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级技能竞赛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探析

2020-11-23任士明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赛项专业知识竞赛

文/任士明

研究表明,技能竞赛对学校、企业、社会的影响广泛深远。如何提高校赛弥补国赛的普及性、改善“精英教育”,实现校赛与专业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教育教学的作用表现

(一)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技能竞赛由企业参与赛项设置、标准制定和竞赛评判。赛项更注重产品化;评价更注重精度、质量、效率及成本等要求;操作过程更注重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团队合作等,贴近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变化,引领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二)促进教学改革

技能竞赛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体现行业发展方向。技工院校可以借鉴技能竞赛成果,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标准,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计,改进技能训练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改革。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生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教师需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操作技能,才能大幅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通过技能竞赛,教师还可以了解到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动向,设计更贴近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进行有效教学。最终促使师资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深化校企合作

紧跟企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才能使技能教育得到更好的发挥。为社会提供服务。技能竞赛真实反映企业岗位所需,通过技能竞赛,企业设定实际岗位需求,展示学校办学实力。企业选拔自己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明确与企业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的人才培养方向,形成校企合作育人良好局面和良性互动,共享技能竞赛成果,深化校企合作[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惠性不高

技能竞赛中参赛人数比例偏低。为取得良好成绩,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倾向少数参赛学生。与通过国家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改革、培养数以亿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初衷不符。

(二)校级技能竞赛的认可度不高

校级竞赛受限于学习设备、资金、师资等客观条件,教师主观性地选拔参赛选手,可能会存在错误性取舍的现象。由于竞赛的观赏性和竞赛评判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影响,造成校赛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认可度不高。

(三)学生、教师参赛积极性不高

竞赛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学生、教师参赛积极性不高。教师迫于学校要求,选拔选手进行竞赛,但学生、教师没有竞赛的动力,赛前实训场一片冷清。由于没有参加国赛、省赛前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备赛的氛围,导致校赛的作用难以体现。

(四)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之间缺乏互动机制

校赛结束后,学校对参赛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并没有及时将竞赛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相关任课教师。技能竞赛与教育教学之间缺乏互动机制,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无从体现[2]。

三、实现良性互动的建议措施

(一)将技能竞赛纳入教学过程,实行全员参赛

将技能竞赛纳入教学过程,全员参赛,解决了国赛突显的普及性不高、“精英教育”等问题。将每学期最后一周作为竞赛周,开展全员化技能竞赛。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设置普车初级、普车中级、数车初级、数车中级、车铣复合五个比赛项目,分别面向学完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课程的学生。每个赛项都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别为学生本学期及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技能操作难度级别:普车初级、数车初级赛项为《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3]初级工;普车中级、数车中级赛项为《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级工;车铣复合赛项为《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级工和《铣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级工。赛后成绩以综合职业能力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合格的学生下一学期参加高一级赛项,不合格的学生下学期进行补赛,直至所有赛项合格方可领取毕业证书。在全校形成一种争优创先的学习氛围。

(二)企业全程参与校级技能竞赛

合作企业以第三方机构的形式全程参与各赛项赛卷编制、标准制定和竞赛评判中,使技能竞赛紧密贴近企业实际岗位[4]。赛卷编制:由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校方提供的各学习时段,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课程内容,以及最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来编制赛卷。每个赛项都从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专业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综合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专业知识试卷由各企业单独命题,比赛时由学生随机抽取其中一套进行比赛。综合能力试卷由企业于竞赛前一周提供样题给学生,以供学生准备刀具、量具和工具等参赛物品。评分标准: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标准结合国赛评分标准,在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考核学生职业素养。竞赛评判:裁判员全部来自企业,竞赛现场评分依据现场记录表结合现场电子照片,对选手职业素养进行评判。结果评分,除去由检测仪器进行客观检测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形位误差等人工测量要素,由来自不同企业至少3名技术人员共同检测评分。

(三)完善激励机制

要充分调动企业、学生、教师的参赛积极性,还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发有效的激励措施。如对积极参与技能竞赛的企业可提前招聘,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优先签订就业协议。对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学金,还可提前参加面试及参与多家企业面试。对合格率高的班级所有任课教师,可在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时加分。

(四)对技能竞赛分析总结并进行教学反馈

赛后邀请参与技能竞赛的企业人员,并与学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企业专家对技能竞赛进行点评,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给予指导。教师对企业编制的专业知识赛卷和综合能力赛卷进行分析、归纳整合纳入试题库,并对教师和学生开放,供以后教学中参考、练习。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集中反映出的弱项科目,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强化。通过竞赛向企业展示教学质量的同时,明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学改革,最终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从国赛引领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凸显的问题出发,以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深入探讨校赛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学生全员参赛,企业全程参赛,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教学反馈等措施,使校赛成为国赛的有益补充。同时促使校赛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良性互动发展,进而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赛项专业知识竞赛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我看竞赛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在江苏举行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