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报刊记者采访方式变革探析

2020-11-23程诚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融媒体时代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催生出新的交互方式,运用新的交互方式为当下奋斗在一线的报刊记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信息的传递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新型事物不断涌现,数字化信息的传递已经将传统采访方式逐步淘汰,尤其在疫情发生之后,创新型采访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后疫情时代,新采访方式是否能继续成为一种常规采访方式,仍然是值得考量的。因此,采访方式的变革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采访方式;后疫情时代

引言

当前,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今日头条、微博等多种自媒体平台冲击下,报刊销量无论是从线下实体端,还是线上电子订阅端都遭受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升质量,重新定义供给端,由供给端影响需求端是当下报社发展的必然途径,与此同时,也需要报刊记者丰富自身采访方式,利用新兴采访工具来严格保证报刊质量。如何提升报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每一位报刊记者应当去思考的问题,更是对报社的一种考验。

1.融媒体背景下采访理念的转变

采访理念是最能够影响报刊记者的因素,身处不同的环境下,理念源于长时间的坚持与热爱,更源自于长时间奋斗在一线报刊记者的心理变化。如果理念不进行转变,那么对于今后的采访会造成消极的影响。而传统的采访理念以收集社会信息为主线,以获得投稿进行审核为辅线,主要信息来源于面对面的采访,很少或者说并不是从网络端来获取信息。但是由于新媒体的出现,融媒体背景的到来,网络端不仅信息传递更快,而且获取信息能力更便捷,已经成为新时代媒体界必须掌握的采訪方式,那么采访理念的转变就变得十分重要。报刊记者的采访理念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深化,不仅要学会网络端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更要从网络端了解到更能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体裁和新闻类型。

信息的收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在大数据背景下,无论是什么行业都正在积极推进信息的收集,然而报刊记者身为获取信息的主力军,必须时刻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准备随时使用不同的手段来进行获取信息,让报刊记者更加职业化、更加信息化,让信息获取更加精准化、更加前沿化。同时,由于采访理念的转变,报刊记者也同样需要对采访话术进行调整,要从以前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的采访方式下逐步转移出来,要适应网络端的采访,适应视频采访、聊天工具采访等新型采访方式,使得信息化时代的信息传递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2.融媒体背景+后疫情时代下采访方式的转变

疫情的突如其来,使得报刊业遭受了极大的冲击,记者难以出门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更让报刊销量逐渐向低发展,但也加速了报刊业的思维理念的创新、采访理念的创新,使得报刊业能更好地适应的变化。在疫情期间,报刊业适应时代变化,紧跟时代发展,将采访方式开始衍生出腾讯会议采访、钉钉采访以及微信视频采访等多种新型采访方式。事实也证明,新型采访方式是有效的,也是极其便捷的,让报刊记者能够足不出户完成采访任务,并根据新型采访方式的信息记录来进行数据筛选,解决了报刊发文质量的问题。以腾讯会议采访为例,腾讯会议有着极其强大的功能,通过共享屏幕来进行ppt、word、excel等多种办公软件的展示,极大的便捷了采访人员的采访工作;以电脑录屏的方式,更好地完成对于采访工作的回顾;腾讯会议的使用在目前来看,仍然处于免费并且会议时长上不封顶的一个阶段,方便了长时间的采访工作。

在后疫情时代当中,新型采访工具的出现,也为报刊记者的采访方式增加了新的选择,那么在疫情过后,这种新型采访工具是否会符合报刊记者的使用呢?在研究报刊记者采访方式问卷调查中显示,其中89.7%的报刊记者认为腾讯会议等新型采访方式仍然会继续保持使用,7.6%的报刊记者认为腾讯会议等新型采访方式将会被淘汰,2.7%的报刊记者认为与之无关。由数据可知,新型采访方式对于报刊记者的使用是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并且大多数的报刊记者认为他们会继续使用这种新型采访工具去采访,获取一手材料。因此,在融媒体背景+后疫情时代下,新的采访方式应运而生,报刊记者的选择增多,也为之拓展更多素材提供了帮助,也让更多的记者从中受益,并且这种采访方式也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3.融媒体背景下采访沟通方式的转变

随着群众不断融入媒体活动当中,自媒体时代到来,采访的沟通方式也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改变,沟通方式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这也就需要报刊记者能进行持续的学习,而摆脱过去过于依赖实地收集信息的习惯,转变到从用户端收集报刊材料。由于当今社会一些敏感话题逐步增多,在采访时,往往对于这些敏感性高的问题,要有更高的判断,不能随波逐流,盲目撰文登报,而未主动确认数据的真实可靠。在当今时代,人人皆可成为媒体,但并非人人皆可成为新闻工作者,成为新闻工作者是需要层层考验的。在互联网上,信息的飞速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敏感性的话题,其在网上传播的速度是极其快的,通过朋友圈、微博的转发,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轩然大波,尽管这样传播方式可以让用户能够更快地获取新闻资料,但是其资料的真实性仍是有待商榷的。但是作为报刊记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进行信息收集、采访时,要进一步确认其信息的可靠性,防止在采访结束后,发现信息出现虚假的情况。因此,更加需要报刊记者能够加大沟通的力度,采取适合的沟通手段,为被采访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做到采访时绝不出现虚假信息的情况。

同时,也需要尊重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要尊重被采访者意愿,保护被采访者。在采访前期要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利用微信、微博等即时信息平台进行详细咨询被采访者的个人意愿,充分了解其对于采访话题的认知程度,在经过充分的沟通之后,更有助于采访的有效进行。

4.融媒体背景下采访后整理方式的转变

融媒体背景下,用户对于信息的即时性要求越来越高,采访后整理方式的转变能够加快记者信息数据的整理,方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登报将信息传递给所需要的用户。令报刊记者最为头疼的便是录音之后的信息重新处理和筛选,由于大量的访谈对话,信息的选择十分关键,这直接关乎到报刊文章质量的好坏,从而最后将影响到报纸销量的高低。因此,在处理录音材料时,不仅要根据采访纪要进行筛选信息,还要找出吸引读者的重要信息,这极其考验记者的审读。但是在融媒体时代,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信息处理十分便捷,音频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的美好愿望也成为现实。利用讯飞听见等软件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转化,解放了报刊记者长时间的“听写”工作,只需将人工智能转化出的文本信息与音频信息相对比,再从文本信息中筛选出想要的信息即可完成数据的整理与善后。

在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当中,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是必要的,更是时代的选择。同时,使用新型数据处理工具,能够极大地将记者从繁琐的信息处理工作解脱出来,方便记者能够将自身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筛选方面,从而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提高记者的品鉴能力、敏锐能力,使其能为报社撰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这对于报刊业来说也是一种重大的信息处理变革。

5.结束语

融媒体背景下,无论是对自媒体平台,还是传统的报刊、杂志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报刊记者的发展需要立足当下,认真思考自身短板,找到与当今自媒体平台的优缺点,逐步完善本职工作。报刊记者的采访方式需要做出及时地调整与改变。通过将报刊记者的采访理念、采访方式、采访沟通方式、采访后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行转变,能够让报刊记者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里得到良好生存,也能为报社的发展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培.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方式的变革及应对策略[J].记者观察,2020(06):154.

[2]彭洪升.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方式变革探析[J].传媒论坛,2019,2(19):42.

[3]郭倩.浅谈报社新闻记者采访技巧[N]. 山西经济日报,2020-09-23(003).

作者简介:程诚(1985.11-),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本科

研究方向为报纸媒体、新媒体、融媒体。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融媒体时代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子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时代”会计教学模式及教学平台融合研究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融媒体时代电台文字编辑发展战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