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策略初探

2020-11-23郑淑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

文/郑淑平

职业生涯是个人职业变更、发展、职业升降的职业发展历程,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对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前提下,为其设定的科学的、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最大化实现,因而,职业院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规划指导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毕业生评价较低

笔者通过对高职应届毕业生毕业后的从业企业进行专项跟踪调研发现,50%以上的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评价较低,集中问题主要有:1、专业理论和实践、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在学校没有进行理论知识充分储备和实操项目的充分锻炼;2、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跳槽频繁。到企业一小段时间,仅学到一些皮毛知识的时候就要求涨工资或升职,否则就要跳槽;3、急于求成,缺乏脚踏实地精神。在实习和入职初期对基础工作学习不重视,态度消极,总想着尽快上升到管理岗位。

(二)毕业生与企业用人供需不平衡

目前对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企业是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地处偏远、薪资福利较差,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差距明显,难以匹配到优质人才。同时,很多学生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就业期望值过高,首选一二线城市的国企、外资企业、上市大企业等单位,看不上民营企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企业实际情况匹配度较差。

二、职业规划工作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需要

提升学生就业率,满足社会人才需要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初衷和目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十分重视,相比之下,我国职业院校却对这方面不太重视。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规划教育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能够尽早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危机意识,了解自身条件、社会的用人需求等内容,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使其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或企业,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很多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和职业特点等因素,而是从升学、充分利用分数等考量进行志愿填报,导致他们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对自己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都没有明确概念,也不清楚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有哪些职业发展路径。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知识,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影响重大,而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就能提升其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助力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人才的竞争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重视人力的开发和合理使用,使员工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实现共赢发展。但是,现在员工职业生涯缺乏有效规划是企业的普遍现象,高职学校也没有进行有力指导,导致对人才和企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因而,职业院校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构建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能够实现企业和人力资本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三、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现实任务

(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帮助学生设立科学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是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首要任务。该工作需要院校职业规划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独立完成。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职业测评方法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兴趣偏好、能力极限,再为其做市场行业发展前景调研,让其根据自身情况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二)能够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实施策略

在学生确定好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后,就要对目标达成的策略进行探究。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目标达成类型,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达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一步到位。如会计专业学生,想做会计或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可以直接考取相关资质证件,到企业从事会计工作;②步步趋近。即一时无法从事的职业,退而求其次,慢慢达成转变。如电商专业的学生想做电商公司,需要到电商企业工作积累资金和经验,再进行创业;③从业期待。即无法选择理想职业和相近职业时,先进入其他企业工作,再等待机会,选择理想工作。

(三)能够帮助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发展贯穿学生一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如发展道路中可能达成的目的、遭遇的难题等。因而,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让其在面临选择时,能够自主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根据每个选择的收益和风险做出正确、有力的选择,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信心。

(四)能够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

目标的达成需要实际行动辅助实现。在学生确定了职业发展路径后,职业规划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可行性活动计划,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活动结点。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规划指导策略安排

(一)指导工作要从学生入学开始

职业规划指导的第一课应该安排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周,通过举办专业专题会,由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进行介绍,涵盖专业课程内容、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要求等,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从入学就可以明确自己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差距,从而产生紧迫感,从现在就开始结合自身的基本情况,树立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日后更快融入社会和企业,助力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加大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测评的指导力度

职业院校大多实行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进行专业模块和实习单位选择时,很多学生都较为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而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因为对学生特性不够了解,也无法给出准确答复。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跟风选择职业,选择热门或工资高的工作,可是实际就业后,才发现不适合自己,结果频繁跳槽,给企业留下不好印象。因而,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应该加大对其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测评力度,用科学化的测评结果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科学合理选择行业和职业。

(三)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加大实习实践教学占比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仅是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的工作,也应该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分工配合教学。专业课程教师根据专业未来就业方向所需能力进行重点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给学生以更多实习、实践、试错的机会,以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五、小结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注重自己的个性特点,高职院校还应满足学生创新的需求,开展正确且有效的教育,调动他们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规划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