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乐曲中的双声部训练

2020-11-23文字牛矾琼

音乐爱好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织体对位扬琴

文字_牛矾琼

扬琴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四百余年的传承与演变,形成了多种流派。在乐器制作、演奏技巧以及乐曲创作等方面,扬琴艺术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而它与钢琴同宗的特点,也使得扬琴音乐作品中的双声部创作手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无论在传统作品还是当代作品中,双声部织体都成了扬琴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扬琴乐曲中不同织体类型的双声部片段的分析,归纳出如何科学地掌握双声部演奏技巧,从知道练什么到知道怎么练,明确如何将科学的练习方法与练习内容相结合,从而达到既定的练习目标。

扬琴重要语汇——双声部

双声部的织体类型

双声部的演奏需要左右手同时演奏两个不同的声部。随着扬琴的作品越来越丰富,运用到的双声部织体越来越多且复杂,练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双声部的演奏技巧成为扬琴演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于那些只能演奏单旋律的乐器,双声部演奏是一种独特的扬琴语汇,几乎每一首作品里都会运用到双声部演奏技巧。

以扬琴演奏的基本技法为例来分类,双声部演奏可分为:左右手独立、左右手交替、左右手轮音三个大类。其中,左右手独立又包括主调双声部和复调双声部,左右手交替指的是旋律与伴奏的声部穿插配合,左右手轮音主要由慢板段落轮音和快板段落轮音构成。

扬琴的演奏

双声部的重要性

扬琴的音区排列以及十二平均律的音位排列,为演奏双声部的便捷性和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基础。双手不仅可以同时弹奏两个声部,左右手还可运用不同的技巧同时弹奏两个声部。从可以演奏双声部的特点发展为可以多元化演奏双声部的优势,这极大地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使扬琴不仅可以丰富乐曲的层次,而且在音色、旋律、节奏、律动上有着更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也将双声部演奏大量运用到扬琴作品当中,使其成了表达扬琴语汇的重要手段。

当双声部演奏技法时时刻刻地出现,它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双声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双声部训练的难点

双手演奏不同的声部,对于左右手的独立性以及双手的协调性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

我们在练习中会遇到诸多难点,以至于花了很长时间去练习,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分手练习,到合手演奏的时候,却达不到连贯的效果;有些大跳的演奏在分手练习的时候很准确,到合手演奏的时候却达不到精准的效果;甚至合手演奏的时候,虽然从旋律、节奏、强弱对比、两手配合上都符合谱面要求,却达不到好听的效果。

双声部训练的本质是双手对于乐器控制能力的训练,这种控制能力归根结底又是大脑对手的控制力的训练。所以说,技术训练除了练手,练脑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掌握好一种演奏技巧的关键在于是否善于用大脑分析、协调我们的身体、控制我们的双手。技术层面,做到大脑走在手的前面;音乐层面,做到内心走在手的前面。这将是一个漫长且有趣的过程。

左右手独立特点和训练方法

左右手独立

左右手独立是双声部中最为常见的形态,双手表达不同音乐声部之间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演奏的不同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有准确的认知和分析。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既有一个声部内部进行时的纵向关系,也有两个声部之间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横向关系,纵横交织在一起才能实现左右手内容独立、音响协调、音乐情绪完整、演奏层次分明。

主调中的双声部:主调音乐是一种主旋律和伴奏声部分工明确清晰的音乐表达形式。在扬琴演奏中经常由左手演奏旋律部分,右手演奏伴奏部分,而且右手伴奏部分多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呈现,这是双声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配合方式。这类双声部会根据不同音乐形象的表达延伸出多种变化,比如左右手演奏的音色变化(左手为反竹或拨弦,右手为正竹)、左右手演奏的角色(旋律与伴奏)变化。

扬琴

复调中的双声部:复调中的双声部分为赋格与和声性对位。赋格是更为严谨而复杂的复调音乐。在扬琴演奏赋格时,常以左手先奏出“主题”,与这个“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是“对题”,也就是右手的演奏部分,之后这个主题与对题在不同的声部中交替出现。和声性对位是复调音乐的又一重要创作技法。通常是两条或多条独立的旋律同时进行却又彼此交融,和声追求纵向发展,对位则追求横向发展。扬琴在演奏这类织体时左右手演奏不同的旋律和节奏,互相独立却又彼此融洽。

