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及启示

2020-11-23杨白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旅游

杨白柳

关键词: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旅游

摘 要: 随着国家层面图书馆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持续的理论指导。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成立,让图书馆服务文旅融合有了落脚点。文章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服务案例,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文化旅游发展服务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0-0014-03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公共图书馆进入了法制化发展的轨道,也为公共图书馆探索创新性转型之路提供了方向指引。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考验和要求。在全新的法制保障环境和政策背景下,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

1 我国图书馆界文旅融合实践经验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图书馆就被评为“北京十大建筑”之首,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富的馆藏、优雅的环境吸引着无数参观者[1]。保存至今的图书馆建筑如宁波天一阁,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目前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一座图书馆,国家5A级景区,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2]。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建设掀起了新高潮,涌现出众多文化地标性图书馆建筑。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众多公共图书馆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建筑风格都成为网红地标。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新一批网红图书馆也相继出现,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点”,如:高晓松创办的杂书馆、晓书馆、晓岛,北京怀柔的“篱苑书屋”及扬州的钟书阁等。更有天津海滨新区图书馆,以其前卫独特的“海滨之眼”“书山”等设计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跃成为中国当代图书馆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高颜值文化地标,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图书馆。图书馆的网红现象一改传统的图书馆建筑刻板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为图书馆更深入的文旅融合带来了契机。

在文旅融合的强力推动下,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人们对旅游的诉求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旅游品质的提升。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开始进行“图书馆+”服务的有益尝试,纷纷在景区、公园、酒店、民宿等旅游场所设立主题分馆、流动分馆、阅读点等,为景区公共服务建设增加了文化内涵,彰显了地域特色。例如,浙江图书馆在西湖景区里的岳王庙开设启忠书吧,游客在此不仅可以体悟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还能享受信用借阅服务,是我国首个与5A级景区共建的信用书吧[3];杭州图书馆建设的主题图书馆形成了较为典型的“杭州模式”,不少主题分馆设在景点,与环境氛围合为一体,充分契合了文旅精神;浙江丽水民宿书吧走进民宿、走进景点、走向街头,成为丽水最优雅的文化风景,对全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示范引领作用[4]。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经验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保存地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以下简称“桂林图书馆”)为例,该馆从下几点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2.1 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服务品牌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打造的“走读广西”文旅活动品牌,将公共图书馆和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自驾游、研学游、户外讲座直播、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5]。桂林图书馆以“走读广西·桂林之旅”作为文旅融合实践重心,不断创新“阅读+旅游”的推广模式。该馆在2020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启动“走读广西·桂林之旅”文化体验自驾活动, 带领阅读和旅游爱好者走进会仙湿地景区,开启走读之旅。在走读过程中,桂林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邀请专家解读桂林山水知识,分享摄影摄像知识,还为自驾车友免费办理读者证,以多种形式为旅游注入文化内涵。之后,该馆又在5月23日的“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特别策划了一场“走读广西·桂林之旅”再出发活动,邀请学者、画家、阅读爱好者、书画艺术爱好者到桂林著名景区象山公园开展走读活动,以研学游、户外讲座、现场写生等形式打开全新的文旅体验。在文旅融合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加入文旅元素,形成知行合一的图书馆旅游品牌,与全民阅读相互推动和创新发展,既能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创新发展,也能有效地把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文化传播相结合,实现公共文化和旅游功能的融合发展。

2.2 以互联网为手段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萬物互联时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提档升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桂林图书馆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的“云”服务,对接广大群众的文化旅游阅读需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体介质,推送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馆藏资源,推出云展览、云讲座等线上服务,以科技丰富读者阅读体验。 此外,桂林图书馆还将服务扩展到当下火热的直播领域,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世界读书日”等为契机,通过“直播+云旅游”的创新形式,带网友“云上探馆”“云游景区”,以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助力桂林旅游复苏。“互联网+” 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为公共图书馆探索文化旅游互动提供了新机遇。

