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破”与“立”

2020-11-23马晓明

关键词:拼音驱动专业

马晓明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由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成熟型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的过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方式在改善教师发展困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此推进教师发展,可行策略有:提供真实情境,发动教师提出项目驱动性问题;鼓励教师设计项目活动流程,推进项目实施;关注表现性评价,促使项目活动深入。

关键词:教师发展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表现性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由新手教师逐渐发展成为成熟型教师甚至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依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状态,实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成为每所学校关注的问题。依据校情,我们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的引入: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之“破”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校,近十年来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学校每年会有大量新进教师加入,给教师队伍带来了活力。学校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61.1%,45岁以上教师占比9.9%,教龄在3年以内的占比26.6%。有部分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都与学校的发展需求不匹配,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是师范院校毕业,但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产生了教育教學本领恐慌。

从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分析来看,很多教师虽有专业发展提升需求,但学校的教师发展培训规划、培训课程、培训管理和评价等难以入其眼、入其心。从教师的培训内容、方式来看,很多时候教师是被动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对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提出了挑战。

关注教师成长需求,让每位教师主动发展;优化学习资源,变革教师学习方式;提升教师参与度,让教师通过学习活动获得专业发展的满足感和获得感,都是培养高品质教师所要观照的课题。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发力,快速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优秀教师队伍群体。

(二)项目式学习在改善教师专业发展困境方面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多元能力,是一种适合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借鉴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方式,让教师作为项目式学习的参与者,在真实、自然地情境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设计和研究过程中促进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提高,能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二、项目式学习的推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之“立”

(一)提供真实情境,发动教师提出项目驱动性问题

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和切入性问题设计至关重要。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开展的核心。驱动性问题可以是开放性问题,可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描述。为了让驱动性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将提问的主体确定为全体教师。

每年8月,学校教师发展处通过网络,面向全体教师发放《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共有34个问题,涉及教师发展的基本情况、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发展需求,关联“判定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发展状态”“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发展困难”“发展途径”“需要提供的帮助”等。从收回的问卷中,我们就能梳理出系列驱动性问题。

每年,学校专业的督导团队也会立足“提升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认识”“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为教师提供提问的领域和方向,鼓励教师提问,提炼驱动性问题。例如,2020年,从“提升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认识”的维度,督导团队为教师提供的提问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据此,教师先后提出的驱动性问题有:“如何提升非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新生入学,家长送礼请教师多关照,该怎么处理?”“某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教师怎么进行帮助引导?”“如何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家访活动?”“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教师怎么处理?”“如何合理使用教师的惩戒权?”“如何掌握调节教师情绪的好方法?”“如何平衡教师个人的阅读和工作之间的发展?”从“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维度,督导团队为教师提供的提问领域有: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据此,教师先后提出的驱动型问题有:“怎样帮助一年级学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对青春期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如何进行教材的专业化解读?”“怎样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如何掌握所教年级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怎样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设计教学?”“如何提升教师的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怎样学会制作教学微视频?”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维度,督导团队为教师提供的提问领域有: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据此,教师先后提出的驱动型问题有:“一些学生提前学了拼音,一年级拼音怎么教?”“如何策划一次有意义的班队活动?”“数学课上学生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策略?”“学生不遵守课堂常规,教师如何妥善应对?”“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级学生成长评价机制?”“日常表现纳入学生的整体评价的策略有哪些?”“家长因为学生座位问题来学校找老师,怎么处理?”“怎样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反思?”

这样的驱动性问题来自教师,具有开放性,从各个层面反映出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直指教师专业发展的某个科目或领域的核心内容,促使他们将教育实践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二)鼓励教师设计项目活动流程,推进项目实施

提出驱动性问题,目的是激发教师认真参与并始终将注意力锁定在目标上,在真实情境中展开探究。有了驱动性问题,接下来就要围绕问题设计项目活动流程。活动流程设计要能引导教师全身心地以合作学习方式进行问题探究讨论,积极搜集资料或设计探究方案,实施验证,论证假设和猜想,获得结论。针对不同年级教师提出的不同驱动性问题,学校鼓励教师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以“设计性思维”导引,设计项目活动流程,推进项目实施。

例如,针对“一些学生提前学了拼音,一年级拼音怎么教?”这个驱动性问题,低年级组的教师组成了拼音教学项目小组,设计了较为详细的活动流程。主要包括4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了解学生拼音学习的基础。

任務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前期测试,获取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拼音学习情况。

为完成此任务,低年级组的教师决定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学生的拼音基础。他们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拼音学习提出的细化要求,设计拼音学习的前测问卷。接着,又确定了测评目标、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见图1)。

具体测试环节,邀请全体语文教师当测试员,汇总21个班级的测试数据,低年级组的教师分工做好问卷收集和数据分析。由此,教师对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便有了大致了解(见图2)。

