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0-11-23杨欣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缺口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文/杨欣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我国必须建立更为公平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句话不仅是对我国颁布养老金制度之后所获成果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包含了对之前社保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合理纠正的意思。养老保险制度是关乎我国民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落实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政府、社会以及有关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金制度现状

我国目前采用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提高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效率,确保社会能够更为平稳地运行,并有效规避了老龄化人口贫穷现象的出现。其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使其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创新思维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改革道路,并逐渐构建了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体系结构,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1]。

第二,改变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借助20余年的改革,落实了从传统保障制度之下仅仅依赖于政府以及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朝向社会化责任分担制度方向的改变,也令传统保障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

第三,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从某种程度而言,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达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的,从而令一定数量居民获得养老保障,并且逐渐形成养老金合理调节制度,以便退休人员可以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养老金收支缺口增大。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使得养老金收支缺口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逐渐难以维系在养老金方面的投入成本。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总计3个省份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之后又进一步扩大。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显示,我国2018年~2022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仍将有13个~14个,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养老金累计结余基本是源自政府的支付与转移,而巨大的养老金收支缺口则证明,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与影响之下,我国养老金统筹账户将使得我国政府财政承受极大的负担,未来基础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也将随之加大[2]。

第二,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一方面,相关制度与规定并不健全,导致对劳动力优化配置极为不利。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不统一、缺乏衔接,使得劳动力转岗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致使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我国当前采用的政策明显限制了人力资源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企业工作人员之间的合理搭配也受到一定制约。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所采用的养老金制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距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劳动人员在养老金体系之下就业岗位的流动。另一方面,制度标准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就养老金替代率方面而言,一般职工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一般城镇职工养老金代替率约为30%上下,但公务员或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代替率可达到80%左右。研究发现,若计算不同名目的补贴,其退休金替代率不小于90%。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合理改善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

据全国老龄办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年龄不低于60岁之上的人口数量达到2.41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7.3%。我国老龄化人口自1999年~2017年,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预估至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总值达到峰值4.87亿人,占人口总数34.9%。这就证明我国当前出现了人口亏损与萎缩的前兆,因此,改善养老金资金缺口的主要措施,便是调节人口结构,以实现收支之间差距的缩减,加快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速度。政府可采用如下措施开展人口调节:第一,针对养老金制度体系所产生的风险与影响,进一步落实与强调人口生育政策,积极规避、管控以及缩减人口快速发展。第二,在政策方面加快推进老龄化地区人口结构调节。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在地域方面的分布并不均匀,农村同城市在老龄化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今,尽管城镇职工同农民工在跨省流动过程中,养老保险可以转移与续接,从某种程度来说,缓解了本地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象。但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颁布更多政策,突破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内城市与乡村在养老保险衔接以及转移之间的壁垒,方可实现城镇之间人口的调节,使社会保障制度更为健全与方便。

(二)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应进一步推行养老制度改革工作,并积极促进养老制度并轨,要求城镇之间,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同企业职工之间采用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方面承担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保证社会公平。我国养老保险划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制度、以及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制度,这种制度同时存在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但两者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统筹方式存在不同。企业人员的缴纳方式是单位或是职工个人,依照政府设定的标准缴纳相应的保险金,而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则有财政拨款补助。第二,支付方式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养老金的主要来源在于国家财政部门的直接拨款。而企业职工,其养老金主要来自其自筹账户。第三,享受的标准也存在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金制度采用现收现付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前退休之后依照退休前岗位薪资水平发放退休金。而企业工作人员则必须结合自身累积个人账户,在退休之后,由国家统一发放退休养老金。我国今后应积极采用养老金并轨制度,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养老金缺口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保证社会更为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急迫解决。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政府应合理改善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并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缺口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