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桥昔拾
2020-11-23纪萍
纪萍
村口,阳光下,长长的水杉林,通直挺拔,亭亭秀丽,宛如仪仗队,夹道迎接每一位来客……
相传2000多年前,史姓五兄弟来到东桥村落,但见小河蜿蜒,绿树环绕,清秀静怡,便依水而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始有史家村,再有陈氏、王氏等异姓加盟,盖具东桥村雏形。
曾以为很多事随着岁月流逝而被遗忘,过后却发现是变得越来越清晰。第一次知道东桥村,是妈妈告诉我的。20世纪60年代,妈妈在省奔中教书,一春一秋农忙时节中学放忙假,农村户口的学生回生产队干农活,城镇户口的学生随班主任住到村里,帮助贫下中农收割播种。隔三岔五,星星点灯的时候,愛生如子的妈妈给熟睡的学生掖好被子,蹑手蹑脚推开柴门,顶月光踏小路步行十来里地疾奔回家,给我洗澡换衣,我问:“妈妈,你住哪儿呀?”妈妈说:“住在东桥村子里。”“村子是个什么地方?好玩吗?”
教语文的妈妈梳理着我乱蓬蓬的小辫子,绘声绘色描述一番:“村子啊,就是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一起种粮种菜,养鸡养鸭,小路弯弯,小河清清,野花飘香……”眼前立刻铺开一幅涂鸦画卷,我嚷着:我要去,我要去!出生在大城市,美丽乡村永远令我神往。
我上初中了,全班同学均属奔牛镇居民户口。放忙假了,兴高采烈背起铺盖卷儿,哼着红歌,迎着晨雾,扑向那神往的乡村。恰巧,住到了东桥村。那时的东桥村与千万中国乡村没啥区别,“公社就是常青藤,社员就是那藤上的瓜”,生产队的麦田,金灿灿一望无际;农家自留地,红黄橙绿青蓝紫,给大地披上五彩斑斓的百衲衣。我们分散住进农宅,昏暗茅草屋、泥土地,下雨天家里跟田间一般泥泞,干草铺地就是床,蚊蝇共舞扑面,鸡鸭猪屎味扑鼻声,蛙鸣声,狗吠声,蛐蛐声,伴入梦乡……
第二天全班出动去插秧,水田里的蚂蟥不请自来,悄无声息地爬上小腿肚子猛吸我的血,我尖叫着跑上田埂……班主任华云程老师虽然严肃批评我“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但还是手下留情,不再派我下田。阿弥陀佛,我猫在农家陈阿姨的灶窝里当烧火丫头,给全班同学煮饭烧菜,乐得其所,呵呵!和蔼可亲的陈阿姨拿出全家舍不得吃的“武农早”大米倒进铁锅,见我笨手笨脚,手把手教我当厨娘。柴火饭开锅啦,我迫不及待撅一大勺白饭送入腹中,难忘那粒粒闪亮、满口留香的稻米饭,是那个年代最美妙的东桥记忆。
陈阿姨也就40出头,却鬓角染霜,一脸菜色,那会一个壮劳力干一天重体力农活的工分仅3毛钱,一家人辛苦一年,年底分得全家口粮柴草还得“超支”,就是还欠生产队的钱,她家被称作姑娘不愿嫁的“超支户”,即贫困户,陈阿姨说小叔子三十出头了穷得讨不起老婆。
再后来我工作了,在检察院办案,又去了东桥村。那里有个远近闻名的明星企业——金牛电缆厂,厂子里发生一起盗窃案,我与助手去厂里调查案情,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啦。
绽放一地情花,覆盖一片青瓦。昔日茅庐全不见踪影,平地间崛起一栋栋粉墙黛瓦的楼房,坑洼不平的泥泞小路被笔直的水泥路取代。感念陈阿姨,寻觅到她家,陈阿姨身着紫红羊毛衣,容光满面地拉着我踏进她的新居。屋宅进门步步高哇,宽敞明亮三层楼,一应俱全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八仙桌上摆着过去年夜饭都吃不上的美味佳肴。陈阿姨那高大英俊的儿子在村办电缆厂上班,他告诉我:大队书记张全泉、大队长史如昇带领大家走出东桥,踏遍省内外机电公司门槛,为电缆厂拿回一张张巨额订单,村里几乎家家有人在厂里上班,收入可观,东桥人把贫困村的帽子扔到大运河里啦,东桥小伙子是奔牛乡最抢手的女婿,东桥闺女都不愿嫁出村去,呵呵!走出陈阿姨家,只觉得世事安稳,岁月静好!