学习任务二:结合学生的拼音学习基础,提出可行性建议。

任务目标:结合前测,在拼音教学的内容整合、课堂教学方式上提出可行性方案并实施。

面对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年级语文组借力专家团队指导,通过专题沙龙研讨,明晰并提出了拼音教学的可行性建议。首先,重构拼音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定位教学目标,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将目标集中在学生存在困难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上。其次,调整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重新分配教学时间。缩短新授时间,丰富课堂内容。例如,组织拼音游戏,巩固拼读;引进童诗童谣,积累语言;关注学生语言表达。

学习任务三: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任务目标:寻求帮助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策略,制订合理的“帮扶”计划。

每个班都有“学困生”。对于拼音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分层教学:在新授环节,树立“差异也是资源”的意识,多关注零基础或基础弱的学生;在巩固环节,多关注有经验的学生,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后,还要重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动学生用好所有的学习空间。对此,教师借助学校的“家长大学”平台,开设“拼音那些事”的家长专题学习,通过教师现场指导家长进行拼音学习,再由家长为孩子的拼音学习答疑解惑。

学习任务四:让年级组所有的教师都能掌握拼音教学的方法。

任务目标:提炼总结面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拼音教学策略。

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拼音教学研讨,即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法,然后集中研讨,提炼教学策略。例如,教学《j q x》,教师注重对儿歌、字词、对韵歌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延伸,拓宽学生眼界;关注对学生认读、倾听、表达、合作等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贯穿拼音教学。这样的拼音教学趣味纷呈。

通过项目活动设计,教师的教学视野也更为开阔,认识到要将拼音放到拼音乐园、汉字乐园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巩固,乐在其中。他们还建议创新拼音教学评价方式,以班级海选“谁是拼音小考官”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在闯关游戏中巩固拼音,提升学习能力。此外,项目组的教师还逐渐将变革的视角从课堂转向课外,提出优化学习环境、布置班级外墙、打造拼音乐园等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对于拼音教学效益的提升大有助益。

整个项目设计以“问卷研究—数据分析—专家指导—课堂研讨—策略提炼”的思路展开。长程的项目活动设计,促进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能力。

(三)关注表现性评价,促使项目活动深入

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考核教师在活动中掌握了多少专业技能,而是要敦促教师参与学习,它是动态的,是融入学习过程中的。在教师推进项目活动实施环节,我们尤其关注表现性评价,促使每个项目活动走向深入。

仍以拼音项目组为例,我们分别从态度、情感、知识、能力、成果五个层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态度层面,主要评价教师是否认真参与每一次活动并展现出乐于动手、善于质疑的积极态度。整个项目实施历经两个多月,涉及问题收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课堂研讨、专题沙龙、拼音过关、成果发布等活动。我们对每个教师在每个活动环节的参与态度都做了记录,会结合他们的具体表现给出合理的评判。

情感层面,主要评价每个活动中教师能与他人合作,分享信息、创意或成果的状态。项目的实施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向往,他们乐于参与,主动思考。借助项目式学习,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变革学习方式,让教师从传统的校本培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专业发展项目的主动设计者。针对拼音教学,教师主动寻求帮助,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专业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拥有了超越自我的成功体验。

知识层面,主要评价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情况。教师对于通过切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有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效果。在项目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得以优化重组,能够对拼音教学提出校本化的表达。对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做出恰当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促使他们逐步体会新课标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新要求,加深对教育本质、目的、价值等内容的理解。

能力层面,主要评价教师能否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能否整理和归纳信息,能否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使用完整的策略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重点评估学习者的“分析思考能力”。上述拼音教学项目活动中,前测阶段,项目组的教师需要整合人力资源,调动全校的语文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课堂教学中遇到班级部分学生会、部分学生不会的窘境时,能及时寻求专家的指导;在课堂中部分会读的学生不愿意听导致认知缺失时,会主动想到用专题研讨中总结的办法进行突破,在不断地调整中完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都是重要的能力层面的评价要素。

成果层面,主要评价教师批判性思维发展、完成学习报告的情况。面对驱动性问题,参与项目活动的每个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系统化、多元化的整合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最后,他们面向学生家长和全体语文教师召开两场成果发布会,分享拼音学习的研究成果。这样的项目成果,必须纳入评价体系。

整个项目活动的评价都以激励为主,力求让全体项目学习参与者都能看到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发展,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评价整个项目的开发、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表现,重点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作为变革教师培训方式的尝试,我们的项目式学习还在摸索中。未来,我们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做深入研究。一是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的体系架构。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开展的核心,前期的实践中结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其进行的梳理,只是呈现了一个框架。驱动性问题的核心指向要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核心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这个目标进行科学的问题体系架构。二是结合“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了什么”制订评价标准。“学什么”,以教师发展标准为依据,将项目式学习与之相结合,为教师圈定学习内容;“如何学”,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学到了什么”,以量规的形式对教师的项目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建议。

教师的教育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的项目组成的,项目式学习其实就是在指导教师怎么“过日子”。只有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方式,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才能培养更多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 程明喜.培育以教师学习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文化[J].人民教育,2019(7).

[2] 刘春书.支持“学”: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2019(6).

[3] 赵辉.浅谈项目式学习下的教师跨学科教研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7(6).

[4] 张文兰,苏瑞.境外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化可视化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8(5).

猜你喜欢

拼音驱动专业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