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2020-11-23刘晓杰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毕业生

文/刘晓杰

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是国计,又是民生。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响应国家“稳就业”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1]提出,“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2]我国很多高校已经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第二课堂活动、职业发展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了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但由于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北京科技大学从2008年起,探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X”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精准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一、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必然要求

尽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就业环境,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矛盾依然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开始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认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要大大高于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更强调创新、服务和质量,走的是与信息化、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及低碳发展的新型道路,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3]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较多的机遇。在毕业分配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部门主要承担按计划派遣的工作职能。统招统分时代,每个学生都有选择权,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学生由于对外部信息的缺乏而产生的问题需要由更多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

(二)承担就业引导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新的就业资源和机会不断被开发出来。但目前国家产业布局与高校资源空间存在资源不对称,国内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就业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知国情、看趋势,将个人专业所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如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大背景下,西部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但我国高校的密集地基本都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些地方毕业生选择西部就业的比例较低,学生的择业观还需要就业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岗位需求与毕业生的技能存在差距。学生在校期间以完成学业科研学习为主要任务,对于社会岗位需求了解较少,在求职时常常面临人职不匹配的困境,需要就业指导教师提前进行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尽早规划。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需求

就业指导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73名高校在校生或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最希望得到的是职业发展、定位和决策等方面的指导。53.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薄弱。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有两种:一是校级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因为校级部门负责全校就业指导、就业手续办理、就业市场开拓、就业数据统计等多项工作,所以负责就业指导的人数相对较少;二是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一般由学生辅导员担任,就业工作只是他们奖助学贷、活动组织、党团建设等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通常都是毕业班辅导员负责就业工作。这样的就业教师队伍通常专业化程度不高,只能满足一些基础类的就业指导工作。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具有全程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特点。“95后”毕业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讲座、通用性的课程辅导,更需要职业咨询、工作坊、一对一辅导等精准的就业指导,这就对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的学科背景和就业指导经验,就很难给学生带来实质上的指导。

二、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从2008年起,成立了“1+X”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1+X”中的“1”是指在就业指导中心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由就业指导中心的1位老师负责统筹全校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X”是指在每个学院设立一名就业指导专任教师,负责各学院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实现了在14个二级学院和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设立了就业指导专任教师岗位,其中一半就业指导教师在该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队伍相对比较稳定。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五大部分。

(一)担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

200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4]作为必修课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该课程贯穿整个大学四年。每一年结合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授课。这也对课程的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证授课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坚持集中备课、上岗培训、新教师试讲,定期进行课程交流和总结。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解决学生求职困惑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课程也得到了在校学生的高度评价,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到90%以上,并获得“北京地区就业示范课程”,同时有4名教师获评北京科技大学“我爱我师——我心中的最优秀的授课教师”荣誉称号。

(二)学院就业市场的建设与开拓

稳定的市场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各高校通常都会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市场。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进行建设与发展,学校的就业市场目标可能无法完全兼顾各个学院,因此,各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承担着建设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就业市场的任务。一是建设与学院专业相匹配的稳定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首先要维护好与专业相匹配的就业单位的合作关系,保证稳定的人才供给,以求得毕业生在企业良好的发展。同时,要不断拓展新行业和新企业,“00后”逐渐成为就业的主力军,这些学生的需求更加个性化,部分学生不愿在传统行业就业或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此时,就业专职教师要不断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企业,为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二是举办学院特色的就业双选会。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就业招聘会,主要以满足学校重点专业为出发点,涉及部分冷门专业学院的单位及岗位的招聘需求较少,比如科技研发行业内校企联合主要是航天航空、冶金材料、地质采矿类的相关企业进校招聘,而对学校文科、经济、语言类的专业的需求极少,无法满足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各学院就业专职教师针对本院学生开展文科类、生物医药类、语言类等符合学院需求的特色双选会,为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三是定向进行岗位推荐。每个学院都会存在部分因专业冷门、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低的就业困难生,这部分学生依靠自身求职很难求得理想的岗位,这时就需要学院就业专职教师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向合作关系较好的单位进行定向推荐,提升学生的求职成功率。

