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析

2020-11-23刘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国画改革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艺术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中国画教学出现了种种弊端。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中国画接班人,改革中国画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画教学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3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29

一、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选拨机制单一,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每年都要通过美术高考和各自组织招生考试进行招生,这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存在弊端。美术统考都是固定素描、色彩、速写三个科目,艺术院校自行组织的招生考试也只是大同小异,稍作区别。最后以专业课和高考文化课按不同的比列分数相加从高到低进行录取,选拨机制单一。而许多考生为了能考上大学,往往通过参加艺术培训班集训的方法走捷径,部分考生选择美术之路也只是迫于文化课成绩差,加上一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降低了对考生的录取标准,这些都造成了艺术生源质量不高。

(二)教学培养方案存在西化倾向

近年来,中国画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素养,教学方案多以素描、色彩等与西方艺术课程类似的技法课为主,不注重中国画要义的培养,这也使得学生对于国画精髓理解肤浅,也就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中国画作品。

(三)教学重技法、轻理论,传统精神文化教学缺失

部分中国画教师授课时往往注重学生技法能力的培养,过多的把物相的精准训练确定为教学标准,占用大量课时,却耽误了学生的笔墨训练。课堂教学也不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具備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导致传统精神文化教学的缺失。

二、中国画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完善健全艺术生入学考试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提高艺术生的生源质量才能为今后教师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完善健全艺术生入学考试机度,确立合理的人才选拨模式。而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入学考试科目,要与设计专业的入学考试有所区别,要按照中国画画种的特点设置考试科目,如入学考试可以增设书法、线描、中国画概论等相关考试科目,同时考察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和传统文化修养。多角度、多侧面的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选拨出一批优秀的中国画接班人。生源质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尊重中国画教学规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1.借古开今,临摹为先

中国画教学,临摹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熟练掌握古人的表现技法、用笔模式和创作手法将为学生今后的中国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借好古,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备课,不仅要广泛涉猎文史哲等方面的国学知识,还需要对临摹的古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个人独到的见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创作步奏、设色技法、时代背景等方面都要能够跟学生深入讲解。通过让学生欣赏、临摹古人的经典画作,引导学生感悟中国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体会其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把握其中的审美意味,如此,方能达到教学目的。

2.外师造化,重视写生

中国画写生是培养学生正确观察方法和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画写生与西方绘画写生在观察方法、绘画技巧和绘画材料的选择上都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画写生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思就是写生过程中要尊重客观物体的真实性,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画家内心情感的主观世界“,写生”实为“写心”。而且中国画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与学生平时素描、色彩基础训练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不一样。因而在写生课教学中,教师要先行示范,让学生了解中西绘画的区别,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画特有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法并运用到创作中去。

3.书画同源,以书入画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观点,他在《秀石疏林图》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表达的意思就是绘画与书法具有相通性,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书法用笔的轻重缓急、浓淡干湿、起承转合实则也是中国画的基础,体现了画者对使用毛笔的熟练程度。因而,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书法的基本功训练,以书入画,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补救文化缺失,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

画家有画家的情怀,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成不了画家的。纵观历代名家,都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诸如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谢赫的《六法论》、宗炳的《画山水序》等等,这些宝贵的画学、画论既有绘画技法的阐述,也有审美意识的表达。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课时比例,增加学习画论课时,让学生多读多思,领悟这些上乘的审美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高校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中),2018(07).

[2]田建议.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美术文献,2019(06).

[3]邓伟明.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7(21).

作者简介:刘戈(197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画改革教学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