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音乐元素在板胡作品中的运用

2020-11-23赵琳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运用

赵琳

【摘  要】板胡是明末清初梆子腔戏曲兴起之后随之产生的一种伴奏乐器。板胡作为从梆子腔戏曲中脱颖而出的独奏乐器,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尤其是戏曲爱好者的追捧。全国各地的民间音乐种类繁多,戏曲作为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板胡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各类优秀的板胡作品中,以秦腔、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素材创作的板胡作品体现了老一辈作曲家颇高的音乐素养、丰富的音乐储备以及对民间音乐深刻的理解。这些具有鲜明“传统”意味的板胡作品为“现代”板胡作品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戏曲音乐元素在板胡作品中的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板胡创作;戏曲音乐元素;运用

引言

戏剧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戏剧艺术,融合了舞蹈、歌唱、声乐、美术以及文学等众多艺术因素。而不同戏剧剧种风格特色主要体现于戏曲音乐上,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剧种及风格,就必须要先对戏剧音乐的伴奏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1.中国戏曲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总体来说有三个特征,即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综合性,指的是戏曲的表现形式,是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手段综合运用到一部戏曲中,共同展现一个场景,叙述一段故事。虚拟性,是指戏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即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运用戏曲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展现到人们面前。但在进行艺术处理时,并不是完全真实还原事件,而是在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并进行艺术的加工实现对事件的美化和提升,美化后的事件和形象与其原型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一差距就是虚拟。程式性,即将生活中的某些动作固定为同一种格式,避开不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动作习惯,化繁为简,使这些动作赋予戏曲更鲜明的节奏性,让人们在观看戏曲时更容易明白演员所想传递的信息。这种动作程式也会随着时代更新而呈现创新性发展。

2.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

在演奏戏曲音乐期间,戏曲乐队需要结合所演奏的戏曲作品的音乐风格来进行模拟,力求可以着重凸显戏曲音乐的主旋律、主弦与主唱这个“三主”。只有围绕着“三主”来进行伴奏,确保伴奏主次的分明性,方可增强不同戏曲剧种的风格特性,否则就容易使原有的戏曲风格失去其固有的风格。以戏曲唱腔为例,南方剧种具有优美的唱腔,主要表达抒情之意,但是北方剧种则具有激荡高昂的唱腔。比如,我国晋剧的唱腔高亢,西北地区的戏曲音乐具有高坡秦腔等。只要是熟悉这些剧种的听众,仅通过对相应的唱腔进行听取来明确所听戏曲曲目是何种剧种。对于不同剧种而言,为了可以增强自身的风格特征与艺术魅力,伴奏乐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国京剧中的戏曲音乐主要以京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我国梆剧或豫剧的戏曲音乐主要以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我国东北地区戏曲主要以大板胡和唢呐等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我国黄梅戏的戏曲音乐主要以二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等鞥。鉴于剧种音乐风格的表现力和控制力会极大地受到主奏乐器的影响,所以不管戏曲伴奏乐队配备有多少伴奏乐器,其中主奏乐器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他乐器则主要起到配合着主奏乐器来共同渲染音乐氛围的作用,如我国传统坠子戏中的坠胡需要和唱腔保持同声同部,再配合着特定频率的滑奏,那么可以演奏出可以苦笑和哀乐的特殊特色人声,如果没有坠胡的伴奏就无法凸显出坠子戏的固有风格特征。

