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当前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①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1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专项篮球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篮球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随着姚明在美职篮取得巨大成功,篮球在国内俨然超越足球,成为国内第一运动。而在高校里,篮球的热度更胜。环视当今的CBA,高校对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及输送已成为重要保障。篮球比赛时,在激励的对抗中,不乏剧烈的碰撞,一些技术动作极容易在这种状态下变形,所以运动员个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调动和专项能力的水平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直接决定比赛胜负。基于此,高校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要以运动员个体的专项体能特征作为依据,加强创新培养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方可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整体技战术水平。

1 高校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

1.1 身体特征之外在形态

不同的体育类型要求运动员具备不同的身体外在形态素质。篮球是一项极为重视和依靠运动员的灵活性和弹跳力等综合素质的运动项目,首先,在身高上会做出必要的要求。身高如果足够高,这样会帮助运动员在参赛时优先获得更能够接近篮筐的优势,进而也就更加容易加入到强队中。除身高外,运动员的体重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太瘦弱的身体会缺乏对抗性,而肥胖身材肯定会降低耐力,并限制弹跳力。所以,在高校篮球运动员的选拔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身高高挑、体重适宜、身材比例适中、臂展长及肩膀宽等自身条件优秀的运动员。

1.2 身体特征之生理能力

内外兼修才是衡量一名运动员优秀与否的客观标准,所以除了前文所提的身体外在素质以外,身体的生理能力特征对篮球运动员来讲,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点。其主要包括有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氧呼吸及无氧代谢的能力、造血及血管收缩功能等诸多方面。篮球运动过程中时刻需要运动员保有持久的耐力和清醒的头脑。所以,造血功能和心脏功能必须足够的强大,而且个人血管的舒张力也需要足够支撑每次运动的瞬间爆发所需的血液供给。良好的自身代谢功能体现出篮球运动员对能量的存储及释放力,唯有如此,才能够保持更加平稳的状态。

1.3 身体特征之运动素质

1.3.1 速度和灵敏度的素养

高校的篮球运动员一般都经过寒窗苦读,历经书山学海的学习后走入大学校门,基本没有经过一些专业系统的篮球训练指导,但是自身的基本素质都具备,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运动员的速度和灵敏度。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在比赛现场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快人一步的速度来带球冲锋,这样才可能突破对手的重重包围,尤其是在两队鏖战时,更要有极快的运球速度和敏捷的反应,精准地避开撞击,稳准传球及投篮。得分是比赛中的最终目标,不断进攻成为了得分的重要表现,速度及灵敏度是篮球运动员极为关键的专项体能特征。

1.3.2 控制力和力量的素质

较好的力量和控制力,是高校篮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专项体能特征,是自身运动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力量在比赛和运动中主要体现在对于球的方位和控制球速的把握上,更体现在激烈碰撞状态下对于技术动作的稳定运用上。身体的几个重要发力点是对运动员的集中性考验,尤其是腰部、腿部、胯部、脚踝等部位至为重要。腰部肌肉能够助力篮球运动员转身动作顺利完成,腿部影响弹跳力,身体关节处关系到传球、接球等比较灵活的技巧性运动,脚踝直接关系到落地的稳健程度。

1.3.3 运动员身体具备足够的耐力及持久度

高校篮球赛通常情况下都是参照国际篮球赛的标准进行,如果要打整场,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对篮球运动员来讲确实是考验耐力的一场持久战,比赛过程中更不可以有一丁点的松懈。所以,对运动员身体的耐力及持久度具有很大考验。每一场的篮球赛,运动员都会有跑、跳、滑、转身、顶、推等许多运动动作配合完成,而且篮球赛有很多机动性及灵活性的因素影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的参赛动作进行的次数可能会达到百次以上,这样对每名篮球运动员来讲都是对自己心力及体力的双重考验和消耗,只有能够保有充足的耐力,才能保证比赛场上持久专注,保持技术动作不因体力不支而变形,才会在整场比赛都做好防守和进攻,才不会出现体力上的虎头蛇尾。