训练实例分析

分解和弦:例如乐曲《海燕》第二段中的双声部,就旋律而言重要的是清晰和突出,伴奏的首要问题则是节奏精准。练习的过程需要先分手练熟,再双手慢合。分手练熟需要做到检查音准、节奏,进行读谱,分清乐句,清楚构成旋律的线条,伴奏音位走向。双手慢合是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慢”比“合”更为重要。我们在练习时经常会遇到非常有趣的情形,在分别完成双手的单独练习后,左右手仍然无法合作。当不同的单线条运动需要在考虑不同音乐走向的前提下合并到一起时,对大脑的支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用较长的时间在单手练习上是一种相对低效的训练方法,更高效的练习是尽可能早地用非常慢的速度来进行双手的合练。慢合时,身、脑、耳、手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作关系及高度完善能力,是获得双声部技巧的准确性与熟练性的重要方法。

赋格:扬琴乐曲中非常经典的片段——《黄土情》中的赋格段落,是一首西北风格浓郁的乐曲。这种类型的双声部,双手既要独立又要融合,独立是指演奏上的独立,融合是指音乐感觉的融合。每只手都有其韵律所在,两手合在一起,形成你简我繁、你繁我简的音乐语言。就音量平衡来说,左右手发音的音区不同,力度也会有所不同。扬琴特有的音位排列,左手在中高音区,右手在中低音区。低音比高音容易发音,因为弦长、振幅大,在击弦力量相同的情况下,低音更容易达到较大的音量。演奏这一类双声部作品时,如果左右手用同样的力度,会造成伴奏响、旋律轻的状况,达不到听觉上的平衡。所以,这时左手要适度地用更大的力度来演奏,这样才能平衡旋律与伴奏的音量,做到旋律突出、伴奏衬托。

和声性对位:和声性对位中常见的有复合型节奏对位,其中较难掌握的就是二对三的节奏型训练。提到此类节奏型,就不得不提《节日的天山》中的经典片段。在开始练这个节奏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先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练习。第一步,先找到三连音的节奏感,我们可以用左右手分别在不同平面上拍打不同声部的节奏的方式,来进行预练习或辅助练习。第二步,找到带空拍的三连音的感觉,也就是找准对位,二对三该如何对上?三是奇数,一拍里面没有办法平均分配,所以我们要找到二和三的最小公倍数,二乘以三,分成六份,以数六拍的方式进行训练。三连音在六拍里的位置是一、三、五,另一个声部八分音符就是一和四。这种带有空拍的三连音律动,也是我们慢练时常常听见的比较机械化的节奏对位感觉。在完成了节奏对位准确的训练后,我们从记谱认识上进行转化,将音符和空拍都连起来,找到律动进行的感觉之后再到琴上训练。这个时候,通过肢体的训练和感知后,我们无论在乐感、肢体协调、双手配合方面都会非常自然。

左右手交替特点和训练方法

左右手交替

左右手交替是指双声部中的两手穿插进行演奏。在很多乐曲的慢板中,伴奏声部演奏超过五连音的节奏时,往往速度达不到要求,此时便可以通过左右手的交替来完成演奏,这样的交替更为合理,音乐上的处理亦有更大的空间。另一种是快速交替演奏,两手均匀地演奏十六分音符或者三十二分音符。但是,从左手先开始,也就是左竹法,在交替的过程中,左手隐伏的旋律音是这种类型的特色。

训练实例分析

双手交替配合:例如乐曲《川江韵》慢板的双声部,首先要在慢练阶段编订竹法。我们要遵循顺手合理的原则,双手配合时,演奏音符的多少不能一概而论。但即使不工整、不规则,我们仍然要以确保旋律清晰为主要原则。这种不规则的左右手交替,在初次完成配合练习后,特别需要有时间的连贯性和延续性,除了脑记忆,肌肉的记忆同等重要。

