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浅析

2020-11-23李霞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大学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新的自媒体使用和关注群体中,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思维和情感活跃的时期,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出较之其他群体更为活跃、更独立和张扬的主体。本文旨在高校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情。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信息传播方式也在我们身边逐渐发生着改变,例如微博、贴吧、QQ、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信息能通过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关注。新媒体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开放性、虚拟性、快速性等优势逐渐突显出来。使得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最短在时间内掌握信息。

网络上的信息即“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的集合。

在新的自媒体使用和关注群体中,我们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思维和情感活跃的时期,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出较之其他群体更为活跃、更独立和张扬的的主体。面对这样的大学生群体,我对我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180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他们对网络关注、舆论目的、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抽样发现大学生们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除正常上课外自由时间相对较多,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学习娱乐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每3-5名同学中,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平均3-4小时。每人至少关注或加入班级(微博、贴吧、QQ、微信)2-3个软件。调查中发现,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有在网上发表言论的自由权,发布者希望通过发布信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支持,阐明自己观点,对此多数学生认为是正常的行为。在调查中还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也有少数同学也表示由于舆论的引导或多或少加重了个人感性的情感方面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迅速的知道近期世界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例如:前一段时间从上海再到全国开始的垃圾分类各地的宣传、近期的世界各地美国、欧洲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等等。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8年在网络上受热议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这件事在还没查清楚之前就有人通过网络上的片面报到,网络上就有很多人說是因为女司机逆行导致的后果。但当后来查清楚事件之后,真相是当时在公交车上有人恶意争抢方向盘才导致的坠江。可是,谁还记得那个被污蔑的女司机呢?事情查明后网络中污蔑她的人有跟她说对不起吗?那个时候在网上对女司机的各种谩骂连名字都人肉搜索出来了。我只是想说:在网络平台中,网友们不要轻易的只看到部分片面的信息就轻易下结论,除非你知道事件真实情况能拿出证据。否则你的评论很有可能会给当时人造成伤害。

凡事都有两面性网络信息给我们带来日常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在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不能确定的因素。对网络信息人们不能正确地辨别事件的真相,就会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论所迷惑。

在网络舆论中,大学生群体特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意见和情绪的行为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正确教育,加上引导的不完善很有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舆论缺少正确性。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呢?

第一,应加大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正确引导与规范大学生上网络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学习更广泛的知识、适度的放松娱乐,从而树立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

第二,加强日常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守法意识。只有学习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教育学生不轻易相信没有核实在网络舆论,不参加网上的非法组织活动。

第三,加强院系、班级、宿舍管理的管理力度,从院系到班级再到宿舍的三个维度,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班会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第四,多渠道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从高校心理咨询专业老师到班级、宿舍心理志愿者与同学之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咨询内容,鼓励与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适度的网络习惯,从大学生心理方面作为解决开通问题在更有效的途径。

第五,正确引导学生不盲目跟风,对待网络舆论应该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在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前,不要过早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推断,只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才发表自己的合理看法。

面对网络舆论上的各种行为,大学生们只有在真正了解事件真相且经过深思熟虑后从更科学理性合理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评论才是客观公正的。相信,只要大家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分析,把网络这个科学工具正确的使用,它将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精彩的收获。

作者简介

李霞(1989—),女,汉族,籍贯:江苏扬州,学历:本科,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