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青年网络异化消解研究

2020-11-24唐鹏伟杨永立

武术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年龄段异化网民

唐鹏伟 杨永立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

1 我国青年网络异化的现状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的最新数据数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8.2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近几年手游、短视频媒体的爆发式发展,近年来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尤为严峻。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已不单指青年游戏成瘾,互联网娱乐过度的问题更加突出。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58.4%,巨大的数字背后是庞大的青年网民群体,下面几组数据能充分体现这一现状。

“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一直在变化,虽然各国和多个组织对“青年”所定义的年龄区间有所差别,但主要年龄段存在着高度一致性。我们以中国国家统计局所认定的15—34岁为青年年龄段为标准,分析网民年龄结构图。从图中发现,近两年我国10-3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均达到65%以上。虽然10-19岁和30—39岁年龄段包含了一部分少年及中年年龄段的上网人群,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个年龄段网民更多的集中于青年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青年群体人数最多。由此可见青年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要人群。

当前我国各上网群体的平均上网时间没有确切统计,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分析出青年网民比其他年龄段网民在网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下图是2018年各年龄段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统计,从图中看出15—19岁年龄段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59,远多于其他年龄段。20—29岁年龄段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45,在数量上位列第二。30—39岁年龄段人均手机APP数量为39,数量上位列第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移动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15.6%;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短视频、网络音频和网络文学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分列二到六位,依次为12.8%、8.6%、8.2%、7.9%和7.8%,网络游戏所占时机甚至只能排在第九位。毫无疑问,手机APP的安装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安装更多的APP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使用它们。由此推断我国青年网民在上网时间上定远超其他年龄段网民。

青年人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但青年人同样自制力差,特别是学生阶段的青年人更容易失去自制力,沉迷于网络。我国青年群体上网人数多,上网时间长的现状既是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前兆,更是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结果显现。网络异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青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如何预防、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刻不容缓。

2 体育健康促进对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途径的研究

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归根结底是青年的个体发展问题,青年作为个体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如果只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探析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途径必将是不完善的。1988年McLeroy等人在健康促进领域引入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健康行为生态模型。健康行为生态模型构造了一个四层次因素系统,分别包含(1)个人因素;(2)个体间因素;(3)组织因素;(4)公共政策因素。本研究试图以健康行为生态模型为框架基础,从体育健康促进的视角探寻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途径。当前对于体育健康促进较为统一的认识是:体育健康促进就是利用体育手段来优化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过程,其目标是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1 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个人因素对青年网络异化的作用分析

体育健康促进在个人因素层面对青年网络异化的消解,主要途径在于引导青年个体有意识的尝试各种健康的锻炼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对网络异化问题的自我认知,提高自控能力。体育健康促进倡导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选择最佳的锻炼方式。在选择最佳锻炼方式的过程中要将兴趣作为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兴趣不足则动力缺乏难以持久。其次要充分考虑个体能力,能力不足则容易在运动中体验更多的挫败感甚至遭遇损伤。在兴趣和能力均具备的条件下,结合自身经济能力便能明确符合自身的体育锻炼方式。青年个体最佳体育锻炼方式的确立能够直接促进其体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养成,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从“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原理来看,体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养成必将占用很大一部分青年个体的生活闲暇时间,进而挤压上网时间。青年上网时间的主动减少意味着网络异化程度的减弱,因此体育健康促在个人因素层面对青年网络异化的消解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作用。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过程,不仅包含健康行为的改进,更包含健康意识的提高。因此体育健康促进有利于青年群体养成健康生活意识,认识到网络异化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最大程度的消解网络异化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2.2 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个体间因素对青年网络异化的作用分析

影响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个体间因素指与个体产生直接接触、联系和影响的社会组织内个体,具体来讲主要包含父母、朋友、老师三个方面。青年群体兴趣广泛,兴趣选择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特别是对处于学生阶段的青年群体,父母、朋友、老师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其兴趣爱好的养成。作为家长,父母首先要言传身教,适当使用网络,保持良好的体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例如,保持每周规律的运动锻炼习惯,为青年个体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促进导向。在网络传播方面,朋友、同学作为青年人的密集接触群体相互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例如青年个体之间某种网络游戏的流行,某个视频APP或直播软件的获取通常是在朋友、同学之间展开。如果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则会加速青年网络异化的发展,体育健康促进为减轻青年之间网络异化问题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新的办法和途径。共同的运动爱好、健身习惯等体育健康促进方式将极大的消解青年人之间网络异化的影响。作为青年重要的人生指路人,老师的要求和导向对青年人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学生阶段的青年人,老师通过灌输他们体育健康促进的生活方式,提出抵制过度网络游戏和和网络娱乐以及严格限制上网时间的要求,将对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个体间因素产生合力将更有效的预防、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

2.3 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因素对青年网络异化的作用分析

影响青年网络异化的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三个方面。家庭是社会基本结构和单位,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家庭因素对消解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离不开各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学校体育作业的完成通常是在家里完成,需要家长监督;社区体育活动的参加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体育锻炼的代际传递也是在家庭中实现。家庭体育健康促对青年网络异化问题的消解有着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作用。学校作为学生阶段青年群体的教育单位对青年人的网络生活有着直接的教育和导向义务。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教育、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体育观,增强学生阶段青年群体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趋利避害学会合理运用网络,减少网络异化对自身健康、学习带来的困扰。社区是个体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居民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实现首先要求社区及周边具备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和较为完善的运动场地及器材。在此基础上社区管理者要加大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针对社区人群开展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带动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发展。社区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有利于社区居民体育健康促进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消解社区内青年群体网络异化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2.4 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因素对青年网络异化的作用分析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和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依据和准则。在体育健康促进领域,公共政策一般指国家或地方所制定、颁布的有关学校体育健康开展、全民健身纲要、健康城市发展等政策性、指导性文件。青年网络异化作为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各领域体育健康促进开展的重大阻力。因此体育健康促进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可针对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同时加强政策落实和监督,杜绝政策执行力不足和体育健康促进方案缺失的问题。针对青年网络异化问题制定具体体育健康促进方案过程中可编制更为具体的指南或方针,进而大力推广。例如制定网络媒介使用指南、健康生活方式手册等包含如何正确、健康使用网络的指导性资料。基于体育健康促进的科学具体的公共政策,明确完备的实施方案,有力的政策执行、监督,将形成由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政策合力,对青年网络异化起到预防、消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年龄段异化网民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