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0-11-23汪晓赞徐勤萍杨文强吴彩访朱杨明

中国体育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教问卷青少年

孔 琳 ,汪晓赞 ,徐勤萍 ,杨文强 ,吴彩访 ,周 博 ,朱杨明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中,聚焦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问题。2020年是全面实现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解决青少年健康危机及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多领域发展。在此背景下,了解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实际现状,多维度深入剖析当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与时俱进、精准施策,既是对近年体育领域深入贯彻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总体要求的成果验收,也是新时代全面落实“体教融合”新精神的应然之举,可谓意义重大。

体教融合一体化战略体系旨在通过体育教育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多方面融合,促进青少年个体的全面发展。体教融合的顺利推进,一方面强调体育、教育部门的深度融合、通力协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鉴于此,研究基于“了解发展现状-立足现实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现状为着力点,从儿童青少年生活的生态环境入手,围绕儿童青少年个体发展、学校体育支持环境、家庭体育支持环境、社区体育支持环境4方面,对此次调研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了体教融合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研对象为全国31个省份①纳入本研究的地区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主要原因是这3个地区的统计指标与纳入研究的31个省份有所区别,且样本数据较难获取。的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中小学体育教师,共回收学生问卷137 060份、家长问卷251 340份、教师问卷20 822份。经过严格的筛选规则,剔除无效学生问卷24 691份、无效家长问卷24 448份、无效教师问卷2 206份,最终纳入有效学生问卷112 369份(有效率82.3%)、有效家长问卷226 892份(有效率为90.3%)、有效教师问卷18 616份(有效率89.4%),并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调研数据库。为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数据抽样时严格遵循地域平衡、学段平衡、性别平衡的基本原则,依据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与教育部公示的各个省市中小学生性别、学段比例相关数据(国家统计局,2019),确定小学、初中、高中对应的男、女生抽取人数,在总体数据库中进行随机抽样,最终获取了学生问卷37 282份、家长问卷54 997份、教师问卷6 000份。

1.2 研究方法

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调研问卷包括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的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合卷以及教师问卷。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并在咨询体育教育领域相关高校专家以及中小学省、市级教研员的基础上,梳理出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现状的4个维度及其11项二级指标。其次,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焦点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出各个维度对应的问题条目,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问卷的各个条目进行审阅、修订和删减,最终确定学生问卷问题条目57项、家长问卷问题条目33项、教师问卷问题条目27项。最后,请5名中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和3名体育学科教研员对专家修订稿的文字表述和语言表达进行修改,以符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从而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终稿形成后,聘请20位高校学校体育专家、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领域专家、省市级体育教学研究员,从问卷结构、问卷内容、问卷整体3方面进行评分,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得分分别为93分、95分和91分。在问卷正式实施调研前,通过对38名学生及其家长和体育老师进行相隔两周的重复调查,运用SPSS 23.0软件计算出学生相关系数(0.796)、家长相关系数(0.834)、教师相关系数(0.807)。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对问卷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问卷各个维度的Cronbach’sα为0.775~0.813,学生-家长问卷的α系数为0.821,教师问卷的α系数为0.817,整体信效度良好。研究中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及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从整个问卷中选取与体教融合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4个维度、9项二级指标以及21项问题条目进行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儿童青少年个体体育发展现状

2.1.1 运动技能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基本实现

运动技能是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意见》提出要“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重视运动技能培养”。近年,随着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已成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调研发现,96.6%的儿童青少年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至少能掌握1项运动技能,掌握2项及以上运动技能的比例达到了86.4%。由此可以看出,“12年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都学不会”的局面得以有效扭转,这可能与我国基础体育教育从小学低年级进行“运动项目游戏”教学有关(殷荣宾等,2018)。但由于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对动作技能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以致于未能及时关注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窗口期,易将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关口提前。“青少年身体发展模型”(Youth Physical Development Model,YPD)强调,基本运动技能是学习任何专项运动技能的前提和基础(Lloyd et al.,2012.)。因此,过早强调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可能导致运动技能基础不稳的现象,这也是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1.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每天不足60 min,周末久坐行为骤增