快速交替演奏:例如乐曲《落花·夜》B段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片段。练习时,先要分清旋律,在初步练习阶段不要刻意突出旋律,刻意突出有可能会造成旋律与伴奏脱节的状况,会失去平衡。所以,一开始练的时候,两只手的声音都要很扎实,走位很清楚,等到练熟后,自然会区分出旋律和伴奏,而且有一种找到自然的平衡感。快速片段同时也很考验演奏者对速度的敏感程度,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的演奏都不符合音乐的表现。练习时可以开着节拍器,由慢到快,逐层递增,最后达到目标速度。

为了保证快速演奏时颗粒清晰,除了可以通过慢练的方法实现以外,还可以把练习曲作为基本技法的专项训练,一方面进行各种调式的音阶和琶音练习、快速音的颗粒性练习等,另一方面选用一些音乐性、技术性较强而又集中的乐曲片段来练习。两者相结合,在提高了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音乐感觉。

左右手轮音特点和训练方法

左右手轮音

双声部的轮音分为慢板段落轮音与快板段落轮音。由于扬琴颗粒状的音色特点,在表达长音时,经常用轮音来使织体更为绵密。慢板段落轮音正是由这个特点发展而来的一种双声部技巧,旋律和伴奏声部全是轮音。快板段落轮音的双声部织体多用于快板,谱面记谱是左手轮音与右手单音伴奏,如果按照记谱的速度与演奏方法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实际的演奏是左右手交替,产生的效果就是左手长轮与右手伴奏的有机结合。

扬琴

由于两手分布在不同音区,各自有旋律与伴奏的音位走向,所以更讲究声部的平衡、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均匀。加上余音这一特色,更加凸显扬琴作为弹拨乐器表达长音时的连绵与多声效果。

训练实例分析

慢板段落轮音:轮音也常被用于表现扬琴作品中优美而抒情的段落,增加了旋律的歌唱性。例如乐曲《春》C段,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先通过单轮进行读谱,这样既可以提高单轮技术,又可以分清旋律和伴奏音。然后开始双手轮音,注意轮音的密度和左右手轮音的均衡。这里所说的均衡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力度上,两手是否均匀;速度上,两手频率是否一致。因此,在练习中,我们要注重听觉判断对演奏的修正作用,还要注意在切换音符时,中间不要出现痕迹,尽可能确保乐句的流畅、连贯和完整的线条,切忌在演奏时出现无目的、随意的渐强和起伏,破坏宏观的音乐感觉。

快板段落轮音:一般此类乐段是情绪不断推进的,例如乐曲《古道行》5/4拍与4/4拍的段落,要求力量的保持与增长,所以要先放慢速度进行练习。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除了注重慢速下的稳定外,还要注重每个音符的质量,尽可能地把每个音符弹奏得非常扎实,培养瞬间的爆发力。首先,左右手慢练,然后逐步加快,训练左右手的平衡感,以达到速度的均衡。其次,像这样织体类型的左手,要有时间长度的适应,也就是需要耐力。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的大力持续训练不够,所以弹到后半段就感觉没有力气了。耐力的训练,第一要放慢,用最扎实的力度;第二,要不间断地用同样的速度与力度反复练习;第三,在加快速度的前提下保证最扎实的力度。训练左右手的力量,以达到力度的持续。

随着扬琴音乐的创作呈现出更加繁荣的趋势,作品的风格、题材更为多样化,双声部的演奏有了新的发展,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技巧也越来越难。但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了对扬琴中双声部织体类型及训练方法的清晰认识后,一旦碰到乐曲中有双声部的部分,就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训练效果:首先,要做到目标明确,清楚练什么。第二,要思路清晰,清楚怎么练。第三,要技术融在音乐中,结合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乐段速度等因素,恰当地表达音乐的内涵。在注重技巧训练的同时,也要注重作品的艺术内涵。

猜你喜欢

织体对位扬琴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
一种跨层盲孔制作及对位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