1.3.4 运动员身体柔软度及可塑性

高校篮球运动员应该必备的专项体能特征还体现在身体的柔韧程度及可塑性上,因为在篮球运动过程中,需要运动员的韧带拉伸等进行延展性动作来完成一些防守和躲避,如果运动员身体不够放松,肌肉僵硬,不仅会导致动作发挥不理想,甚至会让自己受伤。所以,运动员所具备的柔软度和可塑性比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更为重要,能够体现到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方面,关系到篮球训练的结果。一些看似身高和体重都非常理想的苗子,就因为身体柔韧度不佳,表现出所谓的四肢“偏硬”,体现出手感不柔和,技术动作僵硬,而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1.3.5 心理适应能力及抗压能力

常听见篮球爱好者形容心理强大而异乎寻常稳定的篮球运动员为“大心脏”,由此可见运动员所必备的专项体能特征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强大和自身出色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强大可以带给运动员强大的心理支撑,会提振精神,有效缓解疲劳,并时刻提醒运动员在场上保持清醒的状态,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于主观能动性方面,表现在篮球运动员在赛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二是体现在应激及兴奋等方面的反应速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出在赛场的紧急情况的控制力。三是体现在运动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比如比赛失利情况下,是不是可以保持平稳的心态,调整好自身情绪和状态,继续专注稳定地投入比赛。

2 高校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培养措施

2.1 在高校篮球运动员心中种下信念的种子

支撑高校篮球运动的训练和学习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热爱和信念。培养运动员积极主动参与到高强度的、艰苦的专项体能训练中去,必须靠自身的信念来支撑。针对于此,高校进行篮球训练课时应该开展一些思想动员课程,多引用一些篮球界名人激励的话语和事迹,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比较知名的专家教授来给运动员进行经验和技术的培训,让运动员能够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想终身投入篮球运动的信念中。这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培养有着关键的作用。

2.2 篮球训练过程中对于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目前高校篮球运动训练比较显现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比赛结果和成绩,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方面的训练大大高于对运动员心理的培养和建设,这样就导致了运动员的训练目的模糊、专项体能失衡。所以,为了能够高效实现专项体能的提升,高校的篮球训练课程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保证硬实力的不懈训练,还要注重心理上稳健、抗压等软实力的能力培养。高校篮球训练课程还可以和其他高校间搭建沟通友好的桥梁,让运动员走出所在学校,拓宽视野,综合培养运动员全局的价值理念和篮球精神。

2.3 对篮球运动训练战术和实践性的加强

篮球技术的高低是衡量一名篮球运动员的首要因素,也对篮球比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篮球比赛场上因为技术缺失或是技术粗糙而导致的失利比比皆是,所以技术要领的传授也成为了高校日常篮球课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于此,篮球教师需要对专项体能训练的技术要领进行强化教学,通过要求多次重复练习加强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肌肉记忆能力,例如前进带球、传球、运球及远距离投篮等技巧。还可以参考欧美篮球训练的经验,针对大学生的身体特征设计一些趣味的小游戏等,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灵敏度和协调性,通过进行这种运动还可以增进团队的默契。

2.4 科学地设计符合实际的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

高校篮球运动员,日常除了进行篮球课程训练,还要参加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这样高校篮球运动员就会在时间和精力上面临更多的压力,高校教师只有合理有序安排好日常的课程,才能保证高校篮球运动员能有持久的训练。对此,篮球教练要结合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每日作息时间等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研判,设计一套更为适合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案,杜绝过犹不及地过度安排训练,规避短时间过量训练等,因为这样的选择不仅难以达到训练目的,甚至会导致运动员滋生厌恶情绪,出现逆反心理,起到了反作用。

2.5 提升和完善高校篮球教学实力和运动设备

要想充分提升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一定要做好硬件设施和场地的保障工作。高校需要注重对于篮球场地的修缮,特别注意安保的设施规划,防止运动场地过于密集,降低运动员受伤的可能。而且,要加强篮球运动器械的管理、登记和维修的工作。对于高校篮球运动教师来讲,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及时关注到国际体育篮球的发展动向,了解和学习最新的篮球运动技巧,并且不断地和运动员进行交流指导。

3 结语

我国当前篮球运动事业发展的程度在逐年提升,高校对于篮球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也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的要求,分别着眼于外在和内在双重方面,通过身体技能的不断提升实现运动员的对抗性提升和技术的完善,通过运动员的心理疏导,帮助运动员增强抗压能力,平稳心态。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简言之,高校篮球训练课程,教师要更重视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技术,采用综合全面的多方面技术训练方案对高校的篮球运动员进行加强训练,通过强大的外在实力和强悍的内心实力的相结合,科学地提升高校运动员的专项体能。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专项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