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优化

2020-11-23王飞飞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摘  要】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宏观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针对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制约下对宏观环境进行优化。

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并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而让读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再次就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作了简要陈述,最后针对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同辈群体

1.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复杂多样的,不仅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消极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去除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增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这些因素不能任意增加或者减少,必须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方向原则、示范原则、渗透原则,从而使其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有效的作用”①。

1.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方向原则,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特色,统一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和行动,尽最大可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方向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坚持方向原则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必须坚定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把政治导向性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地方,使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同辈群体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虽然在大学课堂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但是大学生同辈群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会进行自我教育,因而大学生同辈群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同辈群体成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间接地又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被扩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方向原则不动摇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主体作用。

1.2充分发挥示范原则的实效性

“示范原则原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注重用自身的良好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受教育者,促进其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②”在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同辈群体重点成员的引导和带头作用,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互相影响的特性,同时大学生同辈群体的重点人物对群体成员具有示范作用。因而,在大学生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示范原则,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同辈群体重点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重点人物进行重点教育,发挥重点人物带头示范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须靠真理和人格的力量。人格力量主要体现在示范作用上 ,示范主体要言行一致,用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去引导和感化同辈群体成员,同时,示范主体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同辈群体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使同辈群体成员能够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最后,示范主体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落实自己所提倡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1.3将渗透原则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渗透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是如此,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在生活和学习的中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成员接触的知识类型更是丰富多彩,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会有利于同辈群体成员更加便利的接触到,不仅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也促进了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渗透原则时要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使社会各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再者要激励教育主体积极主动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社会生活领域,形成对大学生同辈群体全方位的深远持久的影响;最后,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影响也具有渗透性,因而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渗透原则,而且要注重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渗透,促使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不良风气的腐蚀,培养同辈群体成员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经济快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极大的精神享受,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的意识与經济发展不能相脱节,社会的物质发展状况决定社会意识发展状况,整体的社会意识对整个社会物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促进作用,社会物质状况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载体,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加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

然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兴科技以及附带的科技产品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平台,使大学生群体能更好的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学生群体有了更多的资源学习和利用。大学生是一个鲜活的大群体,因此,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的“学霸宿舍”“学霸情侣”就是对同辈群体之间互相影响的一个小的缩影,一个积极的、良好的经济环境会对大学生同辈群体产生促进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积极作用是令人瞩目的。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对大学生同辈群体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以改革开放为时间界限,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些失误,当然也包括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部分大学生群体贪图享乐,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放松了信仰的追求,缺乏对人生目标的追求;缺乏创新意识教育,使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被禁锢。经济过快发展和相应的体制不完善,从而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团体,因而也避免不了被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所影响,经济成分日益多样化,致使社会分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阶层,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无法规避的冲击,因此也就造成了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既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大学校园中的校园暴力、校园贷,同学之间、舍友之间相互比拼,吃穿住行要求高档次,品牌必须是外国进口,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没有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位,继承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反而养成了骄奢淫逸和好逸恶劳的恶习,使同学舍友之间剑拔弩张,人际关系破裂,同时也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作用。

2.2政治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新鲜血液,应对当代的政治环境做出正确的认识,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学生群体应当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做出深刻的认识,还应当明确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大学生同辈群体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去。

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应互相感染、互相激励,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政治环境里,同辈群体成员应当坚信共产主义最终会实现,以高标准要求自身,同辈群体成员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人才。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不断前进,但其中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从而导致一些政府官员贪赃枉法。自十八大以来,不少高官落马,部分官员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置若罔闻,使一些不良之风传入校园,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校园内阿谀奉承,视人情关系为立足之本,将革命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清廉之风视为糟粕,不正之风在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传播,从而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教化和指导作用。

2.3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环境,其中不仅包括制度文化,还包括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必须对其中的糟粕加以剔除,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然而在部分大学校园中迷信观念、封建思想依然存在,这对于大学生同辈群体接受先进思想和理论有着很大的阻碍,对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精神沟通产生了不良影响。再者,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群体官本位思想严重,致使同辈群体成员间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崇洋媚外思想抬头,大学校园中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吃穿住行都需要用外国品牌,认为国产就是贫穷的代名词,西方节日到来之际便是举校欢庆之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过时,同时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也已经被减弱,与此同时,互联网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同辈群体带来更多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影视充斥着黄赌毒以及邪教等暴力文化,部分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不仅减弱了文化对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的熏陶作用,间接地也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

3.优化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措施

3.1优化经济环境的措施

(1)要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这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大环境的根本举措,无论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物质经济的发展决定政治文化的发展,物质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前提,也是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2)在我国的经济大环境中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福利,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健全利益分配协调制度,缩小东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3)建立规范合理的经济秩序。良好的经济秩序会促进经济的有序进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序保障;反之,经济秩序混乱,会使经济领域问题层出不穷,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不能及时发挥。

3.2优化政治环境的措施

(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使我国的民主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氛围更加浓厚,为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法治是政治环境保持稳定的制度保障。(3)使公平正义深入人心,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国爱党的激情,防微杜渐,防止以权谋私,杜绝贪污腐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渐减少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3.3优化文化环境的措施

(1)要在文化环境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同辈群体应当身体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导向;(2)文化事业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是也是文化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方面的需要,也能明确的体现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品德水平;(3)重整文化市场秩序,加快文化体制创新和改变,培养高度的文化自强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活力,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第四、促进网络文化环境绿色健康发展,增强网络文化监督,严管网络文化市场,剔除低级文化,抵制低俗文化,重视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同辈群体,创造环境满足大学生同辈群体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

注释

①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②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梁艺濒,吴志伦.家庭收入对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影响[J].科学咨询,2009.

[3]高小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8.

[4]孙玉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D].黑龙江:吉林大学,2007.

[5]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李辉等著.《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8]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9]廖晓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吉林教育,2008,(2).

[10]李辉等著.大学生优化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王飞飞(1995.09-),男,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环境清洁工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