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方法的创新研究

2020-11-23谢宏飞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柔性高校学生管理者

文/谢宏飞

一、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理念是现代化教育中新兴的学生管理方法之一,该方法针对学生心理及生理两方面的特性,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加以补充,起到提高学生群体之间凝聚力的作用。区别于其他强制性学生管理方法,柔性管理理念可以增加学校管理的说服力,让学生自愿听从学校的安排。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以学生的自主理念为中心,将家庭、高校等外部对学生的期待,转换成学生自身前进的动力。

为此,对柔性管理理念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柔性管理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针对的学生群体为具有自主独立思想的90后学生,在管理中使用谈话、感化、关怀等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包容[1]。上述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学生的进步,但基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如下:

1.柔性管理理念与高校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匹配,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通常根据教学大纲规定而采用知识点灌输式的管理方式,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2.学生之间个性差异性过大,教师无法根据教学情况判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无法掌握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

3.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向教师反馈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4.由于学习压力过大且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学生极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柔性管理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方法的创新研究

结合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事业的发展现状,在柔性管理理念下,从4个方面,开展高校学生管理方法创新的研究。

(一)引入“三位一体”学生管理理念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管理学生的根本[2]。在柔性管理理念下,要求高校在实施学生有序管理的同时,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主线,强调以学生为本,坚持自身发展的主体思想,随时关注学生所提要求,将高校教育、校园服务及管理三者融合。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让“三位一体”学生管理理念深入管理者内心。

“三位一体”学生管理理念要求教师及管理者在管理学生过程中,降低自身的感情倾向,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氛围,转换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管理中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帮助,达到有效管理学生的最终目标[3]。柔性管理理念不仅要求管理者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要求管理者担负起一定的管理责任。整合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将被动转换成主动,处理好学生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由学校到社会与岗位的无缝接轨,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契合程度,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学生个体差异引导机制

创新管理方法要侧重于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将学生管理的侧重点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的关心。同时完善学生差异引导机制,定期开展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保障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4]。在学生发展多元化原则下,实施分区学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受到公平对待。完善管理者的顶层结构,按照校园团委、党委建设模式,搭建校园学生培养机制,完善班级干部聘选流程与学生互评机制,采用过程评价方式代替结果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管理的主要方向,关注学生在个性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分区,划分高校管理目标、学生自身管理目标。根据目标划分结果,采用不同方式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管理,进而起到强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综合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搭建学生与高校的交流平台

柔性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群体实施规范化的管理。由于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未解决学生对高校提出反馈意见得不到处理的问题,本文将采用搭建学生与高校交流平台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5]。一方面要采用定期开展班会的方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在管理者的管理基础上,采用开展多样式班会活动的方式,传播校园管理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高校官网或校园微信公众号,搭建学生与高校管理者直接交流的渠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对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向管理者提出疑问,同时可以使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到校园网站中,在网站上配备管理教师24小时向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答疑问。

(四)管理部门及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基于当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大学生作为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不但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关注他们发展的特征问题,而且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的一系列社会行为实施综合评估。分析学生是否适应当下教学环境、自身与专业发展是否存在冲突、是否可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是否存在就业压力,等等。高校管理部门应联合心理健康专业辅导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与此同时,要开展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思想的专题教育,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全方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应定期在校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心理出现异常的学生,利用课下或休息时间邀请学生到高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实施进一步诊断。由专业的心理健康医师与学生详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心理健康异常的类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

三、结语

由于高校育人模式不同,校园管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在柔性管理理念下,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方法研究。虽然本文研究在本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尚在完善之中。在后期研究中,本人认为仍需要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管理主线,建立好学生档案资源库,针对出现问题苗头的学生可及时抽调档案。给予教育管理,在引导发挥学生“自主教育”的同时,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革新。

猜你喜欢

柔性高校学生管理者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