1978年,扬州会议提出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方针(刘海元,2010),2016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也明确提出“每天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量”(张云婷等,2017)。然而调研数据显示(图1),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周一至周日自主报告的身体活动时间均不足60 min。学生周一至周六身体活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周六达到身体活动时长的最高值,而从周六至周日开始出现缓慢下降态势。关于电子屏幕使用时长的调查显示(图1),学生周一至周五电子屏幕时间基本保持在40 min左右,而在周末达到70 min左右。2019年发布的一项关于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看电视、电影是“00后”学生休息日参与最多的休闲活动,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在周末期间每天看电视、电影时间超过1 h(张旭东等,2017)。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每日身体活动参与现状令人堪忧,而周末时间更是成为久坐行为增加的“重灾区”。因此,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促使学生以身体活动的方式代替诸如上网、看电视等久坐形式进行休闲、减压,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学生非学习类的电子屏幕时间,而且能够达到有效预防近视、放松身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等一举多得的目的,不失为体育与教育相融合的着力点之一。

图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整体时间分布(n=37 282)Figure 1.Overall Time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2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学校支持环境现状

2.2.1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整体开展情况有待提高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生命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时做了明确要求:小学1~2年级每周4节课、小学3~6和初中7~9年级每周3节课、高中每周2节课。《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明确指出,要提高学校体育活动质量,其中包括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美国健康与体育教育者学会(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s,SHAPE American)认为,“学生的身体活动时间至少占教学时间的50%”是优质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NASPE,2004)。但本次调查显示,小学(4年级以上)、初中、高中能够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的比例分别为50.0%、49.4%和87.9%,相对而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情况略好于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能够进行20 min以上的运动技能学习”的比例不足40%;21.3%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进行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课堂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学习体育技能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和竞赛的基础环节。因此,开齐开足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学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模式持续推进的基本保障。

2.2.2 课外体育活动“三件套”现象严重、内容单一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延伸,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沈泉平等,2020)。国家颁布的多项政策文件均多次强调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爱好”。《意见》也强调,通过开展校内与校际体育竞赛、组建学校运动队、设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途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本次调研显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首先表现在形式上的陈旧与单一(图2),在体育与健康课之外,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内容比较陈旧,大多选择常规“三件套”——阳光体育大课间、早操和体育活动课,开展体育俱乐部以及学校体育训练队的比例均不到10%。其次,作为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的大课间活动,依旧以广播操和跑操为主,分别占75.9%和74.5%。这也进一步表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在组织形式、内容选择等方面仍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图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形式调查统计(n=37 282)Figure 2.The Form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Schools

2.2.3 场地器材资源配置情况尚可,但城乡优劣分化明显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充足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季浏,201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将“确保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配置”作为其目标指标之一。《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学校应按照国家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课程实施计划,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建设和配备体育场地与器材。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场地器材比较充足或非常充足,占比为60.1%,但仍有11.6%的学校场地器材存在不太充足或不充足的情况。在城乡场地器材的配比上,城市地区明显优于农村。其中,城市地区场地器材比较充足和非常充足的占比共达到63.8%,乡村为55.2%;城市地区场地器材不太充足和不充足的比例为10.5%,乡村为13.1%,表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下,近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普遍有了较大的改善;场地器材的城乡差异从侧面反映出资源分配不均、地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加强体育资源开发整合、加大场地设施共享利用、兼容建设,是保障体教融合有序推进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3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家庭支持环境发展现状

2.3.1 家长体育素养发展薄弱,家庭体育原生动力不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关于儿童发展的策略之一就是“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其中包括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家庭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基本单位,也是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新生点(张永保等,2010)。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其子女活跃的机会将是其他孩子的5.8倍(Moore et al.,1991)。相反,父母不爱运动,其子女自身不活跃的程度是其他孩子的6倍(Morris,2013)。Garriguet等(2017)的研究也证实,父母的中等至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每增加20 min,孩子的MVPA就会增加5~10min;父母久坐行为每增加1 h,孩子的久坐时间就会增加8~15 min。因此,家庭体育的开展,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自身的体育素养。然而,在对家长体育素养(包括体育知识、运动兴趣、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4个方面)的调查发现,38.8%的家长对于运动知识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尽管近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对体育比较有兴趣,但是七成以上的家长并未具备日常体育锻炼需要的运动技能,绝大多数家长每周体育运动参与情况也不容乐观(表1)。显而易见,家长体育素养整体呈现出运动知识匮乏、运动技能欠缺、运动参与不足的现状,直接从根本上制约了家庭体育的开展。

