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栖霞风貌区戴家库地块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

2020-11-23黄槿旺单祎婷刘华迁郝峻弘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安徽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貌建筑设计建筑

黄槿旺,单祎婷,刘华迁,郝峻弘 (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1 项目概述

1.1 自然地理环境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属于茅山楔入南京地区的北支,整个地区为断块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域内有体态柔美的地表钟乳石、深奥幽远的峡谷、参差夹立的石林、石景等这类地质环境,构成了栖霞山立体多姿、山深石峻、壁立千仞的独特地理环境。

1.2 人文历史环境

栖霞山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自南朝以来便是佛教圣地。在明代时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并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如今的栖霞山所拥有历史古迹遗址多达80余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等,其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浓厚。栖霞山风貌区的秀美景色吸引众多文人、画家来此游赏创作,明代画家张宏绘制的《栖霞山图》,描绘了自栖霞山无量殿、千佛岩至栖霞顶峰一带的山林美景。大批文人画家纷至沓来于此挥洒创作,让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栖霞山风貌区更具人文气息。

1.3 项目简介

项目所在地“戴家库”地块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紧邻栖霞山风景名胜区,见图1。区域由红敬线、红狮线,红枫路围合,占地面积5.95hm2。其中红枫路为城市次干道,是进出场地的主要道路。区域北部为京沪铁路和栖霞大道,东侧是通向长江四桥的绕越高速,南侧靠近312国道,具有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见图2。项目东侧为栖霞区法院(拟搬迁,变更为绿地)、中心幼儿园、红枫新村住宅区,南侧为栖霞派出所,西侧为仙林污水处理厂,北侧为栖霞街道民生保障中心。基地东侧沿红枫路有红枫新村和九乡河小区两个小型居住区,人口规模约为3000人左右。

图1 栖霞山风貌区域图

图2 项目周边区域道路分布情况

场地周边服务网点种类稀少、业态种类贫乏、集中度不高,且品质和专业化的水平不高,无法为周边的居民提供生活所需,亟需建设增添一个商业化水平较高的容纳社区服务中心的统一集中片区,不仅为周围的社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也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提供餐饮、商办、文旅的功能。本设计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整体规划,并进一步对商业、旅馆、办公等单体建筑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在栖霞山风貌区拥有如此独特的自然、社会、历史环境,如何加强整体城市设计与栖霞山之间的联系、如何考量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成为本次设计思考的重点。无论是模仿现有教条,或是破除陈规大胆创作,都应该从尊重栖霞山的历史环境及尊重地域性的角度出发。

2 提取区域风貌特色元素

2.1 自然山与国画山

“戴家库”地块紧邻栖霞山风貌区,我们提取的第一要义便是“栖霞山”的自然山脉特征,并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立意特点。

如前所述,明代画家张宏创作的《栖霞山图》见图3,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使人看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世界之中。画面的主体千佛岩,在林木的掩映下显得古朴典雅。

图3 《栖霞山图》解读及转译

设计的思想灵感来源于《栖霞山图》及栖霞山本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案建筑之间高差错落起伏、层层交叠,及景观绿化水系的营造,体现出山水画中所展现出的山水林亭的意境美。

2.2 “佛光”

栖霞寺是栖霞山地域的众寺之首。“栖霞寺佛光”这一奇特现象记载于《同治上江两县志》,千佛岩“三圣殿”中无量寿佛“顶部有珠,光彩射人”,可见栖霞山三圣殿“奇妙玄光”随时间不断变动,见图4。从建筑角度分析“佛光”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利用太阳日照与建筑采光的微妙关联性,创造出一些奇妙现象。建筑设计利用太阳光影的变化,在建筑内部营建“佛光”的意境,以此呼应栖霞山独特的禅意文化。

图4 栖霞山三圣殿“佛光”

3 城市设计

3.1 设计立意

本案城市设计依据《栖霞山图》将场地划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部分,从南到北与《栖霞山图》自下而上进行对应。场地南地块设计为读画的起始、二维的“近景”,设计立意是“山外观山”,以绿化作为主角的庭院式景观、公寓建筑环绕其周边布置的片区。“中景”是本案的北地块横轴的南部,对应《栖霞山图》中的栖霞寺和千佛岩,溪流流经于旁,设计立意是“山内观山”,营造出以水系为主角的人们与水的娱乐互动的情景,利用水上汀步、特色水景及水景台阶等景观要素,加强水、建筑和人之间的联系。“远景”是当人们自下而上欣赏这幅山水画或是亲临栖霞山沿着山路游动至顶点,眼前豁然开朗,立意为“放眼远眺”。设计提炼出画中用于人们停留观景的空地,将广场作为该部分的主角,意图打造多广场、多景观。最后在地块北部即南北纵轴端部,将办公建筑的入口广场、游客行走至此的休憩广场、商业功能的次广场联系起来,创造出大小不同、半室内半室外的自然景观。

场地设计以南北两地块连续的纵横十字轴为主要结构(见图5),通过纵横十字轴规划场地功能,并以此来营造街巷景观。其中横贯南北地块的南北纵轴规划为栖霞山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轴线两侧均为对外商业部分,而两条横轴则起到联系入口广场引入人流的作用。轴线采用的形式类似铺设在栖霞山上延绵路径的自然形态。贯穿南北纵轴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延绵至场地北端尽头,做了一定弧度的弯曲,使得游览步行至此的人们能够望见四周形式各异的景观。

