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辘轳首》看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受容

2020-11-23李欣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日本文化中国文化

李欣欣

摘要:《辘轳首》是日本怪异文学鼻祖小泉八云在《怪谈》一书当中的故事,描写了以耳为翼的妖怪脱离自己的身体在夜半飞来飞去的故事。而在中国,就已经在《搜神记》和《聊斋志异》当中出现过类似的故事,其变化形式和故事情节也很相似。本文欲从《辘轳首》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受容。

关键词:辘轳首;日本文化;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9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70

公元六世纪,佛教经由中国传入日本,与日本固有信仰神道融合,大大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和生活。在日本的佛教思想中,有“山川草木皆成佛”的理念,其中就含有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的思想。现在我们看到的许多妖怪传说都有善恶赏罚的观念倾注其中。其次,中国道教的神仙思想和方术以及典籍由日本的留学生带回日本,妖怪及成仙的传说也给予了日本文化很深刻的影响。如桃木剑可以驱邪,再比如日本的桃太郎的故事都有与中国道教思想有很深的渊源。同时,日本的妖怪文化从中国古代的《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等怪奇小说当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据说日本妖怪传说的70%都是以中国古代典籍和传说中的原型为蓝本创造出来的。

关于飞头蛮,辘轳首的故事,在中国的神怪小说中不在少数,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搜神记》和《聊斋志异》。起源于《搜神记》中的“落头氏”也叫飞头蛮,又名辘轳首,很多人以为是巫术。传说秦代时,南方有落头民部族,他们的头能飞起来。在三国东吴时,将军朱桓家中有一婢女,每晚睡下后,头总是飞出去,以耳为翼,或者从狗洞,或者从天窗中出入。天快亮时,头又飞回来。经常这样,旁边的人觉得奇怪,某天夜里点灯去看,发现只有身子没有头,呼吸也很微弱,于是他们用被子把婢女的身体盖上,天亮时头飞回来,由于被子阻挡,头不能回到身体上,婢女很忧愁的叹息,身体气息也变得急促。人们于是拿掉被子,婢女的头又重新飞回来接在脖子上。朱桓觉得太怪异,就把婢女打发走了。后来经过仔细了解,才知这是她的天性。

在《聊斋志异》中,也有两则关于头身分离的奇事。《诸城某甲》中描述了某甲被流寇作乱杀害后头耷拉在胸前。但就在家人在掩埋尸首之时,发现他竟然还有一丝呼吸,咽喉处还有没被砍断的地方,于是家人背他回家悉心照料,半年后竟痊愈了。十多年后,某甲与邻人闲谈,有人说了一句笑话,某甲笑的前仰后合之际,刀口突然破裂,人头落地,这时,人已经断了气。另一则故事名为《美人首》。故事描写了旅店里的几个商人,发现隔开邻屋的板壁上有个树疖子掉了,形成一个洞。忽见一个绝顶美丽的女子从洞里探出头。众人惊愕,以为是妖怪,想去捉她,但美人首马上缩了回去,一会儿就出现了。于是有个商人手持尖刀伏在板壁下面,美人首一钻出来,他猛地一砍,头颅应手而落,鲜血直流。店主发现后很害怕,带着美人头去官府高发。商人们在监狱里被关了半年,也没有人来报命案,于是官府就放了商人,埋了美人首。

上述这些怪异的现象传到日本,也变成了日本妖怪文化的一部分,而类似的妖怪被日本人称为“辘轳首”。在日本怪谈文学鼻祖小泉八云的小说《怪谈》当中,也收录了两则关于头身分离的怪事,包含了日本传说中辘轳首的两种形象,一种是回龙和尚遇到的以耳为翼,身首分离的妖怪;另一种则是“色情鬼”当中,白天看起来很正常,而夜晚则变成长脖子妖怪的作助。

故事《辘轳首》中讲述了一个叫回龙的和尚,赶路途中遇到一个砍柴的樵夫,就想要跟他回家化缘。回龙和尚半夜里发现樵夫家里的几个人都没有头,于是他就确定这些人一定是妖怪“辘轳首”,就把他们的身体藏了起来。不久,几个头飞回来,发现没有身体,就和回龙打了起来。这家的主人不敌回龙,最后拼死用牙齿咬住了回龙的袖子,其他的几个辘轳首便害怕的飞走了。回龙和尚衣袖上带着辘轳首在归途中路遇盗贼,盗贼的首领特别想把辘轳首作为自己的装饰品,回龙再三嘱咐他之后便离去了。夜幕降臨,盗贼们回到村子里,害怕辘轳首的亡灵回来作祟,便决定埋了它。另一个故事在国内出版的《怪谈》中,被译为“辘轳首”,但如果遵循作者的本意,翻译成“色情鬼”更合适一些。根据传说中的描述,轳辘首女性居多,然而,在宫城县一带所流传的“色情鬼”故事中的轳辘首,却是一个名叫作助的男人。作助已有妻室,但却一直爱慕邻村的一个姑娘。即使在姑娘结婚之后,他也会半夜化作长脖子的妖怪辘轳首去姑娘窗前偷看她。后被姑娘和丈夫发现,集结村人将他射死。

从故事当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辘轳首给人的印象,比中国的飞头蛮更加恐怖,甚至还会伤人。从这些传说来看,日本对中国传说的理解和改造已经融入了日本人撰写故事的风格。中国的飞头蛮和日本的辘轳首在形象上虽然有所区别,制服方法与中国的“飞头蛮”传说如出一辙。日本学者在小说中所描绘的妖怪的大多数,都具有日本独特的精神特征,是日本民俗文化的核心,同时也表现了千变万化的人性。

在我校17版(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日语系的学生就设置了《日本神话》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发现很多日本文化的原型都是来源于中国,因此这种比较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核心,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萌生民族自豪感,对今后的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日本文化中国文化
日语寒暄语背后的文化解析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