2.3.2 家长的体育支持“言传”重于“身教”,陪伴行为缺失

父母的体育支持是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强力引擎。本研究从“主观支持”和“客观行为”两方面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支持现状,其中“主观支持”主要包括“家长对孩子体育学习的关注程度”“家长对孩子体育参与的鼓励督促”;“客观行为”主要包括“家长陪伴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家长为孩子创造体育活动环境”。调研显示,在主观支持上,分别有41.5%和25.1%的家长能够密切关注和积极鼓励督促孩子的运动参与;但在客观表率上,仅分别有23.3%和17.3%的家长能够做好陪伴参与和创造环境,家长的客观表率整体低于主观支持(图3)。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体育活动水平有积极影响(Cong et al.,2012),同时,父母与子女共同进行体育锻炼的家庭,孩子的体育意识及行为显著优于不共同进行体育锻炼的家庭(Eriksson et al.,2008)。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至关重要。目前,体育运动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持积极态度并密切关注,但由于受到时间等因素制约,少有家长能真正做到切实陪伴孩子共同运动,更未能主动创设环境促进孩子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整体而言,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行为支持较为匮乏,“言传重于身教,陪伴行为缺失”的现状亟待改观。

表1 家长体育素养整体发展水平Table 1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Parents’Sports Literacy n=54 997

图3 家长对孩子体育参与的支持态度与支持行为趋势对比(n=54 997)Figure 3.Comparison of Parents’s Support Attitudes and Supportive Behaviors towards Children’s Sports Participation

2.4 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社区支持环境现状

2.4.1 社区儿童体育活动中心缺乏,体育活动“零开展”普遍

社区是儿童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体魄强健和承担青少年社会教育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舒宗礼,2016)。然而,国家层面扎实的政策理论引领及丰富的活动实践组织亟待带动社区体育工作的转折。一方面,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近75.0%的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整体情况不佳,仅有约1/4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体育中心数量比较多或很多。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情况有待改善。社区整体开展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近70.0%的被调查者所在社区几乎从未举办过任何体育活动;平均每月一次或更多的社区更是寥寥无几,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6%。社区体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是儿童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二者缺一不可。但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无论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还是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均呈现出供给乏力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儿童青少年校外一小时活动时间”的政策要求也难以达到。

2.4.2 社区体育设施供需失衡,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器材匮乏

社区体育设施是社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茂林等,2017),是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美国2016年颁布的《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强调,通过社区战略、学校体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在社区中为公民参与身体活动创造条件。在英国,公共体育服务成为社区必备的服务,社区里建造了大量体育设施,使公民享受高度参与体育的机会(王占坤,2017)。从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现状来看,84.6%的美国儿童青少年居住的社区至少拥有1个适合他们的健身场所(Dentro et al.,2014),85%的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及其父母认为,其所在社区体育环境有适宜的健身场所并可满足参与体育的需求(Reilly et al.,2014)。在我国,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发展尚待完备,相较于发达国家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15 m2的配置,目前我国人均1.66 m2的体育场地面积明显不足。调研发现,社区体育设施非常便利和比较便利的比例不足五成。为了满足儿童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需求,家长普遍认为社区体育环境建设是社区发展主要抓手,主要包括“增加适合儿童的运动器材”(21.5%)、“组织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18.3%)、“改善现有的运动场地”(17.8%)等方面。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不均衡、不充分的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与儿童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健身生活需求正逐渐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3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现实困境

3.1 底层基石不稳:缺乏运动成为儿童青少年生活常态

通过本次针对儿童青少年个体体育发展方面的调研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低下、久坐行为严重。Olshansky等(2005)关于身体活动趋势的系统评价表明,当前时代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寿命短于父代的情况。Morris(2013)的研究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因缺乏身体活动所导致的医疗支出将会增加450%以上。如果任由目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继续延续,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里,国家仍然面临着国民身体活动不足所带来的各种健康威胁以及潜在的经济损失。体教融合立足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旨在培养肩负使命、勇挑重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解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提升儿童青少年的体力与活力,将会是体教融合背景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3.2 生态环境“固化”: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发挥不力