图5 双十字轴设计示意图

图6 “戴家库”地块总平面图

3.2 城市设计导则

①建筑高度的控制方面:建筑风貌应与栖霞山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在符合其功能的基础上,地块内主要建筑的体量及高度不影响周围山体及水系的景观风貌。整体空间形象充分尊重当地栖霞山景区的文化环境,保留区域地域性特征;北地块限高35m,南地块限高24m,充分利用限高标准营造山势起伏之态;北地块东北角、东南角及南地块西南角均开辟为公共性的观景区域。

②建筑界面及建筑退让线控制方面:为形成美观连续的街道空间,规划地块遵循建筑贴线率指标,沿街建筑规整有序,营造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商业界面。场地规划强化边界,严格控制红枫路一侧的建筑立面,保证沿红枫路的建筑贴线率不低于50%的同时,构建沿街主要商业界面;在场地北面规划并设计有连续的景观带界面,与东侧商业界面加以区分;片区内部建筑严格按照在规定建筑后退控制范围内建设,北地块东侧建筑退让10m,主要分布有商业建筑,西侧、南侧及北侧建筑均退让15m,其中西侧、南面为旅馆建筑;同时,因基地北侧沪宁城际铁路为高速铁路,按规定新建建筑需退让轨道中心线50m,故在此退让后布置办公建筑。南地块各方向建筑退让10m,分布有公寓建筑及商业建筑。

③交通组织方面:该区域联系一定范围的居住区,合理组织地块内外机动车流线和步行流线;为适应商业办公和住宿需求,组织流畅的慢行交通网络。场地机动车出入口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设置,南北地块均位于西北、西南两端;北地块设计有三个地库出入口;同时场地内部道路及场地周边道路构成完整的消防环道,符合规范中对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面的要求及地库出入口设置的需要,见图6。

4 单体建筑设计

4.1 “漫步行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

“漫步行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从与《栖霞山图》、栖霞山的历史文化、栖霞山的生态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虑。商业建筑由三个体块通过高低错落的退台联系组成,通过人在商业建筑中行走过程的所观所感模拟《栖霞山图》中人漫游行进的过程,营造在不同标高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采用屋顶绿化呼应周边的自然山体景观,强调不同标高的观感和体验,增强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的良好交互关系,见图7。

4.2 “攀山入境”——旅馆建筑设计

旅馆建筑设计的重点放在建筑剖面设计中,通过内部营造的“登山路径”实现登临栖霞山的场所体验。人们在建筑内部穿行登山时,中庭顶部倾泻而下的日光穿过纵横交错的楼梯步道,最终洒在池水上,抬头看见这些“盘根错节”的步道,构成了如同栖霞山登山路径的林木掩映,营建出“佛光”交织下的精神场所,见图8。

图7 屋顶绿化

图8 “登山路径”中“佛光”的演绎

4.3 “叠山落林”——办公建筑设计

“叠山落林”即叠落山林,落同摞。“叠”与“落”是主指建筑体块通过“叠”和“摞”的动作重叠形成,“山”与“林”是设计意象和灵感来源,希望建筑能与自然紧密结合,具有活力与生命力,创造舒适积极的办公空间。通过三个体块层叠错落形成高、中、低三个层级的室外景观露台,不仅提供了北向观栖霞山景的开阔室外空间,同时满足临时室外展览的辅助活动功能。通过不同标高处赋予的室内空间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增加办公空间的趣味性。镶嵌在建筑外立面有多条户外步行廊道,引导行人、访客或办公者漫游其中,并衔接不同高度的屋顶露台和各楼层的室内,从而有效促进不同用户群体和访客之间的互动交流。拾级而上的台阶提供给使用者一个连续开放的观景平台,在建筑的不同标高处有不同的视野,尽览栖霞山远景与城市的风貌,见图9。

4.4 建筑表皮设计理念

图9 办公建筑空间效果图

图10 建筑表皮形式推敲

建筑表皮设计采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以此呼应栖霞山自然环境,回应地域特色并触发人们位处于此所在的场所情感。拟树枝状的表皮形式,寓意建筑以自然生长的植物姿态融入场地,也赋予了步入到场地内部的人们,更多的来自栖霞风景区空间氛围的场所体验,见图10。

5 小结

对于历史风貌区下的城市设计及单体建筑设计,我们在栖霞风貌区“戴家库”地块城市设计及单体建筑设计中作出大胆的尝试。历史风貌片区可以是诸如古镇般历史韵味浓厚,也可以是大胆地破除陈规,将历史文化底蕴抽象化地表达在深层位置,抛弃传统砖石立面的处理手法,将文化底蕴融于空间体验中,抽象化地模拟山林葱郁的意境。

设计将《栖霞山图》提取转译出“三景”,并赋予每一部分特殊的“主角”,是对历史文化形式的新式表达。人们处在地块内部的“谷”时,抬头四周尽是“树形”表皮,就像是置身于山谷之中、林木间隙般。无论是纵横十字轴、混凝土预制板材的拟树枝状表皮,或是层层叠叠的建筑形态,都表达出我们对于历史风貌区下的城市设计及单体建筑设计的创新设计策略的突破性尝试,企图从中寻找现代建筑与历史风貌区间的平衡所在,即我们所遵循的“扬弃”设计原则。

猜你喜欢

风貌建筑设计建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