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对学生教育作用探析

2020-11-24

武术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思政

关 浩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课程思政”指的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为了与“课程思政”理念实现有机融合,针对改革措施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体育课程包含门类众多,武术教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文章将根据武术教学的特点,具体对“课程思政”在武术教学的实施手段及方法进行梳理研究,以期为武术教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课程思政”的内在涵义与积极作用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方向在各类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形式,目的是将各类学科中的内涵特质与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相结合,将人才培养中的德育内容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使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并进。高校教育是学生与社会间的重要桥梁,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高校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简单传递,更是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基地。“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学好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协同发展,将学科中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高校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是在身体技术层面还是在思想文化层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未曾习武先习德更是突出了武术的德育教育,武德的传承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体现。除此以外,武术课程在民族文化方面中所表现出的坚毅不屈、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是当今大学生所缺乏的。武术教学使学生学会在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自然之间相处之道,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努力奋发,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最终目的。

武术本就是身心、内外相结合的综合体系,这不仅体现在对自身品行的修炼,还有对身体本身,技术技巧的打磨上。“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是“精、气、神”发展提升的践行手段,学生通过感受具有民族文化沉淀的套路练习,在武术教学中体会核心价值观的洗礼,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武术在爱国主义层面的教育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崛起不仅体现出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的迸发。武术是尚武精神的直接体现,这对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的养成有着直接的作用。

3 “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教学的有机融合

武德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以武德作为入手处,强调民族文化的仪式感与传承,这种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品格修炼与自身积淀。因此,武德教育与“课程思政”中的育人要求相辅相成,真正体现“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观。

武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这个练习过程注定是枯燥无味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耐得住寂寞,不怕苦不怕累,最终将单个动作细节完美体现,直至将各个动作练成整套套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就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将困难克服,这整个过程都是“课程思政”的间接表达。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学习者的心理能力、知识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能“重技术、轻理论”,只有技术和理论知识并行不悖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了解武术文化,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

4 “课程思政”在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手段及方法

虽然武术教学是“课程思政”的直接体现,但要做到“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还需要结合武术在高校发展的实际现状,明确其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从底层逻辑入手,重新修订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设置合理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学有所成。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武术文化的传播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自身素质的提升有着主动的要求。在教学之余必须不断的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培训,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对于武术产生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将武术的内涵传递给学生。使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不再是一句口号。另外,除了专业技术层面的提升,更要注重教师德育的能力,以技促德,以德带技的协同发展才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归根结底,武术是身体训练的一种方式,是攻防转换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实战的教学,使竞技训练渗透进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攻防转换的过程中感受武术的精神,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5 结语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体育又是“课程思政”的最佳承载对象。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充分发挥武术的核心理念,将武德的养成、坚毅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真正达成“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状态。只有将武德教育与“课程思政”相互协调统一,切实有效的将武术教学的育人功效发挥到极致,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再是一句口号,将教学质量与教育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