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之思考

2020-11-23吴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美学

摘要:本文以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为线索,分析了艺术美学和生活美学。首先指出了美学、艺术美学、生活美学的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艺术源自日常生活,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第三,分析了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的关系:生活美学中的美是一种生活方式、艺术美学中的美是一种审美经验、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艺术美学;生活美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1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08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美学有艺术美学和生活美学之分,美学无处不在。美,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我们直观感觉上的美,这种美可以是一所漂亮的房子,可以是一个美人,也可以是一件美丽的衣服,但是涉及到美学便与我们一般认识的美不同,这种美是一种美学的特征,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就是因为它们都具备美的特质。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美了几个世纪?绝不是因为蒙娜丽莎本人有多美,而是因为这幅画表现出来的是追求自由的精神,是那种让我们捉摸不透的微笑,是人类内心真正追求的平静。

(一)美学

美学指的是从人的现实审美关系出发,将艺术当成审美的对象,分析、探索人的审美范围内有哪些审美意识的表现、如何感知美、评价美、创造美,是一种研究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的出现主要是研究美的本质和意义,并不是单纯的审视好看或者不好看。在学科分类上来说,美学是分支哲学,想要学好美学就必须要有哲学作为铺垫,研究美学的特征也是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符合这些的特质。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为艺术,但是不是研究表象的问题,而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二)艺术美学和生活美学

艺术美学又被称作是艺术哲学,就是在艺术上的哲学。涉及到哲学,艺术的美就要具有一定的哲学特征。艺术美学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艺术和美是绝对的象征和体现,二者之间是绝对的关系,存在绝对的美和一切美的原型。

生活美学是一种接近人们生活的美学体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上的审美和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法发现的美了。生活美学直接关注美的本质、审美规律、审美方式,将传统的美学研究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生活美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人体美学、心灵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景观美学等等,只要是生活中的美我们都研究,在生活中的审美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和丑,美的东西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具有美学上的特征,而不是因为我们主观上所判定的美和丑。

二、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一)艺术源自日常生活

艺术源自于日常生活之中,所谓的艺术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灵感,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特征提炼出来,反应在电影、电视或者美术作品上,这就是艺术。但是如果没有生活,那么艺术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美的原型,就没有审美意义上的美,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艺术。无论是张艺谋近年来大火的《影》(如图1所示)还是早期的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如图2)亦或是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这些都是艺术品,但也都是源自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如果没有生活中大家门户上高挂大红灯笼的生活事实,这样的作品无论如何也是出现不了的,即便是出现了,人们也会觉得脱离生活,从而并不认为这样的场景是美的。

(二)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

艺术源自日常生活但是却又高于日常生活,从而产生了与日常生活的分离。艺术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我们经常说电影中的场景以哪里为原型,这就是艺术得到原型,而不会直接称原型为艺术。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拍成电影、还原了场景这才是艺术,在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这只是一种好看的场景,并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艺术与日常生活又是分离的,是再高一个层次的,这才会有学者来研究“美”。

三、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的关系

艺术美学与生活美学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生活美学中的美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艺术美学中的美是一种审美经验,但是也只有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美才能够存在审美经验,因此,近年来美学生活化和生活化的美学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

(一)生活美学中的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美学无所不包,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一切都与生活美学相关,美学延伸到生活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生活美学中的美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例如生活美学中所涉及到的乡村环境之美,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乡村那种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美,这是因为我们向往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上体现出来的美相对于城市之中的砖瓦水泥浇灌的楼房更有吸引力。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到了乡村环境的这种美,但是这种生活是存在于客观生活之中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生活美学将审美更加大众化、生活化了,我们所穿的衣服、心灵上的思想都是一种美,我们认为这件衣服很美,实际上就是生活美学的审美带给我们的视觉体验,这件衣服是美的却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美,所以生活美学也有固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让每个人虽然由不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眼光的,但是从生活美学的角度来讲具备这些特征的生活事物才算是真的美(如图3所示)。例如一件衣服的美,在于一件衣服的时代性、民族性、职业性、和谐性、形式和性感程度,而且着装也是一门艺术有着一定的技巧,符合这些特征的才能够称之为美,而不是我们主观认为美就美了,客观存在的美是一直存在得到,永恒存在的,而不同的衣服却有不同的美,我们不能以一件衣服作为衡量美的标准,因此生活美学才是哲学上的一个分支。

(二)艺术美学中的美是一种审美经验

艺术美学是一种审美经验,美的文艺作品都是在人类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的,具备自由的本质,长期被束缚的人和思想是无法创造出美东西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的灵感,只有自由的个体在自由的状态下,才会最终创造出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美,才能够符合人们在审美上的经验,因为创作者的内心真正自由,也只有具备这种美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美,美术作品和电影作品都是这样的。所谓的审美经验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特征,但是艺术美学对于美的定义却是永恒的,不能够发生变化的,因此艺术美学中的审美经验也是相对固定的。我们说艺术是美,美也是一种不变的艺术,艺术美学将一切事物都朝向美的方向发展,具有美的特征,所以美才会存在。

(三)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指的是生活美学的出现将美学从高高在上的艺术延伸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领域之中。在生活美学没有出现之前,谈到的美学是与生活分离的,是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美学的特征,为什么具备这些特征的事物就是美的。但是生活美学出现之后,很多人在审美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对于生活中一些美的事物认识更加客观,不再以主观上的认定美或者丑,而是渐渐从美的特征来认识。

四、结语

美或者丑是一种审美,但是为什么美、为什么丑,这就是美学。美学上的一切都同哲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学习美学无论是生活美学还是艺术美学,都要有坚实的哲学基础。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苏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专业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欣.马克思生活美学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7.

[2]陈旭光.论“电影工业美学”的现实由来、理论资源与体系建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32-43.

[3]万金.美国非裔戏剧美学百年流变[J].文化艺术研究,2018,11(04):64-70.

[4]苏晓,江成.艺术美学视域下的永顺老司城遗址生态文化价值研究[J].艺海,2018(12):143-145.

[5]娜日高娃,蒋琳.基于生活美学的休闲游景区规划设计研究[J].现代交际,2019(02):116-117.

[6]刘悦笛.微时代中的“生活美学”与“审美虚薄化”[J].教育传媒研究,2018(06):40-43.

[7]田鹏.“生活美学”的问题、建构与反思——以邵雍为视角[J].中国美学研究,2018(01):103-124.

作者简介:吴艳(1993—),女,汉族,江苏宿迁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服装设计。通讯作者:李正,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美学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美学以生命为视界
黑之新篇
纯白美学
《医学美学美容》合作机构推荐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