(三)开展特色的就业指导活动,进行就业指导第二课堂教育

依托校级总体部署和规划安排,各学院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活动。就业指导课程主要解决就业指导覆盖面的问题,让学生广泛接受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基础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但就业指导的问题常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各学院结合专业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展满足学生需求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活动。学校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连续三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赛带练,学生在比赛中加强对自我的认知,了解科学的规划方法,为自己的大学做好准备。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开展“IT名企行”,带领学生走进百度、中软等IT互联网企业,帮助学生认知职业世界,了解企业需要的技能,在求学期间重点提升。机械工程学院举办“我规划,我成长”主题班团日,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帮助大三的学生分析毕业去向,了解生涯决策的方法。另外,有很多学院开展了“一对一生涯咨询”,学院就业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

(四)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就业专任教师队伍的建立使精准化的就业服务落地生根。一是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服务。学院开展“三个一”的就业服务,即“进行一次不少于15分钟的一对一谈话,进行一次简历修改,进行一次面试指导”,满足毕业生求职的基本需求。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讲解及指导。毕业前一年的五月,开展“就业动员会”,为毕业生提供简历及面试讲座,为七月开展的秋招做足准备,毕业前一年的九月,学院开展“就业政策巡讲”,将当年的就业形势分析给毕业生,提前告知就业政策;毕业当年三月开展“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动员会”,为本科生春招求职提供指导服务。三是进行签约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5]是一种特殊的合同,毕业生求职前完全没有相关经验,因此应届生的签约服务也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作。就业专任教师掌握相关的签约知识,可以及时为毕业生提供签约意见。

(五)开展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研究

为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效果,学校及各学院就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了教材的编写与改版。学校就业指导教师共同编写了《大学生生涯辅导教程》[6],在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6年,为更好地服务学生,进行了第二版的修订。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学院就业教师参与此次教材的编写,他们能够从自身工作实践体会、解决学生实际困惑、就业典型案例分析等角度为课题研究提出建议,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在校生使用《大学生生涯辅导教程》后普遍反响良好,认为该教材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较高。开展“北京科技大学就业特色项目”课题研究,近几年学院专任教师结合自身学院的特点和学生的问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可有效帮助就业指导教师跳出事务性工作,梳理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三、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保障制度

(一)提高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领导重视是工作落实和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学校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同时要求各级学院成立院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院长或书记担任组长,定期召开就业工作讨论会,解决学校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考核指标”,将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等作为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就业工作考核纳入学院整体考核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协同配合,形成了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学院就业指导教师、各年级辅导员、班级信息员“四级联动”的就业工作模式。

(二)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化培训

就业工作是一项具备一定专业性的工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与学习才能提升从业者的素质。学校不断加大就业专任教师参与培训、交流和学习的投入,开展“就业工作队伍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就业专任教师专业化水平。“就业工作队伍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三层递进”的培训计划,从专业理论学习、实际工作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思考能力三个层面全面提升就业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名企校园行”企业走访计划。带领就业专任教师走访深度合作的企业,与企业高管、人力、校友进行座谈,加强教师们对于职业世界的认知。三是开展“思悟行进”交流学习计划。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内部交流学习,每年带领就业专任教师走访其他高校,进行校际交流学习,促进校内和校际间就业工作经验的分享和借鉴。就业专职教师既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掌握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的案例知识,这些都将为课程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管理,畅通发展渠道

探索发展机制,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的现实需求,在其工作一定年限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岗位设置合理安排辅导员出路。学校为学院就业指导教师提供了具有更多可能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在专业化方向上,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形式、考核和职称评聘参照专业教师进行,学校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评聘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序列”,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晋升渠道。在行政管理的方向上,对于学院表现出色的就业指导教师,优先安排转岗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从事党政管理岗位,至今,已经有6名学院就业指导教师转到就业指导中心继续从事就业指导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