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内心黝黯,也不放弃灵魂自由
2020-11-24刘葳漪
文 / 特约撰稿人 刘葳漪
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 today!
57年前的今天,在华盛顿国家大草坪西侧,碧波澄澈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前,34岁的牧师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阿灵顿纪念大桥的引道前,人山人海,金博士的声音回荡在林肯纪念堂四周。自此,林肯纪念堂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民众争取公民权利的象征性地标。
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种族隔离与社会不平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1955年12月1日,在亚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一位叫做罗莎·帕克斯的非裔女裁缝,像往常一样上了一辆公交车。当她搭乘的公交车行驶过几个车站后,司机命令她将座位让给白人乘客。女裁缝认为她应该得到和白人同等的待遇,拒绝让座。随后,罗莎·帕克斯被警察逮捕。
在她被逮捕后,蒙哥马利市的部分市民组织了一场公交抵制运动,号召市内的非裔美国人拒绝搭乘公交车,以表达对于帕克斯的被捕以及种族隔离政策的反对。这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除了抵抗我们没有选择”。他告诫来听他演讲的人们,不要让心灵被仇恨淹没,要以尊崇基督教的原则去爱那些种族主义者。
12月5日,蒙哥马利市黑人领袖们建立了蒙哥马利改进协会,推选刚刚通过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博士论文答辩的马丁·路德·金为主席,领导黑人在蒙哥马利市发起对公交车的抵制运动。
11个月后,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亚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律违反宪法,蒙哥马利市公交车上的种族隔离规定也被废除。这次抗议运动,是黑人在美国南方第一次以非暴力直接行动进行的抗议斗争。
金博士的伟大,在于他以爱,以非暴力的理性,打动了那些只在乎个人的社会得失的人,重新质疑真正的是非,重新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和渴望的东西;同时,更唤起了南方黑人的自尊和自信。
一如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把印度教的仁爱和《圣经》的仁爱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的思想精髓,倡导非暴力不合作理论。他比任何其它印度领袖动员了更多的民众,他用最少的人命牺牲赢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他以最低的代价和伤亡,以和平的方式,有效地摧垮了一个殖民帝国的长期统治。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另外三大民权组织领袖和黑人工会领袖在首都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和全国大会,25万不同肤色的美国民众在林肯纪念堂聆听了金博士的演说。
这篇演讲,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堪称巨大。一次优秀的演讲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同年,他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1964年,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6月4日英国议会发表的,那段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以及美国总统林肯在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演讲,成为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演讲。
坦诚地说,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之所以能影响美国,影响世界,背后无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立宪体制和法治,这意味着他的对手接受法律,遵循可以预知的游戏规则,民众继而选择理性节制也有赖于健全的法治;另一个原因就是强大而自由的、遵循真实和道德真理的新闻媒体。毕竟,报纸上太干净,社会必然会很肮脏。
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是人类千百年来共同的理想,更是人类的哲学之源。无论任何时候,即使是我们内心感到黝黯、失望、踟蹰和踌躇,也不要放弃生而为人的基本信念,以及宝贵的、自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