3.板胡演奏中的戏曲音乐审美取向

板胡演奏戏剧乐曲时,戏曲审美风格和常常与戏曲音乐的板腔体存在趋同性由于戏曲音乐板式节奏中富余变化的格调,在板式上有上板和散板两种变化,其中后者具有鲜明的弹性趋向和情感感染力,能够烘托剧情,并在唱腔设计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板的节奏演奏过程中,有中一板一眼(2/4拍)和一板三眼(4/4拍)的意味,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散板的趋势戏曲音乐中板腔体有鲜明的弹性趋向,并集中体现在板胡散板演奏上戏曲音乐演奏过程中,散板运用非常丰富,比如秦腔中滚白、滚板、尖板,豫剧中的飞板、滚白,蒲剧中的介板、滚白等。以豫剧中的飞板为例,它主要分为哭韵、行韵、绝韵,三种韵律交叠使用,能够给人以非常强力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散板含义丰富,主要以散的形式出现“紧打慢唱”,对内呈现出一种张力、对外呈现出一种紧凑,进而表现出急促和迫切比如板胡演奏曲中《叙事曲》中的散板是《秦香莲》“杀庙”中得到的创作灵感,借鉴了戏曲三班的程式结构创作而成此外在上板节奏中,这种弹性趋向展示得也非常明显在戏曲上板的曲牌、较慢的板式,其中力度、律动、时值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在戏曲风格的乐曲中上板通常是以散板形式开始的,最后也以散板形式为结束比如板胡曲\}河北花梆子》是以四分之一的剁板中,板胡和板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速度越来越快,情绪逐渐激昂,在结尾处有一种一气呵成。

4.案例分析--以秦腔为素材的板胡作品

秦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历史悠久,又名“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尤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更为盛行。在列举以秦腔为素材的板胡作品之前,先引入一个秦腔戏曲中十分重要的概念——特性音調。此音调普遍应用于中国西北及陕西省关中地区的戏曲和民间音乐之中,既作为表现感情气质变化的技法,也充分展现了板胡鲜明的艺术个性。这里提出的特性音调主要是指秦腔中经常使用的“欢音”(多表现愉快的情绪)和“苦音”(多表现悲愁的情绪)。“欢音”一般出现在清乐七声音阶中,以“微升fa”呈现,“苦音”一般出现在燕乐七声音阶中,以“微降si”呈现。当然,有时候因为音乐情节的需要,“欢音”和“苦音”会在同一首作品中交替出现,这种转换形式被称之为“变腔”。《秦腔牌子曲》是众多以秦腔为素材的板胡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1952年,郭富团采用了秦腔戏曲中的若干曲牌创作了这首中音板胡曲。此曲音乐表情丰富,速度、节奏变化较为频繁且强弱分明,不仅表现了秦腔艺术的特点与魅力,重要的是它在形成板胡演奏艺术的初期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乐曲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采用了秦腔戏曲中的《官谱》曲牌。开场第一句便展现出秦腔戏曲的气势磅礴,节奏由密至疏,并以第1小节为动机,呈现减缩趋势,为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是乐曲的第一段,该段仍旧采用《官谱》曲牌,但相对于引子部分,速度明显放慢,旋律线条被拉宽,音乐开始舒缓下来;第三部分是乐曲的第二段,该段采用了秦腔戏曲中的《杀妲姬》曲牌,音乐气氛相对于之前的段落趋于激烈,情绪由哀伤转变为愤慨;第四部分是乐曲的第三段,该段采用了秦腔戏曲中的《入洞房》曲牌,音乐力度忽强忽弱,音乐情绪由愤慨转变为喜悦;第五部分是乐曲的第四段,整体音乐基调继承了上一乐段的风格,并在三个强颤音之后进入到华彩部分,音乐走向由简到繁、愈演愈烈,逐渐将整曲推向高潮;第六部分是延续的变化再现。

5.结语

总之,戏曲音乐作为沟通观众与演员的纽带,是增强戏剧演奏整体效果与艺术魅力的重要保障。戏曲艺术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高亢激昂的音乐风格与板胡这件乐器可谓是“惺惺相惜”。而地方戏曲又是各地域民间音乐特点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地方的,也是民族的。投身于板胡音乐创作,就理应置身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海洋”之中,对其音乐元素进行概括、提炼和变形。中国戏曲音乐所蕴藏的艺术规律、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定会在未来的其他音乐创作领域持续升温。

参考文献

[1]杨淑鸿,辛春霞.甘肃秦腔与陕西秦腔之异同辨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180-182.

[2]翟文明.图说中国戏剧[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