调研显示,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不足、整体课程质量不尽人意,学校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的存在,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未达到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养成健康行为、培养体育品德的课程目标,同时也未能实现其立德树人、激发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强身健体等功能价值。“体教融合”的提出,赋予了学校体育功能价值的新内涵和新使命,同时也对新时期学校体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学校体育应树立多元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3.3 联动主体分散:家庭、学校、社区多元协同不足

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体育环境来看,家庭、社区和学校营造的体育环境是儿童青少年接受完整体育教育的三大重要场域,共同承担着以体育方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与使命(舒宗礼,2016)。从体教融合的实施层面来看,学校是落实体教融合的中坚力量,家庭和社区是推进体教融合有效实施的重要力量支撑。“体教融合”的开展,应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多元联动机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调研显示,家庭体育环境方面,更多家长对于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支持只是停留在意识和认知层面;社区体育开展情况方面,无论是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社区儿童体育资源的配置,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校外体育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一体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也必将影响体教融合的有序推进。

3.4 长效机制短缺:有效的评价与监控体系尚未形成

评价与监控是开展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重要部分,也是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易被忽视。一方面,学生校外体育参与缺乏监控与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运动习惯会因周末中断,进而导致学校体育在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的作用被削减。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政策的监管与评价体系的缺失也致使政策执行效力低下。体教融合是新时代国家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应不断完善政策执行的评价与监控体系保证政策效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开始渗透进医疗、教育、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康监测与政策评估的智能化服务平台,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服务。

4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问题纾解

4.1 溯本求源:夯实思想基础,让体育回归生活

“体教融合”的提出,是体育回归教育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追溯体育本源的观念转变。近30年,在全球化高速成长时期,全球体育都在沿着娱乐化、商业化的路径快速发展。体育作为公民权利、公共产品以及体育应有的人文关怀越来越不受重视(鲍明晓,2020)。本研究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与久坐行为严重只是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对日常体育活动巨大冲击的表象之一,实则反映出体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生命本源的脱离。体教融合要以教育为先导,举全员之力量,发挥“体育在场”的功能,达成全体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应从根本上树立主动健康的生活观念,将体育活动内化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基本主观需求。

4.2 盘活思路:打造学校“以体育人”新生态

体教融合的核心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首先要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念,发挥体育“五育之首”的教育价值,以此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回应当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在实施路径上,学校体育要遵循“教会、勤练、常赛”的系统化模式有序推进。一方面要强调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促使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融合“人文素养”“文化知识”“科学精神”“智力发展”“思维创新”“社会适应”“品格完善”等功能内涵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作业、课余体育训练,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科学内涵及育人价值,为学生创造体育活动的机会;同时,还应通过面向全员的体育竞赛体系培养学生“集体主义、顽强拼搏、责任担当、遵守规则”等优良品质,打通国民教育体系通道。

4.3 建设共同体:加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主体的协同配合以及资源的多元整合是体教融合的重要方面之一。落实体教融合是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共同责任,但目前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导致的家庭体育参与不足、校外体育开展乏力,严重制约了一体化社会体育支持环境的建设。因此,体教融合的首要突破点就是激发社会全员参与,形成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合力。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多元主体联动已逐渐成为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途径。

4.4 激活新动能:建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动态化管理与监控体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立系统、规范、动态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监测管理体系意义重大。Althoff等(2017)利用内置加速度计的智能手机对全球111个国家(地区)717 527人6 800万天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了解全球身体活动水平、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改善身体活动支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我国在智能化健康监测与反馈方面鲜见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监测数据,甚至难以达到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的循证要求(方慧,2018)。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对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既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体教融合保障机制的必要内容之一。

5 结语

体教融合的提出,是新时代“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以及双向驱动机制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旨在更全面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归根结底需要解决“为什么需要融合”“需要融合什么”“融合需要什么”“需要怎么融合”等关键性现实问题。本研究聚焦儿童青少年个体体育发展现状,通过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发现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且久坐行为严重、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发挥不力、家庭体育原生动力不足、社区体育发展薄弱、校外体育开展不足等问题,是体教融合落地实施面临的瓶颈问题。为了破解上述困境,可通过倡导体育回归生活、加强学校“以体育人”功能、建设家庭-学校-社区体育共同体、建立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动态化管理与监控体系等途径,开创学校体育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体教问卷青少年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地域特征视角下黑龙江省“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