2.3 打造地方特色阅读点

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彰显出独特的魅力。桂林图书馆依托地域优势,找准公共图书馆与乡村文化的契合点,同时结合文化扶贫项目,联合龙胜县图书馆分别在龙胜县龙脊镇金竹壮寨景区、龙胜县马堤乡万人界长征体验区设立了书香壮寨阅读点和万人界阅读点,并为阅读点购置了旅游摄影、休闲养生、广西特色民俗、中英文对照读物,以及党政红色文化、人物传记等各类书籍,使广大游客和当地群众多了一处文化休闲场所,为当地景区的发展增添了文化气息,后期桂林图书馆还将根据阅读点的需求情况增加数字文献资源,便于游客和当地群众更加方便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公共图书馆将阅读文化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相结合,将馆藏文献与旅游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广本地文化,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同时还有利于深化公共图书馆的阵地建设,助力旅游品质的提升。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为文化旅游发展服务的思考

3.1 联合多方力量推进深度合作

融合跨界是文旅融合的一大趋势。相较于产业领域,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缓慢,公共图书馆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融合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在文化资源建设、科学普及教育、服务特殊群体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文化创意营销、产业化发展、自身宣传等方面明显动力不足,只有融合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多元化合作,才能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延伸。《公共图书馆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公共图书馆可在法律规定范畴内,探索与旅游管理部门、文化企业、创客团体,以及民间组织、自媒体等开展合作,将旅游阅读形式与乡村、景区、酒店、民宿等旅游元素相结合,从而促进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实现多赢的叠加效果。例如,桂林图书馆的“走读广西·桂林之旅”活动就是联手桂林市自驾车协会,充分发挥各自在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优势进行的跨界合作。桂林图书馆还与新浪广西合作,对“走读广西·桂林之旅”活动进行在线同步直播,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旅游服务体验。

3.2 空间建设及内涵提升并重

公共图书馆将文化景观设计内涵和地方特色元素融入空间建设、外形设计、文化软装饰等方面,能够拓展文化设施的旅游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观光文化资源。然而,公共图书馆要想使文旅融合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仅依靠网红效应以貌取胜并非长久之计,真正吸引读者和游客的是图书馆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质服务。以天津海滨新区图书馆为例,该馆的设计创新不言而喻,但因游客众多、馆藏资源单一从而降低了普通读者的满意度。相较之下,国家图书馆凭借雄厚的资源支撑和强大的文化价值引领力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勇立潮头[6]。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在空间建设、场馆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保障基本服务和功能的基础上涵养自身文化,深挖图书馆历史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保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3.3 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旅游文化建设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开始转变为优质旅游资源。公共圖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法》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职责。公共图书馆拥有大量、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其权威性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比拟的。以桂林图书馆为例,该馆设有古籍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家谱馆、方志馆、抗战文献中心等,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依托提供专业化的文献保障和服务。在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方面,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承担保护、传承、开发地方文献的职责,提高文献开发能力,深挖馆藏资源内涵,梳理历史,借助翔实的史料和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支持与配合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参与旅游宣传推广,推动文化信息和旅游信息的传播融合,让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更加高效地服务于文旅融合发展。

3.4 加大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文化旅游部门改革的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对于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诉求,人才培养是关键动力和根本保障,但文化和旅游两个系统人员的思想、理念、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创新能力较弱,创意策划、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人才极度匮乏,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力不足,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停留在相对低端、较容易开发的领域。《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公共图书馆需及早思考和谋划,加强跨领域、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增强馆员的文化底蕴,夯实文化旅游发展人才根基,如:与旅游学院、旅游类人才培训机构等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文旅融合。

4 结语

在文旅融合趋势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紧抓机遇,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本地特色人文资源,将文化要素更广泛、更深刻地融入旅游领域中,同时正确把握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定位,不忘服务初心,坚守文化担当,让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  查炜.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2020(2):41-45.

[2]  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9(3):136-139.

[3]  杭州网.书香浙江·杭州岳王庙启忠书吧正式开放   [EB/OL].[2020-06-06].https://z.hangzhou.com.cn/ 2018/whycdcbycc/content/content_7279206.htm.

[4]  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 图书馆,2019(2):1-6.

[5]  南宁新闻网.全区公共图书馆开启“走读广西”之旅   [EB/OL].[2020-06- 30].http://www.nnnews.net/p/ 3042354.html.

[6] 黄安妮,陈雅.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J].图书馆,2020(2):35-40,52.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旅游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旅游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