这日恰逢农历三月二十八,奔牛镇一年一次庙会,率先奔向小康的东桥人走在三里老街上,腰板那个挺啊,嗓音那个响啊,出手那个大方啊,四里八乡的乡民好生羡慕哦!
饮水思源,怎能数祖忘典。东桥人富裕后修复了史家祠堂,祠堂坐落在史家大河旁。这是我第三次来到东桥村,信步跨进祠堂,史家五兄弟牌位面东而立,不觉肃然起敬。遥想当年,垦荒先驱夙兴夜寐,耕耘树艺,禾丰廪满造福乡民,这才有了今日17个自然村相连的大东桥村。堂前竖立着《宗训》《家规》,但见《宗训—和睦乡里篇》:盖乡里住居相近,天地相连,朝暮相见,若能彼此和睦,则交相敬爱。喜庆相贺,患难必救,疾病必相扶持,婚丧必相资助,有无必相挪借,虽异姓如一家,做事无有不成,若不和睦,则尔我各孤立无助,事皆难为,比乡里不可不和睦。
宗亲宗亲,宗才亲。“虽异姓如一家”,无论史家村、陈家村、花亩村……都是一个大家庭,《宗训》《家规》承载了所有东桥人的家园精魂:“型家之道,非耕即读,耕为衣食之源,读乃显扬之本;农工商贾,必能丰衣足食,供父母妻子,门不为乡人非消;敦孝悌,训子弟莫告予孝悌,爱来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家训家训,治家有训。东桥村最长寿者乃王家村的王家姆妈,她101岁含笑仙逝。早先王家父亲在外供职,王家姆妈携6个儿女住在奔牛老街,天蒙蒙亮,王家姆妈牵着小儿子王瑞新的手,步行十来里地,来到东桥村种地种菜,日落收工,杏红的夕阳下,母子扛锄相依而归,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古稀之年、自诩“田舍翁”的王瑞新说:“记得母亲来回步行70里地到城里,给在省常中就读的我大哥送学费,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大哥暗下决心,刻苦读书,日后成为国家栋梁。母亲的辛劳永生难忘,我一生以勤劳为荣,退休了回归东桥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其乐无穷啊!”王家姆妈坚韧、睿智,虽大字不识一个,讲不出道道,然身教重于言传,辛劳耕作养育6个儿女,5个上了大学,为全村称道。王家姆妈97岁那年不慎摔伤了腿,小儿子在母亲床边支张床,4年零8个月,朝夕陪伴,端屎端尿,不离左右,村民交口称赞,王家姆妈100岁了,曾孙女为老人家点燃烛光,常州电视台现场报道这段佳话。
古朴宁静、天人合一的东桥村,民风淳朴、勤劳为本、长有表率、老有所依、异姓和睦、世代传递。新人结缘,村里公认的秀才王瑞新老师奉上长辈暖心祝福嘱咐;老者驾鹤,王老师采访四邻,收集生平撰写悼词,彰显长辈可贵品格。他说《宗规》有婚丧必相资助的古训,相助是把好的传下去,把不好的旧俗摒弃掉。今年,东桥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喜讯传来,东桥人奔走相告,村委周敏书记约来王老师:请您拟草《东桥民约》,传承宗训,以德为鉴;倡导新规,造福后人。
村口,秀挺的水杉树叶色翠绿,沙沙作响,似饱经风霜的乡杖在娓娓道来东桥的前世今生,古有五兄弟,垦荒造园,福泽后代;昔日东桥人,异姓同心,脱贫致富;今朝东桥领头羊,意气风发,引领百家,攻坚克难,共创美好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