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顶层设计

2020-11-23杜晨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杜晨歌

摘要:音乐欣赏是一个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课也成为了小学课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理解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本文以《小狗圆舞曲》音乐欣赏课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进行了顶层设计,本文第一章对《小狗圆舞曲》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提出了《小狗圆舞曲》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了问题、第三章对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了顶层设计。

关键词:音乐欣赏;《小狗圆舞曲》;课堂教学;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75-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51

一、《小狗圆舞曲》概述

(一)《小狗圆舞曲》的创作背景

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了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总是喜爱追逐自己尾巴团团打转。于是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因此作成了这首《小狗圆舞曲》。乐曲整体速度快,但是篇幅很短,因此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

(二)《小狗圆舞曲》的内容

《小狗圆舞曲》分为简单的三段体。第一部分是旋律主题(1~36),第二部分为中段主题(37~73),第三部分为再现部分(74~126)。其中前后两段首尾呼应,构成作品的主要形象。在四小节右手连续不断的旋转式旋律序奏后,主旋律以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优美而又缓慢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则是第一段的再现部分。

二、《小狗圆舞曲》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化

现阶段,小学音乐老师往往对音乐欣赏的必要性存在认识误区,忽视了“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欣赏课当成“听歌课”,教学方法固守传统、陈旧乏味,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常常过分强调音乐背景与作者的介绍,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过于直观,缺乏趣味性,把音乐欣赏的重点放在单纯的知识讲解上,忽略了让学生亲自体验的重要性。并且对音乐欣赏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二)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较弱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高不高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同学只想安逸的度过课堂时间,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主动思考的同学居于少数。

(三)音乐欣赏效果较差

现当代小学音乐教师一般都是严格按照音乐故事、人物轶事等内容开展详细的介绍。小学生们年龄相对较小,课业压力的繁忙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充分地去融入到音乐欣赏的氛围当中。教师课程开展的顺序和形式千篇一律,很难让同学们积极热情的投入到课堂中去,教师往往过于直观的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到时学生总是机械的记住一些固定的知识,而失去了音乐欣赏课原本的享受和快乐。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顶层设计

(一)树立全新教学理,制定教学目标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看重音乐的教育使命,追求的是“成品”灌输和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潜力等都不受重视。这样的音乐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教学的兴趣,音乐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要解决小学音乐欣赏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树立教学目标,如《小狗圆舞曲》一课,应当这样设计:首先,通过对《小狗圆舞曲》一课的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其次,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与课堂互动,表演及创编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小狗圆舞曲》的音乐背景和音乐基本要素,从而提高音乐基本知识技能。

(二)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音乐欣赏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小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对音乐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应该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和成长,让其体验音乐的美感。音乐欣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先由知觉欣赏进入情感体验的阶段,再达到理性欣赏。也就是說,音乐欣赏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多样化教学将声音,视频,图像结合起来,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融入歌曲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比枯燥无味的直观导入更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课堂与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理解能力与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处于萌芽时期,教学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音乐背后的故事,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进而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入兴趣的引导,例如在《小狗圆舞曲》音乐欣赏课堂中,将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情景剧,让学生通过对歌曲情绪的理解自行设计表演一下小狗欢快玩耍的样子和玩累了休息时惬意的样子,使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启发联想和想象,主动参与到情景剧创设和表演的内容当中,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进而提高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是提升学生欣赏、感悟音乐技巧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音乐共情能力、引导学生与音乐实现积极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课堂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体验。充分的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四、总结

音乐欣赏是一个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理解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小狗圆舞曲》为例,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进行了多

方位的总结。发现在《小狗圆舞曲》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弱,音乐欣赏效果较差。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有计划地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其次应当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金成姬.朝鲜族中小学音乐课程教材教学研究[M].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2013,P41.

[3]尹红.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39.

[4]宋瑾瑜.四川省阆中市城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6,P26.

[5]邱诤男.浅析肖邦钢琴作品<小狗圆舞曲>的演奏艺术[J].艺术科技,2018,P84.

[6]卞莉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北方音乐,2018,P163~164.

[7]梅红.音乐教师关于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8,P109.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音乐欣赏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