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治理的现代化①

2020-11-24白新蕾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5期
关键词:竞技现代化法治

白新蕾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南京 21003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的提出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体育与国家、社会和民众都处于深度融合之中,其直接关系到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的构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更切实关系到全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因而,体育治理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不断争取与时俱进,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浪潮中,通过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适应充满复杂性、变革性、不确定性的时代浪潮。当前,面对体育领域所出现的假球黑哨、兴奋剂、高层腐败等新问题、新障碍愈演愈烈,要破解这些难题,从而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态势,势必要通过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来实现,那么如何“改”就成为体育治理的重要内容。

1 体育治理的概念界定

体育治理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热题,但对于体育治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定义。任慧涛提出体育治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在学术上通常被看做横跨宏观与微观的、体育现实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张琴等学者提出体育治理是围绕着结构、主体、手段、评价、机制构建的制度安排和运行过程。韩磊磊等学者提出体育治理要求人们重新定位推动体育发展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求相互之间共同确定目标与协商合作、交流互动、结成伙伴等方式,力求合理有效的并以制度规则的形式推动公共体育事务管理。因此,综上笔者将体育治理理解为是运用治理的新方式,即各主体之间通力合作,打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向多主体互动的多元模式转变,除运用政府权力外,引进法律、道德、习俗等治理工具,面对体育领域中的教育、经济、文化、权益、福利等各方面,最终实现体育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协同高效,运行有序,达到体育善治的过程,实现体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现代化是体育治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标志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进展,因此,要实现体育治理的现代化,必然要在体育治理的方式上发生突破性变化。

2 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式分析

2.1 由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公共治理转变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体育领域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和当前地区之间供给不平衡、总体数量质量供给不充分相矛盾。而造成此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的体制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体育市场及公众需求,出现力不从心、疲劳应对的态势。从政府角度而言,主导型的体制使其在忙于应对各类众多的体育具体事务,而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宏观指导作用。另外,政府在市场力量面前总是出现政策滞后现象,体育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裂痕,使得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紧缺与浪费并存”。当前在我国“政社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构架还没有被破除,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权力要进行适当的让渡和转移,打破政府的行政垄断地位,在让位的同时防止缺位发生。由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的多元主体转变,由政府包办向多元主体共办转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述。由此可见,市场的作用被重视、提高,在体育领域中,体育资源配置也应发挥市场的重要作用,根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而由于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下,很容易产生“市场失灵”问题,这就需要合理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有效适度介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多元公共治理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效用,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下,社会组织蕴含的巨大潜力得以发挥。郇昌店等学者认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治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在组织动员效应、积能整合效应、利益协调效应和监督完善效应。体育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社会大众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认可度提升、依赖性增强、公信力建立,从而促进政府体育治理机制的创新、改革。体育社会组织理应成为参与体育治理,实现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但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力量尚且薄弱,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行政色彩浓厚,政府官员挂职,组织内部规范有待明确,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突出,严重限制社会组织独有作用的发挥。因而,应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增强自身力量,实行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改革,明确社会属性,摆脱政府行政束缚,增加收入来源;政府也应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由约束向激励转变,同时加强监督,进而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体育治理体系当中来,与政府、市场通力合作,共同治理体育事务,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实现国家体育目标服务。

2.2 实现精英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协同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为迅速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打开国门,便实行了举国体制,集中全国的实力、优质资源。竞技体育领域的举国体制,一直延续至今,举国体制的实施使我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打破了对外封锁的状态,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总量第一的优异成绩,世界各国对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但是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比,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群众体育发展却不尽人意。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超重人数及视力不良率继续增加,虽然部分体质指标25年来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但学生体质仍处于较低水平。群众健身场地、器材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薄弱等,造成近年来慢性疾病发生率与日俱增。而且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也随着市场经济变化,出现一些发展难题,如后备人才选拔出现瓶颈、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文化素质低下、就业困难等。可见我国竞技体育、精英体育发展困难重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与大众体育发展脱节,两者并不是我国体育发展中的平行线,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大众体育的发展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输送后备人才,而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应为大众体育发展服务,促进全民健身。两者的协同发展共同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努力,为我国“中国梦”的实现努力。

实现体育治理的现代化,就要改变重竞技轻基础的发展结构,提高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对大众体育的支持力度,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创新举国体制,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由优先发展向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转变,从而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

2.3 更加注重法制化治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周青山指出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完成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备内容,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中国建设与体育治理紧密相连,应该让一切体育治理行为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由此可见,法治将代替行政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党的决定贯彻到体育领域中,实行依法治体,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体育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就传统的行政治理而言,体育治理的行政手段是命令、指令、规定、文件等,其优点是直接有效,但存在主观性、局限性、随意性及诱发短期行为等缺陷;而法制能更加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利益,实现相对公平,是社会大众更加认可的治理手段。

在体育领域,首先要坚持立法先行,树立法治思维、法律意识,将法治理念贯穿于体育事务当中。其次,要加快完善体育立法工作,通过完善和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各类人员的责、权、利,将全民健身、运动员合法权益、体育竞赛、体育市场等体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纳入全国性体育法规、文件中。最后,加强体育执法工作,推进政府、体育社会组织等对体育的治理工作,对兴奋剂丑闻、官员腐败、假球黑哨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将体育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3 结语

治理,在中国体育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未知和极具挑战。体育治理是治理理论与实践在体育公共事务领域的延伸与应用,它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进行体育治理的现代化研究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竞技现代化法治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电竞种植记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花与竞技少女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