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法制教育对策

2020-11-23刘伯安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刘伯安

【摘  要】在社会的发展中,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并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深入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以此为基础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将其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法制教育认知、定位存在很大偏差,教师需要从法制教育定位改革出发,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法制教育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法制教育对策

引言

现阶段,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高职教育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应为社会各界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体化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在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根据新要求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深入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需要根据办学特色,全面实施法制教育改革活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制教育现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

1.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1满足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化社会的法制中,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发,严重影响着和谐校园环境的建设,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由于社会活动经验不足,会面临很多劳动纠纷,不注重基础法律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就业单位的法制。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制教育作为关键,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社会的持续、稳定法制提供保障。

1.2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保障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必修公共课程,其重点是理论知识规划、就业材料制作、就业技巧掌握,但很多高职院校仍实行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教师承担这项工作。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高职教师需要全面贯彻法律意识,促使教师教授方法、教学内容不断变化,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高效进行提供保障。

2.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制教育现状

2.1法律意识现状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法律知识直接关系着高职学生的成长、发展,有23%高职学生会质疑高职法制教育内容,高职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缺乏对高职院校法律内涵、社会作用的正确认识,有85%的高职学生认为民法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关键领域。从法律知识获取途径进行分析,高职院校法律教育与电视、网络,以及其他途径所占比例都是50%,高职学生在遇到纠纷问题时,无法正确应用法律手段、其他手段进行有效处理,德育观念、法制观念不够明确。同时,60%左右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的民法知识,3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身法律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0%以上的学生认为社会不良风气、公民自觉性是影响法律意识薄弱的关键因素,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47%的学生希望实行生活化教学模式,37%的学生希望实行情境实例教学模式。综上,高职学生缺乏对自身生活所需法律的了解,无法正确认识法律本质、社会作用,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无法突出法律意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2.2法律教育认识现状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法律教育情况发现,77%教师喜欢法律知识,能够认识到法律课程对学生学習、成长中的作用,23%的教师乐于研究法律前沿问题,很多教师缺乏对法律教学、科研的重视,80%以上的教师很少会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讨论法律问题,法律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这些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后交流工作的重视。从高职院校学生法律课程培养目标角度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观点更具多元化,大约有一半的教师认为民法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重点,但很少带领学生旁听法庭辩论、观看法制节目,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向法律教师寻求帮助的形式。通过分析以上内容发现,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师的教学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无法突出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且教师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的差距不断拉大,很难提高法制教育的整体质量。

3.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制教育对策

3.1建设完善的法律课程体系

(1)改变教学内容。为了强化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建设,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通过《法律基础》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现象了解法律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想观念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促使学生从内心掌握法律知识。

(2)改变教学方法。现阶段,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案例教学模式,将案例分析、解决作为课题重点,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融合,还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挑选出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今日说法》等普法栏目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典型的案件情况,学习应用法律武器进行解决,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法治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学生充当原告、被告、律师、证人等角色,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实用性,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3.2明确法制教育的定位

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很多高职院校都未设置独立的法律教研室,往往使用德育教研室取代,直接影响着法制教育工作的持续进行,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高职院校需要强化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力度,从学校领导干部认识出发,将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3.3注重网络法制教育

在信息时代,网络逐渐成为“第四媒体”,高职学生几乎每人一台电脑、手机,但学生的上网时间普遍在五小时以上,网络法制教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中的关键内容。网络教育具有多样性、渗透性、共享性等优势,高职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技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学生性格特点,全面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例如,在国家宪法日,高职院校需要组织开展宪法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播放宣传视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法律教学中。

3.4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需要定期针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教师也需要关注法律前沿动态,深入研究法律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还需要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利用微课、慕课、资源共享等教育平台,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选择、应用大众媒体,强化网络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法制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及法制教育具有持续性、复杂性特点,教师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认识偏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教学知识,促进法律意识培养、法制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敏.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法制教育对策[J].环球市场,2019,000(027):315.

[2]凌敏,韩丹丹.新媒体时代增强高职医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8):8-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