罔顾汕头的发展过程,既不客观也不合理。从经济数字的不同侧面来观察,就会发现汕头并不是那么乏善可陈。经过40年发展,当初以农业县为主的“八县一市”已演变成农业产值仅占4.4%的高度工业化城市,并形成十几座有主体、有配套的产业园区,汕头的变化也可谓沧海桑田。

猜你喜欢

汕头经济特区高铁
高铁时代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广东汕头成立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黄征作品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放扩容:打造大汕头湾区新格局
试论朝鲜对外经济关系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