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2020-11-23刘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新型城镇化生态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文综合几种城市观,提出“自然—经济—社会”分析框架,进而结合实际探索提出通过发展复合结构城市,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加快社会治理转型激发社会活力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经济—社会;分析框架;路径

城镇化是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城镇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过程,它受自然条件制约,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从世界范围来看,较早的现代城市是在工业化(甚至包括早期的手工业)的推动下,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吸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转移、集中而逐步形成的空间组织。由此形成了城镇化的基本轨迹,其发展所带来的聚集、交往等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又生产着城市。然而,伴随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各种要素、产业向城市过度集聚并超过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拥堵、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集中爆发,雾霾、城市内涝等环境灾害严重冲击城市安全,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工业化进程中的城镇化。

当今,新型城镇化以及由此推动的城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市场优势的发挥和内需的激发,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成为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一些城镇面临资源衰竭、产能过剩、技术老化等问题,传统主导产业逐渐衰退,一些支撑城市发展的企业经营困难,城市集聚人口、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的能力较弱,城市衰退的风险加大;并且,受到自然条件制约,一些地方难以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范围广、功能互补强的都市圈,难以推进城市间分工协作、组团发展的城镇化。鉴于此,有必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要素的空间聚集,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城市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的事实。城镇化不是某一要素单独演进的过程,而是各种要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兼顾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要素的协调与质量提升。

1“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分析框架

实现什么样的城镇化,本质上是人们对城市如何理解的问题,即城市应具备何种要素、结构、功能、能力。在理论层面,主要有三种城市观:一是“田园”城市观,即一种注重城市自然、生态的发展观念和策略,主张建构整体如一个花园的田园城市,强调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二是“经济”城市观,即一种注重城市物质空间、财富的发展观念和策略,主张“城市是人类的工具”,其发展所带来的聚集、交往等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又生产着城市。三是“社会”城市观,即一种注重城市社会结构的发展观念和策略,主张城市是一种结构性现象,表现“比如政治权力和这种权力下的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反映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基于此,可以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分析框架。(见图1)

“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分析框架,映射出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条件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其中,自然地理条件是先赋性条件,构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条件是后致性条件,前者促进物质空间和财富的生产,构成城镇化发展的“硬环境”,即经济发展环境,体现发展城镇生产力和优化生产关系的硬實力;后者促进社会政治、人文地理等结构的优化,构成城镇化发展的“软环境”,即文化和社会发展环境,体现促进城镇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软实力。这三个条件相互影响、相互贯通,自然地理条件为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条件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源和地理空间,经济发展条件为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条件的发展提供经济动力和物质保障,人文社会条件为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发展提供社会文化支撑,三者共同构成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正确把握这些条件,才能做到合理布局,有利于更好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2“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2.1  推进生态友好型城镇化

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将环境目标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等的地位,加大污染治理投入,维持城镇环境自净能力,依托资源禀赋推进城市绿色化,优化城市人居和发展环境。为此,可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依托本地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以自然风光与区域文化交融的旅游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的非农化就业,促进城镇人口集聚。第二,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加深市际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城市生态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有偿参与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第三,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气候经济,培育新兴低碳产业,调整能源结构,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利用比,降低企业碳排放和公共资源的碳排放,建设低碳城市。第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结合本地生态资源状况,在逐步引导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依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补偿模式。

2.2  推进经济集约型城镇化

要以发展集约经济为中心,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动力,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支撑,协同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和其它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城乡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逐步消除劳动力二元身份结构、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差异,使城市聚集人气、服务业和市场,实现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此,可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注重资源深加工,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接续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完善新型工业体系,通过减税、降息等形式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选择上关注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吸纳劳动力、补足功能的能力。并且,通过户籍、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改革等稳定农村转移人口,吸引高端人才回流,促进创业和知识溢出。第二,以交通线为纽带,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向周边中小城镇分散轻工业、初级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推进县域城镇化为契机培育中小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功能互补,发展功能疏散、空间复合的网络型城市组团。第三,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交通干线节点的物流、交通、通信等实体单位,发展城市物流中心,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中心与外围协作”的现代区域智能物流网络。

2.3  推行社会包容型城镇化

要以社会发展为保障,为人们提供共享城镇化成果的均等机会和同质服务,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城镇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和谐性。为此,可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快城市社会治理转型,以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PPP模式,为人们提供共享城镇化成果的均等机会和同质服务。同时,提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加强居民自治和志愿服务,促进城市多元共治。第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通过财政金融、创新创业政策激发社会经济活力,提升社会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人才管理和分配政策,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对技术创新、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建设宜居型城市。并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旧城改造改造,更好解决城镇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第三,培育社会基层自治组织,以社区为单位通过开展政治知识科普、模拟选举等提高居民政治关注度和参与度,促进城镇多元共治。第四,注重继承传统文化遗產和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并重,留住本地区寓于秀美山川、恢弘大漠、巍巍雪山之中的浓郁“乡愁”。

生态良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包容,既是现代城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未来,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盈,从人口、资源、产业、文化集聚中充分发挥城镇化潜力与效应,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树成.现代经济词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   马晓河.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N].人民日报,2011-12-0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陈忠.现代城市观哲学研究——一种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的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6).

[6]   [法]柯布西耶,李浩等译.明日之城市前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   谢菲.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及其现代演变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9).

[8]   [法]列斐伏尔,李春译.空间与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刘芳(1993.07—),女,湖北利川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猜你喜欢

社会新型城镇化生态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